趙柱國是河北省張家口市橋東區委老干部局離退休干部,擔任橋東區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副主任,是“五老”宣講團及銀發生輝志愿服務隊成員。自1996年退休后,堅持離崗不離黨,退休不褪色,有著69年黨齡的他,持續從事關心下一代工作30余年,義務清掃山路25年,為關心下一代教育活動支出多達40余萬元。
趙柱國熱心公益事業,在關心下一代、傳承紅色基因、樹立優良家風等工作中發揮余熱,先后榮獲“全國離退休干部先進個人”“全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工作者”“全國優秀少先隊輔導員”“全國最美家庭”“全國五好家庭”、2019京津冀“銀發達人”大型展示評選活動“教育達人”、河北省“離退休干部先進個人”“河北省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工作者”、河北省“五星級離退休干部黨員”“河北省文明市民”“河北年度最美勞模志愿服務個人”“河北好人榜”、張家口“最美夕陽”“張家口市級道德模范”等多項榮譽。
趙柱國榮獲 “全國離退休干部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離崗不離黨 身體力行育新人
“愛國愛黨,聽黨召喚;愛崗敬業,不圖名利;吃苦耐勞,勤儉節約;嚴以律己,待人忠厚;助人為樂,樂于奉獻。”這是和趙柱國一起工作的同事對他的評價。2009年,一生從事教育工作的老伴病逝離他而去。他沒有被傷心痛苦擊倒,而是含淚在日記中寫道:“老伴殿榮一生干教育,多年校外輔導又擔起,而今與世長辭離我去,培養后代重擔我挑起。”從此,趙柱國把愛都傾注在了對青少年的教育和培養上,特別是對青少年的革命傳統教育、傳承和弘揚英烈愛國主義精神的工作中。
“退休以后,我把全部的精力用在教育后代的身上。之前都是我跟老伴兒配合,對孩子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老伴兒去世了,我一定要把她這個班接好。”趙柱國說。他按照“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的要求,奔波于全市多個大中小學校,言傳身教,以建設英雄中隊為己任,把創建英雄中隊作為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的有效渠道和平臺。
趙柱國為小學生講紅色故事,對孩子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趙柱國說:“紅色教育必須加強。我只要有一口氣,我就要給孩子們講革命的故事,讓他們能夠接革命的班。”“在教育孩子們的同時,我也在活動中受教育,得啟示,增力量”。自2009年以來,趙柱國參與創建了57支以英烈英模和英雄群體命名的英雄團隊,如:共青團“白求恩支部”“葉挺支部”及少先隊“毛岸英中隊”“馬本齋中隊”等。他先后被張家口市32所大、中、小學的50多支英雄團隊聘為校外輔導員,到91所學校為青少年作了400多場愛國主義報告,受教育青少年達20余萬人次。2018年“學雷鋒日”,他作了3場以弘揚雷鋒精神為主題的報告;2018年清明節,他用5天時間作了12場以“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為主題的報告;2019年,他在魚兒山上向衛華小學趙世炎中隊學生宣講勞動光榮,和學生們一起體驗掃雪勞動之美,在北新村小學舉辦的“走進新時代、改革開新篇”主題活動中,為1500名師生宣講新時代紅色故事;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他以開學第一課,扣好人生第一??圩?、全軍10英模事跡等為主要內容,為全市各大、中、小學校青少年宣講48場;僅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他以學校為主陣地,對青少年進行永遠聽黨話跟黨走的愛黨愛國、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教育的大型報告38場,受教育人數達9557人。
退休不“褪色” 堅守初心不停歇
自從退休后,趙柱國并沒有像大多數人一樣選擇安享晚年,而是自愿當起了駐地樓長服務員,大院、社區、街道義務環衛工和公益事務熱心人,用手中的掃帚和鐵鍬,開啟了繼續為人民服務的退休生活新征程。
趙柱國義務清掃張家口魚兒山25年
“1998年,我為了鍛煉身體,開始爬山。上山的時候就看到山路臟亂,地面上橫的豎的石頭到處是,經常有人滑倒摔跤。有的老人想鍛煉,得讓兒孫攙著才能上山。我一看這不行啊,當時就有了整治魚兒山環境的想法。”趙柱國說,最早他是用手捧上土把路上坑洼的地方墊一墊,遇到石頭也是用手撿起來,但是需要整治的地方太多了,他干脆就買了鐵鍬和掃帚,帶上垃圾袋,開始了每天的清掃。
在海拔1243.5米的魚兒山上,趙柱國這一干就是25年。無論春夏秋冬,每天凌晨4點多鐘,就上山清掃垃圾、平整路面、排除危石、清理塌方、維護臺階、護林護路、用石塊圍圈樹坑、雨后清除泥石、雪后掃雪除冰。他給自己規定,清掃做到主通道天天掃,必經之路經常掃,一年四季不停掃,節日放假照樣掃,通向山頂的路一季一掃。就算做了肺癌手術,兩個月后又開始上山清掃;在照顧老伴重病6年多的日子里,登山勞動也沒中斷。清掃魚兒山,他用壞了5把鐵锨,磨平了百余把掃帚,磨破的手套更是不計其數。
在日復一日堅持不懈的努力下,魚兒山山路逐漸干凈平坦。山路好走了,登山的人就越來越多,而趙柱國也成了魚兒山上的“明星”,幾乎所有的山友都認識他,甚至還有外地來的小學生在魚兒山上與他偶遇合影留念;有人喊他趙老師、趙大爺、趙爺爺,還有人親切地稱他為“山路大使”,不同的人對他有不同的稱呼,而對他的評價,大家卻異口同聲:趙老不圖名不圖利,堅持義務清掃山路,用行動堅守初心,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奉獻余暉終不悔 只爭朝夕為人民
趙柱國不忘初心的奉獻精神體現在幾十年如一日的為人民服務中,他用自己的言行不斷感動著周圍的人。
在長期從事愛國主義傳統教育的實踐中,趙柱國始終堅持為學校、為輔導員、為學生服務的原則,寧可自己多受累多付出,也要為師生提供方便。為了讓愛國主義主題教育活動 更生動、直觀,趙柱國自費制作活動道具、圖板,有時他還要和幾位擔任校外輔導工作的老同志,連夜研究活動事宜。他將自己珍藏的各種寶貴資料物件如光盤、照片、重大紀念日的17套紀念章等物品贈送給學校;他給近百所學校送去《永遠跟黨走》一書1000余冊、《張家口軍事文化》叢書95套計285冊;他自費為40所學校和部分社區贈送《全軍10英模掛像》共40套計400幅;他自費給全市部分學校訂閱優秀德育期刊《下一代》或《祖國》雜志,并將每月每期雜志以最快的速度分送到5區35所學校;他自費購買《可愛的張家口》《張家口人應該知道的100件事》《回憶雷鋒》各100套,贈送給近百所學校;先后向49所學校捐贈了自費購買的《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知之深愛之切》《習近平講故事》《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等書籍300多冊。在建黨百年之際,他為全市67所學校及部分社區贈送《中華先烈人物故事匯》《中華先鋒人物故事匯》每套各兩輯共264套,計4761冊,花費8萬多元。
趙柱國自費購買愛國主義教育書籍贈送給橋東區大倉蓋鎮路家坊小學
趙柱國積極參與公益活動,他和一些老同志在每年的“八一”建軍節組織多所學校師生到駐軍干休所慰問老八路王維漢、黃樹英、薛峻原;給組織冬令營活動的3名大學生及工作人員分別捐助3000元和1000元;給離退休老黨員講黨課,介紹個人學習實踐活動等。2020年2月,新冠肺炎疫情襲來,趙柱國迅速做出反應,將自己2月份的工資,以自愿繳納黨費的形式逐級上交,支援武漢疫情防控工作。
趙柱國不忘初心的奉獻精神又成為子女們恪守的行為準則,在趙柱國的言傳身教和優良家風熏陶下,帶動著一家人在工作和生活中熱心公益、先人后己、艱苦奮斗,在平凡的崗位上為社會和他人奉獻愛心和力量。“夕陽紅啊夕陽紅,人生短暫催光陰,誓把夕陽當朝陽,只爭朝夕為人民。”“我要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在為人民服務的道路上,永遠做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這就是耄耋之年的趙柱國在當好人民勤務員的道路上依然砥礪前行的人生態度。他用一生的實踐,詮釋了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奉獻精神的真諦。
(河北省張家口市橋東區委老干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