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每2個月要坐車將近5個小時,把計生特殊家庭住院護理補貼紙質資料送到縣計生協?,F在,只需要網上操作,審核提交給縣計生協就可以,不僅節省了大量時間、精力,也節省了不少辦公成本。”湖南省常德市石門縣是山區縣,南北鎮是石門縣最偏遠的鄉鎮之一,負責護理補貼工作的南北鎮計生協秘書長覃事東感慨地說,“‘網上計生協’不僅方便了群眾,也大大方便了我們基層工作人員。”
這是湖南省計生協建設“網上計生協”信息系統,探索數字化賦能,破解工作難點、服務群眾“最后一米”的一個工作側影。
疏“堵點”,明晰改進方向。在工作實踐中,基層計生協發現,許多曾經為國家計劃生育做出過貢獻的計生家庭成員正在邁入老齡階段,他們急需生活幫扶,渴望精神慰藉。為了積極回應這一特殊群體的訴求,湖南省計生協出臺了許多利好政策文件,但在落實時,卻遇到不少困難。如以前發放計生特殊家庭護理補貼資金是通過填報紙質申請,經層層審批后再發放,群眾拿到護理補貼往往要跑多次。如何讓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走路,提升工作效能和服務效率,這是工作上的一個“堵點”。
為此,省計生協會長陳文浩多次親自研究、親自調度部署“網上計生協”信息平臺建設,副會長梁文明、范珍賢親自領導,在省衛健委機關處室、信息中心大力支持下,計生協綜合處、業務指導處通力合作,網上計生協系統于2023年8月8日初步建成。全省各級計生協通過加強組織保障、加大經費投入、加力業務培訓,全力推進“網上計生協”工作提質提速。
破“難點”,優化服務功能。為了更加方便、更好地服務計生家庭和群眾,湖南省計生協對省級“網上計生協”系統按照功能需要設計了組織建設管理、項目服務管理、績效評價管理、數據分析管理、系統管理和協會要聞6個板塊,通過“網上計生協”系統,努力實現計生協的組織人員管理、政策宣傳、工作業務、項目管理等工作“一網打盡、一次辦理,項目入庫、一鍵審核”。
現在,利用湖南省“網上計生協”工作平臺,在服務全省計生特殊困難家庭方面,可以通過部門數據共建共享,快速建立臺賬,開展精準關懷幫扶,全程動態跟蹤;在申報基層能力建設、計劃生育“三結合”、計劃生育家庭創業貸款貼息、住院護理補貼、計生健康保險、基層能力建設等項目方面,實現項目從申報、審批到實施、監管、評價的在線全過程管理;此外,在組織架構、志愿者、家庭健康指導員、績效評價、數據等管理方面,均可以在平臺上“一網打盡”。
蘇仙區計生協副會長李燕介紹,“郴州市蘇仙區目前有家庭健康指導員912名、專家559名、志愿者5998名、骨干會員3385人。如今,只要打開‘網上計生協’信息系統,下級計生協的組織架構、人員情況、項目運行、師資力量等便一目了然。”
尋“落點”,賦能信息系統。從基層測試、運行情況來看,基層計生協反饋,湖南省“網上計生協”信息服務平臺實用、好用、管用、便捷,特殊家庭在辦理住院護理補貼時,由跑多次路到只需提供1次資料;計生家庭在申報項目時,只需1次申請;基層計生協在審核、監管項目時,均能在網上操作辦理……初步實現了服務全覆蓋、評價全覆蓋、監管全覆蓋,讓“數據多跑路 群眾少跑腿”,服務群眾“最后一米”更加暢達。
“以前實行項目監管大多是電話監督、現場調研、績效評價,現在有了‘網上計生協’信息系統,可以實現項目實時監管。”“鄉村山高路遠,每次情況調研、項目督管、活動開展等都要花較長時間下到現場排摸查看,‘網上計生協’就像安裝了‘手臂’和‘探頭’,一點擊情況就清晰明了,精準快捷、時效提速。”郴州市計生協辦公室主任曹艷、湘西州計生協群眾工作部部長向晶紛紛如是說。(胡爭妍 張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