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人民論壇網·國家治理網> 前沿理論> 正文

織密“小網格” 帶動“大民生”

——通江縣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創新探索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基層是一切工作的落腳點,社會治理的重心必須落實到城鄉、社區。”近年來,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堅持推進精細化網格服務管理再發力,通過選優配強網格力量、優化配置“多網合一”,著力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持續提升城鄉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細化“單元格”,精細管理直達“神經末梢”。通江縣總人口72萬,隨著防汛減災等底線工作壓力不斷增加,原有的561個綜治網格力量遠遠不能滿足工作需要。如何堅持底線思維、服務保障民生,成為通江急需解決的問題。一是“書記工程”壓責。縣委縣政府把精細化網格服務管理工作明確為書記工程,由縣委書記—鄉鎮(街道)黨工委書記、村(社區)黨組織書記主抓主推。在綜治網格的基礎上,按照“規模適度、易于管理、服務高效”原則,在城區主要以小區、樓棟為依托,在鄉鎮以生產生活半徑、傳統聚居院落、歷史沿革等因素為基礎,細化單元格7709個,落實“一格一員”和戶戶見面、人人走訪要求,做到“網不漏格、格不漏戶、戶不漏人”。二是“三張清單”明責。縣級層面統一制定“重點清單”,明確層級管理和職責分工,使單元格信息員做什么、怎么做一目了然;各鄉鎮結合網格實際,按照人口結構、地災點分布、群眾基礎、節點任務等情況制定“特色清單”,使單元格信息員工作開展有的放矢;村(社區)制定“需求清單”,結合“敲門”行動問需于民,并提供“紅色代辦”服務,使工作更有成就感、群眾更有獲得感。三是“四級體系”履責。按照“一格劃定、多網合一”原則,明確鄉鎮(街道)黨(工)委書記、鄉(鎮)長(街道辦主任)擔任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總指揮,鄉鎮(街道)掛聯村(社區)領導擔任所掛聯村(社區)網格的指揮長,村(社區)黨組織書記擔任本村(社區)的網格長,每個網格設置專(兼)職網格員1名,每個單元格設置單元格信息員1名,構建縣、鄉鎮(街道)、村(社區)、單元格四級管理體系,有效確保網格權責清晰、運轉科學高效、管理規范有序。全縣下沉縣、鄉鎮(街道)、村社干部進入單元格5997人,鄉賢、物業、樓棟長等群眾力量3166人,變過去網格員“單打獨斗”為“組團式”服務,服務群眾直達“神經末梢”,網格管理更加精細。

統籌“一盤棋”,層級聯動靈敏“治理觸角”。以單元格為載體、以健全機制為抓手,加強部門協同配合、一體推進,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有效延伸基層治理觸角。一是建立快速響應機制。按照“同級發布、分級落實、歸口上報”的原則,建立“縣—鄉鎮(街道)—村(社區)—單元格—家庭明白人”網格工作微信群和單元格通訊錄,在收到上級應急指令后,單元格信息員在15分鐘內將災害預警預報、防災減災宣傳等具體信息傳遞到村到社、到戶到人,形成預警信息“短平快”“一竿子插到底”的“叫應”“喊醒”機制。二是建立閉環管理機制。堅持“網格吹號、部門報到”,對網格內上報事件,按分級分類處置原則,真正實現“服務群眾一個系統、回應訴求一套人員、事情辦理一站分流”。按照“發現—上報—辦結—銷號”閉環管理流程,網格上報事件辦理結果及時反饋,并回訪核實予以銷號,避免事件處理停留在口頭上、文字上,實現“人在網中走、事在格中辦、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村”的基層治理目標。三是建立培訓指導機制。縣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采取“集中+分散”方式開展業務培訓,指導按單元格建立網格基礎信息臺賬、問題(訴求)臺賬、整改(化解)臺賬,不斷提升信息員履職能力。同時,對無職單元格信息員采取了A+B模式,配備1名干部任A崗進入單元格指導工作,協助指導單元格信息員開展工作,服務管理實效實現“1+1>2”的社會效果。

編織“三張網”,優質服務悄然“潤心無聲”。緊扣“多元參與、融合聯動、共治共享”的工作思路,精心編制社情民意、風險防范、為民服務“三張網”,匯聚網格單元微能量,讓便民服務更精準、更高效,進一步提升城鄉基層治理能力和水平。一是群眾訴求“一網打盡”。按照第一時間核查、反饋、處置、回訪等工作要求,實行“清單化管理、鏈條式服務”,開展“民生訴求大起底”“把話筒交給群眾”行動,“群眾呼叫、網格響應、上下聯動、協同推進”,及時回應群眾訴求,做到民情在網格收集、事情在網格解決、矛盾在網格化解、督查在網格問效。二是社會治理“一網兜底”。以網格為基本單位,壓緊壓實各級網格責任人責任,做好治安防控、社會治理、安全生產、生態環保、森林防滅火、防汛抗旱等突發事項預警和處置工作,單元格信息員及時收集、整理、匯總、互通信息,夯實底線工作“防控網”。探索實施“網格化+應急救援”工作法,做到網格明白災害到,群眾明白知道早,路線明白怎么跑,干部明白職責清,流程明白不混淆,救援明白怎么搞,有效提升防汛應急處突能力,做到災害預警更加靈敏、群眾自救反應迅捷、應急救援更加精準、干群抗災更加同心。三是干群關系“一網相連”。干部群眾下沉單元格,每戶選擇一名明白人,暢通信息聯絡渠道,確保服務群眾更加便捷高效。從“坐等群眾上門”到“主動下沉服務”,從“處理線條單一業務”到“解決群眾各種難題”,從“硬核喊話”到“土味宣傳”,小小微信群成為居民的“網絡家園”,單元格信息員成了網格里的“百事通”,在解決家長里短和小事瑣事中人人都是受益者。

用好“網格+”,互助同構激活“一池春水”。綜合運用網格平臺,積極探索“網格+”模式,推動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互助同構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一是網格+自治。堅持群眾自己“說事、議事、主事”,依托單元格搭建村民議事平臺,凡屬村級重大事項和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的處理,在召集黨員大會討論的基礎上,再提交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討論,堅決杜絕村干部自行其是的做法,贏得群眾擁護支持。目前,越來越多的群眾主動發聲,在各個單元格微信群中為村(社區)建設發展建言獻策。二是網格+法治。邀請法院、檢察院、司法局等司法專業人員下沉單元格開展法律講座,在增強單元格信息員法治意識、樹立法治思維、增強法治觀念的基礎上開展普法宣傳,積極引導廣大農民群眾自覺做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三是網格+德治。無職信息員大部分由基層工作經驗豐富、自身業務水平過硬的黨員干部,以及廣受認可、公道正派、有意愿且能干事的群眾組成。充分發揮單元格信息員德治教化作用,以鄉情為紐帶、以鄉賢為楷模、以鄉村為空間,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開展鄉村精神文明建設,全面助力鄉村振興戰略。

【本文作者為中共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委書記】

責編:王 克/美編:石 玉

責任編輯:張宏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