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國慶喜相連,花好月圓同歡慶。旅游景區人流如織、文化街區熱鬧非凡,“雙節”假期,山西省臨汾市洪洞縣推出各具特色的文旅產品及精彩紛呈的活動吸引客流,文旅市場人氣火爆,來自山東、河南、河北、陜西、甘肅等省的移民后裔紛紛來到洪洞大槐樹景區尋根問祖、追憶歷史,令洪洞成為“近悅遠來”的魅力之城。據統計,“雙節”八天假期,洪洞大槐樹景區游客接待量、二銷收入、旅游總收入等指標全面刷新“十一黃金周”紀錄,再創歷史新高。
“雙節”假期,洪洞縣重點景區景點、鄉村旅游特色村、文化休閑街區等處人氣爆棚。洪洞大槐樹景區推出以“九州同慶古槐同行”為主題的系列活動,通過“國之輝煌”“歌唱祖國”“國慶同歡”“蓮仙輕舞”“通關文牒”“移民之路”“特色小吃”等十三項精彩項目,豐富了移民后裔尋根的趣味性。除此之外,9月30日,洪洞縣還開展“喜迎佳節話豐收 情系‘三農’促振興”農特產品、特色小吃展銷活動。該活動為期五天,場地設在人流最為集中的大槐樹文化中心廣場,區域分為農特產品和特色小吃兩個展銷區,農特產品展銷區共設置17個展位,特色小吃展銷區設置15輛洪洞小吃車輛,現場共展銷特色小吃100余種,農特產品300余種、文創產品300余種。同時,還設置涉農政策暨法律法規宣傳展位和電商宣傳直播展位。
“認真做好展銷期間的組織協調、服務保障、直播帶貨、宣傳推介、安全秩序、電子屏投放、用電用水保障等工作,要結合產品特點,重點突出地域性、精品性、特色性,確定爆款產品,全力做好產品展示、直播、銷售工作”是洪洞縣委、縣政府抓經濟、促發展的大計。
洪洞小吃具有品種多樣、做工精細、風味獨特、經濟實惠等特點。近年來,洪洞立足本地豐富多樣的美食文化,把發展特色小吃產業作為實現農產品轉化升值的重要路徑,在挖掘、整合、規范、提升上狠下功夫,全力打造“老家味道”特色小吃品牌。目前,全縣發掘特色小吃100余種,打造了1個城區名優小吃城、3個鄉鎮特色小吃街、4大集貿市場展銷專柜、200輛小吃車,建設了“1+3+4+200”洪洞小吃營銷矩陣,并在全縣打造“區域公共品牌運營+農戶+傳統渠道+電子商務”的產業發展模式,帶動更多農戶增收、企業增效。特別是依托紅薯產業獨特資源優勢,加大基礎設施投入,積極改良紅薯品種,壯大紅薯特色產業,激發了群眾種植紅薯的積極性,為打造“老家洪洞”特色品牌注入了活力。
隨著第二批主題教育深入推進,作為農業大縣的洪洞縣聚焦實際問題抓落實,縣委、縣政府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農產品加工轉化率不高、農民增收渠道不寬、農民收入增長緩慢等問題,撲下身子深入群眾、貼近群眾、服務群眾,抓住促進農業產業振興這一核心和增加經濟總收入這一關鍵,強化頂層設計,積極構建以“洪洞小吃、農特產品、文創產品”三大產業為支撐,以“縣村發公司+鄉鎮聯合總社+村集體經濟+農村新型經營主體”為平臺,以“品牌營銷、市場銷售、生產供應、政策支撐、責任考核”五大系統為保障的“315”產業振興體系,實現一產原料供給端、二產加工生產端、三產消費端的良性互動,帶動農民走上增收致富的康莊大道。
在產業振興之路上,洪洞縣依托底蘊深厚的文化旅游資源,積極發展“農業+”,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充分挖掘德孝文化、根祖文化、紅色文化等資源稟賦,積極打造“1地+1園+4個精品景區+N條特色街區+27個旅游景點”全域旅游格局,通過打造文創IP產品、活化文創IP形象、設計微信表情包、搭建綜合推廣和銷售平臺、營銷文創產品、建設數字文創產品直播中心、策劃旅游電商節活動等方式,開發文創產品300多種,實現了農旅融合、以旅興農、以農促旅的良性互動發展。
下一步,洪洞縣委、縣政府將緊緊抓住主題教育活動這一契機,加強理論學習,深入調查研究,檢視存在問題,走好群眾路線,用情用心服務人民,特別是將著力解決農民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以期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增綠,鄉村振興的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加快走出一條具有洪洞特色的產業興旺之路,以期真正實現全縣鄉村高質量全面振興。(劉 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