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經濟金融 > 經濟評論 > 正文

建設更高水平自貿“試驗田”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就深入推進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是黨中央在新時代推進改革開放的重要戰略舉措。10年來,各自貿試驗區推出了一批基礎性、開創性舉措,形成了許多標志性、引領性、可推廣的制度創新成果,有效發揮了改革開放綜合試驗平臺作用。

自從2013年上海自貿試驗區掛牌運作以來,我國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從“一枝獨秀”到“多點開花”,先后部署設立了21個自貿試驗區,形成覆蓋東西南北中、統籌沿海內陸沿邊的改革開放創新發展格局。當前,我國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國際環境日趨復雜,必須努力建設更高水平自貿試驗區。這既展示了我國堅持擴大開放的決心和信心,也有利于激發各地制度創新的活力和動力,為促進經濟發展提供新動能。

建設更高水平自貿試驗區能夠促進制度創新、推進制度型開放。自貿試驗區是新時期我國進行制度創新的高地。10年來,自貿試驗區以制度創新為核心,推動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截至目前,先后出臺28份自貿試驗區建設方案,累計部署3400多項改革試點任務,形成了較為完善的自貿試驗區政策制度框架體系;共向全國復制推廣302項制度創新成果,涉及投資貿易便利化、金融開放創新、事中事后監管、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促進了改革紅利持續釋放。

此舉有利于增強外資外貿發展韌性。2022年,21個自貿試驗區以不到4‰的國土面積,貢獻了占全國18.1%的外商投資和17.9%的進出口貿易。通過深化國際貿易結算中心試點、支持區內企業發展離岸業務等,自貿試驗區強化外貿競爭新優勢,促進貿易自由化便利化,加快實現內外貿一體化發展,提升我國在全球貿易價值鏈中的地位,增強進出口貿易發展的韌性。同時,自貿試驗區不斷擴大服務業開放,探索建立負面清單管理模式,構筑利用外資服務促進體系,營造有利于各類投資者平等準入的市場環境,逐步形成與國際接軌的外商投資管理制度,增強外資發展的韌性。

示范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需要推進更高水平自貿試驗區建設。通過吸引全球優質資源要素,自貿試驗區促進創新鏈產業鏈深度對接,打造油氣、生物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等先進產業集群,推動高端優勢產業集聚。憑借更加開放、自由、便利的營商環境,自貿試驗區促進跨境電商、保稅維修等新業態新模式加速發展,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我國逐漸從國際規則的旁觀者、跟隨者轉變為參與者、引領者,不斷提升開放水平和質量,更好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

作為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創新發展的先行者,自貿試驗區是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的“試驗田”。為此,要繼續轉換觀念,強化保障舉措,力爭制度創新有新突破,促進開放有新拓展。一是全面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聚焦貿易自由便利、擴大外資市場準入、數據跨境流動、“邊境后”規則貫通等重點領域先行先試,開展更大程度壓力測試,進一步推動制度型開放。二是明確各自貿試驗區發展目標和產業定位,瞄準重點產業發展的堵點難點,支持各自貿試驗區深入開展差別化探索。三是賦予各自貿區更大的改革自主權,提升政策供給與市場需求的匹配度,在推動貨物貿易創新發展、便利商務人員臨時入境、促進數字貿易健康發展、健全完善風險防控制度等方面,總結經驗并復制推廣,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的自由貿易區。

(作者系北京師范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教授、國家進口研究中心主任)

[責任編輯:王卓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