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是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推進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是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國家治理》特別邀請了明源云集團聯合創始人、總裁姜海洋,與我們共同分享他以及明源云對于新形勢下國資國企高質量發展的思考與探索。
明源云集團聯合創始人、總裁姜海洋(圖右)接受專訪
《國家治理》:當前面對新形勢、新要求,基于明源云在國資國企高質量發展的長期探索,您認為未來國資國企面臨了哪些挑戰和機遇?進一步深化改革有哪些重要領域與方向?
姜海洋:當前我們面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疊加世紀疫情給經濟帶來巨大影響,當前的國際形勢對我們的進出口都產生很大影響。因此,地方政府的財政模式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經濟發展的底層邏輯也發生了變化。過去這么多年,土地財政加城市化是很多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邏輯,包括過去一些地方職能、金融體系、甚至相關國企的職責使命,都是基于這個邏輯來構建的。而未來的經濟核心關鍵在于產業,因此許多城市開始思考并逐步進化其財政模式,從過往較多依賴土地出讓為主,演變為目前主流的以產業平衡為主,優化土地供給結構,強化產業導入發展,獲取稅收產值就業,實現產城升級發展。
底層邏輯發生變化,財政收入結構自然也隨之發生變化,那未來的財政收入從哪里來?特別是值此經濟轉型關口,應該說國資國企承擔了中流砥柱的歷史使命。尤其是地方城投類國企,他們面臨著要將原有土地出讓收入補上來的問題,這里面蘊藏著一系列的重大挑戰,當然也是時代機遇。
第一個是中央所倡導的,要把老舊資源資產盤活。很多地方有大量的資產以非常低廉的收益運轉,增量投資整體也大幅降速,所以存量盤活是很重要的一個收益來源。
第二個是推動產業升級。這背后就是產城融合邏輯,這也是我們地方國企非常重要的一個機遇。這里面就包括了現在很多地方做的非常優秀的以投資拉動產業發展,能夠全面地改善地方的財政結構和經濟結構。
第三個是結構性優化增量投資。以后我們不可能再搞大拆大建了,而是通過城市更新進行微改造。我認為城市更新也是地方國企的一個重大機遇。當前中央正推動特大超大城市的城中村改造,各地也積極出臺城市更新相關政策條例,作為實施主體的國企,應該抓住這個窗口機遇,利用好相關政策紅利,實現加速搶跑。
還有一點就是資本的紅利。國家在金融領域推出了一系列好的政策,包括提倡國有資產資本化、形成“四資聯動”。這對國有企業更高質量發展將會是有利的機遇。
上述四個方面我認為都是重大機遇,可以推動國企發展實現全面的改變。國企應把握這個發展態勢和機會,做強做優做大。當然,另一方面來說這也是重大的挑戰。
國企承載著國民經濟壓艙石和頂梁柱的作用,經濟發展模式發生重大變化后,對于國企來講,既要承載很多公共責任,也要面對市場。包括剛才講的資產盤活,就需要有運營能力、需要資本化的能力。另一方面,地方要改變過去的收入模式,使產業發展成為地方重要的收入來源,這也需要國企去擔當。如何把握新一輪產業升級機遇,真正發揮國企價值,是國企要承擔起來的新使命。
國企首先要具備戰略思維。要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每一個城市每一個區域的國企面對的資源稟賦和現實環境是有差異的。如何把國企豐富的資源融會貫通、盤活增值,最重要的是要有戰略思考和精準定位。我想這是最為重要的,否則就會導致資產資源很多但是無序,沒有背后本質的產業邏輯去推動,最終會導致大而不強。
第二個需要能力。現在面對新的形勢,很多的資源都涌向了國企,各行各業的一些人才也在涌向國企,那國企能不能把這些人才和資源利用好?要有接收、融合這些資源和人才的能力。
第三個是機制。要形成一個“強者都為我所用”的企業經營管理機制,我認為這是國企改革的一個重要方向。我們的人才紅利在增長,大量的優秀畢業生和很多海歸都進入國企,如何讓他們更加發光發熱而不是躺平了,那這背后就是企業機制的支撐,要讓優秀人才在國企比別的平臺發揮得更好。
第四個是生態能力,包括生態思維和生態鏈接能力。國企一定要具備生態思維和生態鏈接能力,能夠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態,我們搭好這個臺子,讓各方在里面精彩地展現呈現,最終實現非常大的產業融合。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發展數字經濟,這個也是明源云正在做的事業——未來所有業務都用數字化來重建重構。國企應大膽地嘗試數字化+AI,這會倒逼我們理順很多內容、帶給我們一些新的思維方式,能夠全方位提升國有企業干部職工的綜合素質。數字化是國有企業在升級換代和高質量發展中的必修課,是必答題而不是選答題。
《國家治理》:您剛才從戰略思維、能力、機制、生態以及數字化轉型方面提供了一些未來國資國企改革的重要領域與方向,其中您也提到了機制改革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尤其是現代企業制度,明源云為許多國企提供了數字化解決方案和管理方法,您覺得未來國有企業應該如何通過數字化來助力現代企業治理制度的完善呢?
姜海洋:現在存在這樣一個現象:不管民企還是國企,很多企業在達到一定的規模以后,會存在“一抓就死一放就亂”。國企要高質量發展,實現合規風控很重要,既要管起來也要有活力,要市場化、提高利潤率和勞動生產率。我認為這對于國有企業領導也是一道難題。這個難題怎么解?數字化是一個很好的解題方法和工具。我們有一句話叫“數據上來,權力下去”。“數據上來”能夠讓整個業務透明化。在透明化的前提下,能夠分級授權,可以保證讓所有過程都是合規的,這樣也省去了很多審計、巡視的人力和物力。
第二,數字化需要企業有非常清晰的定位,這是“一把手工程”。首先要從企業整體明確戰略定位、完善頂層規劃,在頂層統一后再到底層去具體搭建不同的業務板塊,搭建起企業數字化的“柱子”。明源云服務的國企里,跟不動產相關的投資、建設、資產、園區等業務,就是我們說的“柱子”,這些“柱子”一個個搭,保證了企業整體的聯通性。
第三,具體怎么實現數字化的過程。這意味著要把原有的業務進行數字化重構,包括業務對象數字化,比如工地、房子、產業園區、資產等等;也包括業務規則的數字化,比如什么情況下可以調租金、什么情況下可以引進企業等;還有流程的數字化,避免大量手工流程、線下流程,所有流程可以在數字空間里實現;還有場景的數字化重構,比如工程場景、銷售場景、租賃場景、甚至園區停車費收取場景。這樣把原有的業務全部重構一遍,有效消除以前大量的冗余環節和低效環節,企業整體效率可以大幅提升。
《國家治理》:7月24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對房地產形勢作出最新判斷,指出“適時調整優化房地產政策,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滿足居民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您對此如何解讀?
姜海洋:我們非常關注這個政策,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重大的判斷,對于房地產市場來說是一個重大拐點,對房地產供需形勢的判斷發生了重大的改變。原來我們一直強調的是防止過熱,從中央到地方各個部門以前工具箱里全是防止過熱的工具,那接下來可能要在工具箱里動用防止過冷的工具了。未來我們確實要激活不動產、房地產行業,激活也不意味著一定會像過去一樣高歌猛進。除此之外,城市更新和安居保障對市場也是一個重要指向,一手抓城市更新、安居保障,一手將商品住宅市場逐步放開,讓市場的回歸市場、讓保障的更有保障。規劃建設保障性住房工作部署電視電話會議特別指出“保障性住房要實施嚴格封閉管理,不得上市交易”,這樣會保證房地產市場更健康地發展,既落實了國家一直強調的“居者有其屋”政策方針,又能夠讓商品和市場的部分變得更有活力,我們非常期待。
《國家治理》:明源云深耕不動產數字化領域,是國資國企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請您為我們介紹一下明源云,尤其是其在推動國資國企高質量發展方面作出的探索、取得的成效。
姜海洋:明源云成立于2003年(前身公司創始于1997年),是國內領先的不動產生態鏈數字化解決方案服務商,2020年于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秉承“深耕數字科技助力產業升級”的使命,堅持幫助客戶成功的經營理念,致力于成為不動產生態鏈數字化最值得信賴的伙伴。明源云以“PaaS平臺+SaaS+生態”的戰略布局,圍繞天際企業級PaaS平臺為核心,提供數字經營、數字營銷、數字建造、數字資管、數字園區、數字商業、數字供應鏈等SaaS產品與服務。成立二十余年來,累計為7000多家不動產開發運營企業提供了數字化產品和解決方案。目前已助力1000多家國資國企打造數字化增長引擎。
在數字化賦能高質量發展方面,明源云為涉建、涉房、涉產、涉資等綜合業務類型的國企提供不動產投建營一體化智慧經營平臺,支撐國企科學投資、智能建設、資產盤活,幫助國企打造安全合規的業務管理規范,提升國有資產管理能力,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長遠目標。
在行業研究方面,明源不動產研究院聚焦不動產開發與運營業務的深度研究,包含國企改革、國企數字化轉型、資產盤活、城市更新、產業運營、保租房、開發建設管理等,致力于成為央國企管理智庫。
在行業賦能方面,明源云始終秉承著提升不動產行業整體管理水平的使命,建立了不動產行業第一大專業自媒體,連接超過150萬中高層不動產行業管理者,以分享最新干貨知識為己任。創辦了前沿且有影響力的行業峰會,如中國國企存量資管創新峰會、不動產高質量發展城市論壇、國資大講堂,對標世界一流等行業交流活動,通過“走出去、引進來”的方式,推動不動產行業管理創新。
《國家治理》:明源云在不動產領域數字化轉型上有什么優勢?取得了哪些技術突破?
姜海洋:明源云的優勢,最重要的一個前提是26年來一直聚焦在不動產數字化領域,這是明源云最基本的經營發展理念。做一個產業的數字化,跟其他橫向定位的數字化不太一樣。產業數字化的核心是對行業業務的解讀、對行業商業邏輯的解讀。這是明源云這么多年專注在一個領域的關鍵,我們能夠把這個行業服務好,相當有挑戰,但也很有價值。
除此之外,我們最大的優勢在于技術層面。經過這么多年沉淀,我們創造了非常領先的技術平臺,面向市場的天際企業級PaaS平臺,基于AIGC技術的數字營銷、城市數據模型VR增強現實技術應用等等。像自主可控的PaaS低代碼平臺,它是自主安全的、開放的,可以供很多企業在其中自主地建設自己的內容。前面提到生態能力對國企很重要,我們這個平臺就有助于國企構建生態。
第三個優勢是經過多年的運營,我們在不動產的投資、建設、運營、園區、供應鏈等領域持續深耕,形成了大量的業務模型,沉淀出對行業業務的深刻理解。明源不動產研究院每年會出版一些行業書籍,其中很多已成為行業教科書、很多企業員工的必讀書,比如《資管大未來》《國資增值之路》《項目運營管理最佳實踐》等。依托于專業領域的知識沉淀,很多時候比起客戶要我們做什么,我們更知道他需要什么、可以主動提供專業服務。
第四個是團隊優勢。我們的團隊由三類人組成:技術人才、顧問專家、行業業務專家,這三類人才構成了一個混編團隊,能夠全方位地服務于這個產業,跟純粹做技術或者純粹做咨詢都不一樣。
《國家治理》:明源云堅持26載深耕一個領域,是秉持著什么樣的理念?過程中遇到過哪些挑戰?
姜海洋:我們20多年一直聚焦這個領域,最核心的理念就是專注。只要這個領域的賽道足夠大足夠寬、賽程足夠長,我們就可以一直堅持只做這一件事情。不動產是一個巨大的產業,也是一個相對低效能的、特別需要科技賦能的產業。所以我們認為值得專注去投入,這是第一個很重要的理念。
第二個我們崇尚專業。明源云非常強調專業性,每年有兩個盛大的內部活動,一個是黑客馬拉松,是技術人才的內部創新大賽;另一個就是顧問PK賽,不動產專業顧問的嘉年華盛會。我們高度重視專業力量,通過這兩個重要活動持續提升技術和不動產業務的專業性。
第三個重要理念是在文化層面倡導簡單。20多年來,明源云一直在商業方面倡導簡單、跟客戶保持清清白白的關系,堅決抵制一切不正當的商業行為,這是公司的底線。我們倡導員工之間非常平等的關系,在明源云我們都是直呼其名,強調一種簡單的人際關系。不管商業上還是公司治理,我們強調盡量簡單,把精力用在該做的事情上、不要放在不該做的事情上。
我們這個行業面臨著兩方面的挑戰:一方面是科技的快速更新迭代帶來的挑戰,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可能剛把這個技術消化、應用到產品了,下一個新技術馬上又來了。所以科技發展的沖擊是非常大的。第二個挑戰就是我們服務的不動產行業,這個行業的政策變動調整,會在不同階段給我們帶來一些非常大的挑戰。從早期的ERP時代,后來到SaaS時代,再到進一步推動賽道的擴圈、從房地產向不動產全面升級。每一次升級都面臨雙重挑戰,既是被動也是主動的選擇,每一次挑戰下的變化都十分不易。但基于明源云的公司文化,我們能夠敏銳地發現變化,也敢于快速地做出反應。所以到目前為止,我們整體趕上了這個節奏,當然未來可能有更多的挑戰,我們也拭目以待并時刻做好迎接挑戰的準備。
《國家治理》:國有企業是國民經濟的中流砥柱,民營企業也是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近日,中央編辦正式批復在國家發改委內部設立民營經濟發展局,對此您如何看?您對于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有哪些期待和建議?
姜海洋:民營企業家對這個部署是非常興奮的、很歡迎。背后我們能解讀出中央對于民營企業“兩個毫不動搖”“兩個健康”指導的明確落地,真正在組織機構上來保障、推動民營企業發展。相信有了這個出發點,接下來會給予民營企業更大的發展空間,包括市場平等機制、資源配置等等。最關鍵的是能夠解放各級尤其地方政府原有的一些思維和思想,讓大家能夠更加面向市場、推進市場化轉型。民企是一個非常有活力的主體,能夠跟國企形成很好的互補和支撐,一起把中國經濟推動向前發展。我非常期待后續政策、措施的落地。
《國家治理》:感謝姜總為我們做出的分享。11月,“2023國資國企高質量發展峰會——第九屆國家治理高峰論壇”將會舉辦,您有哪些期待、祝福和寄語?
姜海洋:今年是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在當前內部經濟環境和外部國際環境背景下,國有企業一方面承載著國民經濟壓艙石和頂梁柱的使命,同時也面臨一些重大的挑戰。明源云作為人民論壇在國資國企高質量發展研究課題的聯合支持單位,和人民論壇一起組織舉辦這次峰會,希望能夠集合眾多智庫和我們企業家的實踐,一起共同探討國有企業在高質量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一些挑戰和機遇。期待大家共同去緊緊把握這個難能可貴的機會!
最后我也提議,我們群策群力、科技賦能,共同推動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