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滿足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的養老需求,讓更多老年人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的養老服務?各地應巧妙整合轄區為老服務資源,通過養老服務陣地建設、困難老人精準幫扶、開展文化養老活動等舉措,著力構建黨建引領、供給多元、服務優質的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讓基層養老實現從無到有、從有到優。
陣地建設,構筑老有所享“友好之家”。以基層黨群服務中心為依托,打造融身心休養、文化娛樂等為一體的現代化養老服務機構,全方面為居家老人打造安心、舒心、養心的健康生活模式。此外,根據老年人的生理特征,保障老年人的安全性、便利性以及心理感受,基層養老陣地還應從人性化設計入手,例如公共空間加裝扶手,走廊過道加寬,以及調整插座位置,避免老人彎腰蹲起等。為給老人提供更加專業的服務,基層養老陣地可委托專業第三方公司進行運營,健全運營管理、衛生保潔、安全監管等各項規章制度。以浙江省杭州市錢塘區新灣街道為例,為使老年人健康快樂、安享晚年,減輕子女養老負擔,促進家庭關系和諧,新灣順應基層治理新形勢,將居家養老中心建設作為街道重點民生工程,總投入約600萬元,通過專業化的第三方運營,以居家養老為主體,以改善困難老人生活為出發點,以服務孤寡、空巢、殘疾、高齡、困難老人為主,為老年人提供康復理療、文體娛樂、營養助餐、家政服務等諸多周到、便捷、體貼的專業化服務。
精準幫扶,構筑老有所依“溫暖之家”。各地要以讓更多老年人在“家門口”安享晚年為目標,堅持健康共富路上“一個都不能少”的初心,系統謀劃、綜合施策。鏈接志愿服務資源,幫扶特殊群體。成立一支關心關愛老年人的志愿者服務隊,招募有愛心、有耐心、樂于助人的志愿者,參與到困難幫扶、衛生保潔等服務中,圍繞春節、重陽節等傳統中國節日,為空巢老人送去祝福和慰問品,在傳遞社會正能量的同時,切實保障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創新基本生活服務,守護日常幸福。探索成立公益老年食堂,根據老年人的口味特點,制作符合老年人飲食習慣的飯菜,葷素搭配、營養均衡,為行動不便的高齡老人、身體殘疾或臥病在床的老年人制定個性化送餐機制,根據老人的住所,按時按地開展送餐上門服務,守護老人“舌尖上的幸福”。建立常態管理模式,保障老人健康。聚焦轄區內孤寡失獨等特殊重點群體,建立健全動態管理監測預警機制和關愛幫扶機制,與本地的服務型企業成立黨建聯盟,為居家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服務,同時,聯系本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老年人提供專業化醫療服務。
豐富活動,構筑老有所樂“活力之家”。養老服務要高質量發展,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富足必不可少。要聚焦老年群體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力量,從多彩活動入手,以重要節日為契機,融入琴棋書畫、非遺表演、電影展映等各類文化要素,會同歌舞、書法、太極拳等民間文體組織,將“戲臺子”搭到“家門口”,把文化送到老人心中。為提升基層老年教育現代化水平,全面提高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品質,將優質老年學堂搬進基層養老陣地,通過多元化學習結構、多維度教學方式和多樣化課程設置滿足現代老年人不同的學習需求,有力地推動當地老年人文化建設,幫助老年人融入和諧社會。硬件設施完善的同時,也應注重服務質量。在老年學堂落實專門的工作人員,開展日常具體運營工作指導。通過專兼結合、兼職為主的辦法,向社會、機關部門、學校與醫院聘用老年教學的師資人員,建立老年教育教師隊伍和老年教育師資人才庫。(杭州市錢塘區新灣街道 高里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