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人民論壇網·國家治理網> 典型案例> 正文

【地方】綠色低碳發展,不妨看看湖州

2005年8月15日是湖州歷史上一個具有紀念意義的日子。那一天,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同志來到安吉余村考察調研,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科學論斷。此后,在“兩山”理念的指引下,湖州堅定不移地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為構建綠色低碳新發展格局、努力承擔碳中和責任、如期實現“雙碳”目標貢獻力量。

作為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發源地,湖州綜合運用大數據、云計算、互聯網等新興技術,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經歷廣泛而深刻的系統性變革,打造具有規模效應的“綠色智造高地”。2010年至2020年間,湖州的節能減排降碳與提質增效工作取得顯著成效,能源強度和碳強度的下降幅度長期處于全省前列,能源結構調整取得積極進展。綠色交通服務顯著提升,全市累計淘汰老舊營運車輛1948輛,新增純電動公交車1750輛,清潔能源、新能源出租汽車總數達到380輛,新建騎行綠道900公里。

從加快能源結構調整到構建綠色工業體系,從深入實施低碳交通轉型到推動各領域減排增匯,從數智并舉到全民低碳行動……綠色低碳發展理念猶如一盞指揮全局的“紅綠燈”,系統推進湖州數字化減碳治理在工業、能源、建筑、交通、居民生活等領域的實踐探索,形成具有示范意義的新模式。

在工業方面,自2020年起,湖州推出一整套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根據不同行業領域的情況有針對性地制定碳效改革升級重點方向和舉措,推動工業企業和工業園區加強多維度、全鏈條、全過程的用能管理,協同推進大、中、小企業節能提效,系統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的綜合能效水平。2021年,湖州推出“碳效碼”,核算各企業在同一周期內產生的能耗總碳排放量,按標準將得到的企業周期內單位增加值碳排放量劃分為低碳、中碳、高碳三個等級,并設置標識顯示企業相應的碳效等級,以科學評價其所處的碳效水平。同時,在各工業領域開展對標達標,在重點用能行業遴選發布能效“領跑者”企業名單及其能效指標,引導形成趕學比超的氛圍;支持大型企業全面推行綠色制造,加快推進節能提效工藝革新。此外,湖州還充分發揮數字技術對工業能效提升的賦能作用,推動構建狀態感知、實時分析、科學決策、精確執行的能源管控體系,加速生產方式的數字化和綠色化轉型;通過推動5G、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在節能提效領域的研發應用,積極構建面向能效管理的數字孿生系統。

在金融服務方面,湖州充分發揮行業協會、智庫、第三方機構的橋梁紐帶作用,鼓勵金融機構在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的前提下,為節能減排降碳效應顯著的重點項目提供高質量金融服務。例如,以工業碳效碼為抓手,完善碳效評價理論制度體系,迭代拓展“碳監測-碳對標-碳中和-碳應用”全鏈條閉環管理機制,橫向貫通統計、稅務、電力、金融等部門,縱向貫通省、市、縣、鄉鎮四級和各類工業企業,探索綠色共富的碳匯新服務路徑。2021年8月,湖州出臺全國首部地市級綠色金融促進條例,在全國率先構建“碳中和”銀行體系和“1+4+N”湖州數智綠金體系,推動金融領域的制度重塑和流程再造。

在居民消費方面,湖州采取一系列鼓勵居民踐行綠色低碳生活的措施。例如,通過支付寶、微信、公交集團等平臺,實時采集綠色消費行為數據,記錄居民的綠色生活軌跡;探索構建“行為識別—自動采集—科學核算”全鏈條方法學體系,建立碳普惠積分制,以物質或精神獎勵的方式激勵、回饋公眾;制定、出臺用碳惠積分兌換公交、停車、文旅、醫療等公共服務的優惠政策,確保減排量與碳積分兌換的科學性和公平性。2021年,湖州發布全國首個綠色低碳生活指數,在國家和省級規定的生活領域基礎上,增加了綠色快遞、綠色農貿市場、綠色產品認證等特色內容。

分析湖州的節能減排降碳治理模式,數字化技術改革無疑是主旋律。要想打破能源消耗與碳排放間的鎖定關系,就需從提高能效和降低碳排放強度入手,以數字化改革提高質量、效率和動力。湖州推出的工業“碳效碼”便是依托“工業碳平臺”這一工業數字化平臺,與國家電網新能源云、綠色金融服務和數字經信等平臺實現數據互通共享。在2021年推出工業“碳效碼”后,湖州市總體工業單位增加值實際碳排放量與前一年相比下降了12%。多家企業表示,數字化智能化技術以及依托于“碳效碼”的綠電交易政策,為企業節能減排提供了很大助力。

基于信息技術的綠色金融數智改革,為在線金融和財稅服務提供了有力支持。數字技術的應用,使金融服務機構能夠突破物理網點和業務人員的服務局限,大大縮短業務流程,減少交易環節,降低交易成本,有效提高了服務效率。從社會資金的整體配置情況來看,綠色金融數智改革不僅有助于提高儲蓄和投資水平,還提高了經濟主體在各種投資機會間分配資源的效率。

在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與公眾監督方面,數字化技術改革也扮演了重要角色。湖州通過碳排放的數字化檢測和評估,公開環境信息,有助于形成環境保護的長效市場機制并推動社會公眾積極參與減排行動。要求企業主動披露生態環保法規的執行情況和環境治理情況,不僅有利于發揮資本市場對環境資源配置的有效引導、企業對綠色技術研發和應用的極大熱情,還有利于促進環境污染治理第三方市場的健康發展。此外,環境信息披露還能提升公眾監督企業污染排放的積極性和有效性,引導社會公眾評估、選擇綠色低碳產品,有利于形成全社會綠色轉型的合力。

雖然湖州在綠色低碳發展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但也要看到,數字化綠色轉型的任務進程仍存在改進空間。例如,目前實行的工業碳效綜合評估與分級賦碼,只屬于各行業內部的激勵政策和相對評估,作為行業標桿的能效“領跑者”,也只在行業內部具有激勵作用,如此容易造成行業間碳減排發展不均衡的局面,難以在全工業領域范圍內對所有行業形成激勵和促進作用。再如,數字化綠色轉型的工作重心主要停留在企業、工業園區與城市范疇,對農村地區的農林漁牧業與礦業的綠色發展、生態資源的修復和補償等領域關注度不夠,容易造成綠色發展在城鄉間不均衡的情況。今后,湖州應進一步拓展數字化綠色轉型的實施范圍,將碳效評估引入工業以外的其他產業,進一步強化企業節能減排與消費者、社會公眾的市場聯系,將農村產業發展、生態資源修復納入數字化框架內,推進全社會一體化的綠色低碳發展。

(作者:何無夢、楊冕,分別系昆山杜克大學環境研究中心助理教授、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

責任編輯:潘旺旺
標簽: 地方   湖州   “兩山”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