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萬安縣認真貫徹落實上級宅改工作要求,深入探索宅改制度,補齊全縣農村建房管控短板弱項,全力譜好農村宅改“清、建、管、用”四部曲,扎實推進宅改工作,不斷開創鄉村振興新篇章。
聚焦“清”,吹響農村宅改沖鋒號
萬安縣以“一戶一宅”為目標,以“五拆四清”為抓手,開展了一場轟轟烈烈的農村宅基地清理整治行動。通過開屋場會、條幅傳單、微視頻、村級廣播等渠道加大“宅改”工作宣傳力度,廣泛宣傳宅改工作的重大意義和具體內容,讓宅改政策家喻戶曉、深入人心;同時通過案例分析等方式為群眾講解“五清四拆”、農村建房等相關政策,并結合走村入戶面對面交流,積極發動群眾參與美麗宜居農房建設,營造濃厚工作氛圍。針對斷壁殘垣、廢棄畜禽圈舍、亂搭亂建、違法建筑等,采取無償退出。對于一些尚有使用價值的閑置房采取有償退出,交于村組集體統一利用,做好全方面、立體化、多層次的綜合治理文章。
規范“建”,唱出農房服務優化曲
萬安縣啟動“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專項行動。加快推進集聚提升類、城郊融合類、特色保護類等村莊規劃編制。嚴格按照“五線”“三指引”的通則開展“菜單式”編制。以問題為導向,著力解決村莊存在的建設管控、產業發展、環境整治提升等重點問題,讓規劃沾露珠、接地氣。
同時,萬安縣持續抓好農村宅基地審批辦理及村民自建房管理,各鄉鎮整合國土、農業等職能站所設立“農業農村(鄉村振興農村住房建設管理)辦公室”,落實一次性告知制度,全面簡化宅基地審批流程,切實做到讓群眾“少跑路”。組織辦公室成員對村民住宅建設過程進行安全監管,認真履行建房全過程監督檢查工作,確保村民住宅安全建、規范建。
嚴格“管”,發出農房管控常效聲
萬安縣農民建房嚴格按照“村級申報、鄉級審核、部門復核、縣級審定”四個步驟進行。農業農村、自然資源等部門以及各鄉鎮人民政府按照部門職能和“放管服”改革要求,職責明確、程序規范、分工合作、密切配合。
在鄉鎮農民自建房的管控方面,萬安縣采取分類分級管理形式,以“縣級引導,鎮村聯動,屬地管理”為工作原則,在縣直部門農業綜合執法隊的基礎上成立鎮村兩級巡查監管小組,對全鎮農房實施動態管控,積極開展違章建筑、私搭亂建整治行動。同時結合全縣5G長效管護平臺,“天上(視頻)人間(管護隊)”全面無死角、常態化開展農村自建房排查整治工作,形成長效監管機制,從源頭上遏制新增違法建設,從根本上保障農民住房安全。
高效“用”,彈奏閑房利用和諧音
經費緊張是制約宅改工作的重要瓶頸。一些鄉鎮開展工作主要依靠財政投入,招商引資力度不夠,沒有社會資本參與,農民籌工籌資籌勞積極性較低,老百姓參與程度不高。
為充分發掘萬安高嶺豐富的自然資源,解決閑置土地和宅基地問題,盤活集體土地,在當地政府的引導下,中國長江三峽集團與中國扶貧基金會共同發力,采用企業、村集體、農戶“三方得利”融合發展模式,啟動了“百美村宿萬安縣鄉村旅游扶貧示范項目”建設,大力推進宅改工作,統一按民宿風格修復當地老宅,打造省市有名的“鄉村旅游+民宿”景區。
芙蓉鎮地處縣城,鎮村干部緊盯“城中村”片區改造這個地理優勢,對建峰村張家、黃家的閑置房資源現狀進行摸底排查,引導鼓勵村集體和農民盤活利用閑置宅基地和閑置住宅,通過自主經營、合作經營和委托經營的方式就地發展特色民宿、鄉村旅游、餐飲等產業。
“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村莊環境美了,老百姓口袋鼓了,村集體經濟活了。“萬安宅改”成果切切實實轉化為群眾看得到、摸得著的實惠,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萬安縣農業農村局 郭慶 徐志鋒)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