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簡稱“千萬工程”)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時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一項重大決策。“千萬工程”實施20年來,從“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引領進步,推動鄉村更加整潔有序,到“千村精品、萬村美麗”深化提升,推動鄉村更加美麗宜居,再到“千村未來、萬村共富”迭代升級,推動鄉村實現共富共美,“千萬工程”的內涵不斷深化、外延不斷擴展、成果不斷放大,造就了萬千美麗鄉村,造福了萬千農民群眾,創造了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成功經驗和實踐范例,其中蘊含著深刻的鄉村發展邏輯。
一是堅持因地制宜。 “千萬工程”堅持從實際出發,立足于認識和把握鄉村發展實際,區分發達地區和欠發達地區、城郊村莊和傳統農區,結合地方發展水平、財政承受能力、農民接受程度推進工作。同時,充分把握鄉村建設優勢,既著眼于現實的和潛在的,又考慮到整體的和局部的,推動協調發展、揚長補短。我們推動鄉村發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要注重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制訂針對性解決方案和階段性工作任務,實現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同地方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相協調。
二是堅持統籌推進。系統觀念是具有基礎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鄉村建設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也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必須系統謀劃、系統治理。“千萬工程”涉及城市與鄉村、硬件與軟件、技術與設施、觀念與機制等多方面,一方面在整體設計、統籌推進上發力,另一方面根據各地自然稟賦、社會經濟條件、風俗文化等制訂方案,推動建成萬千各具特色、各美其美的宜居鄉村。我們推動鄉村發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要統籌部署、協同推進、抓住重點,有效提升鄉村建設效能。
三是堅持綠色發展。浙江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萌發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科學論斷發源地。“千萬工程”圍繞鄉村環境領域存在的主要短板和薄弱環節,把人居環境整治同生態環境建設緊密結合起來,探索出通過綠色轉型發展實現農業強、農民富、農村美的有效路徑。我們推動鄉村發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要把新發展理念貫穿于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各階段各環節全過程,在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中挖掘鄉村多種功能、多元價值,培育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提升可持續發展的內生動力。
把鄉村振興戰略這篇大文章做好,必須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當前,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城鄉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較大。“千萬工程”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建設美麗中國的實踐源頭,成效顯著、影響深遠。更好地認識和把握其中蘊含的鄉村發展邏輯,有利于推動“三農”領域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有利于加快形成新型工農城鄉關系,有利于循序漸進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不斷實現農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當代中國研究所副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