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士以身許國,英雄浩氣長存……”日前,四川省成都市錦江區匯泉路社區的黨員們匯聚一堂,參加紅色沉浸式黨課,穿越時空隧道,重溫崢嶸歲月,感受革命前輩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和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
近些年來,成都市聚焦真學深學常學要求,充分運用黨員教育要素體系化建設成果,推出黨員經常性學習教育黨味、趣味、土味、鮮味“四味”套餐,推進滲透式、融入式、疏導式黨員經常性教育,不斷提升黨員隊伍凝聚力、向心力、戰斗力。
內容為王——
學習思想“黨味”純
“主題教育理論學習脈絡一目了然,從相關政策文件、調查研究案例、在線書庫到各地學習貫徹動態,就像一張課程表,充分保證黨員在自主學習時有方向、有重點、成體系。”近日,“蓉城先鋒”融媒體平臺“主題教育”專欄上線,每日上線學習黨員新增8萬余人次。
為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入腦入心,成都市圍繞新思想學習主題主線,健全完善工作體系,集成打造學習資源,全覆蓋推進學習培訓。“我們通過健全制度,排好課程表,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黨員培訓的首課、主課、必修課,全覆蓋推進系統學習。”成都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
成都市突出常態學習“必修課”,推行基層黨組織學習新思想“第一議題”制度,實施基層黨員集中培訓“清零計劃”,推動黨員通過參加集中培訓、“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開展常態化學習,做到強學強記、常學常新。聚焦主題打造“精品課”,堅持內容為王,線上專題推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專題摘編》等精品課程,推動全面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體系、核心要義、實踐要求。
有聲有色——
載體創新“趣味”多
近期,邛崍市“研學儒家經典 獻計孔家山村”專題課采用專題教學、現場教學、情景教學、研討交流等方式,在孔家山村大同書院舉辦,學員們紛紛表示獲益良多,“課上大家交流的經驗做法,回去后馬上就可以運用在實踐操作中。”
針對黨員教育活動載體不多、形式不新穎等問題,成都市因地制宜開展特色活動,創新活動載體,不斷提升學習教育鮮活感、體驗感。
開設專業化課堂,按照“一季度一重點”“一月一主題”形式,精心設置課程內容,邀請專家學者、領導干部、本土講師、先進典型等開設主題講座,依托“衛星+5G”直播,擴大學習覆蓋面。通過實戰式課堂,精心打造黨性教育基地12個,多點串聯公園城市示范區建設、鄉村振興、社區治理等7條精品教學路線,運用“案例+現場”模式,將課堂搬到基層治理、鄉村振興一線。探索沉浸式課堂,聚焦“有聲有色”強教育,以“場景營造+沉浸體驗+紅色教育”為思路,探索紅色情景演繹、體驗式黨課等黨員教育新模式,讓黨員在身臨其境中受啟發、受教育。
可感可及——
貼近基層“土味”足
“不造謠,不傳謠……”6月30日,郫都區本土講師史琳針對當前網絡社會中的造謠傳謠行為,帶來了一堂幽默風趣的黨課,讓現場聆聽的黨員深受教育:“今天的黨課生動形象,案例都來自日常,一點都不晦澀難懂,這種學習形式太好了!”
成都市堅持把陣地建在黨員身邊,選聘本土講師,編寫本土教材,用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事教身邊人,讓黨員經常性教育既接地氣又有人氣。在村(社區)、鎮(街道)、機關企事業單位、兩新等領域分類建立黨員身邊的基層“微黨校”4500余所,提檔升級建設市級微黨校“中心校”26所,打造黨員教育點位600余個,上下貫通構建“市級‘中心校’+鎮(街道)‘中心校’+微黨校”三級陣地體系。從黨校教師、基層黨組織書記、先進模范、專家學者、離退休黨員中動態選聘市級本土講師100名,帶動全市選育師資1000名組成基層一線宣講團,通過集中宣講、壩壩會等形式,走進田間地頭、小區院落、工廠車間、商圈樓宇,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以專業賦能促進教材研發,圍繞黨性教育、業務技能、鄉村振興、基層治理等內容編寫實用教材,增強黨員經常性教育吸引力、感染力、穿透力。
精準高效——
智慧賦能“鮮味”濃
為做好黨員經常性教育,成都市堅持與時俱進,綜合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手段,推動黨員經常性教育與現代信息技術深度融合,搭建“蓉城先鋒”智慧黨建平臺,匯集全市黨員教育培訓情況,開展可視化分析,實時掌握各級黨組織學習情況,實行“月提醒、季督促、年通報”和學時任務一鍵考核預警。
通過大數據獲取黨員學習情況,平臺有針對性地推送課程課件,實現供需精準、高效對接。建成“黨教要素云圖”微信小程序,以“地圖+列表”方式一屏通覽優質教學資源。打造線上“黨員微課堂”場景,目前已推送各類專題150余期,每年線上點擊學習6500萬余人次。面向全市黨員常態化開展直播課堂32期,搭建“蜀都約課”“數字化教學點位”等場景,推動師資、陣地一站共享。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