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經濟金融 > 要聞 > 正文

4月份經濟運行延續恢復向好態勢

【來自國新辦新聞發布會的報道】

5月16日,國家統計局發布4月份主要經濟指標。數據顯示,4月份多數生產需求指標同比增速提升,服務業和消費恢復較快,就業物價總體穩定,外貿韌性持續顯現。

“今年以來,我國經濟社會全面恢復常態化運行,宏觀政策靠前協同發力,國民經濟回升向好。”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積極向好因素累積增多

4月份,全國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13.5%,比上月加快4.3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6%,增速比上月加快1.7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8.4%,比上月加快7.8個百分點,其中餐飲收入增長43.8%;投資規模繼續擴大,1至4月份,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4.7%……“增長”和“加快”在4月份經濟數據發布中頻頻出現。

“在經濟恢復好轉、政策效應持續釋放、上年同期基數較低等因素共同作用下,4月份主要生產需求指標同比增速回升明顯,經濟運行延續恢復向好態勢,積極因素在累積增多。”付凌暉指出。

隨著消費場景有序恢復,居民消費傾向逐步提升,尤其服務性消費明顯改善,市場銷售持續擴大。前期受到壓抑的服務需求繼續釋放,服務業增勢較好,保持較快增長。接觸型、聚集型服務業回升明顯,服務業整體住宿餐飲業、批發零售業、交通運輸等行業的生產指數均明顯快于全部服務業生產指數。

隨著經濟恢復向好,就業市場的崗位需求在逐步增加,城鎮調查失業率呈現繼續下降趨勢。4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2%,比上月下降0.1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下降。

創新引領作用在不斷增強,產業升級發展、數字技術應用拓展,綠色轉型深化的效果不斷顯現。1至4月份,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14.7%,明顯快于全部投資增速。網上零售繼續保持較快增長。1至4月份,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10.4%,增速比1至3月份加快3.1個百分點。綠色產品產量增長較快,4月份新能源汽車產量同比增長85.4%。

當前中國經濟不存在通縮

4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0.1%,漲幅比上個月回落0.6個百分點。今年以來,CPI同比漲幅總體上回落。如何看?未來趨勢如何?

“當前價格低位運行主要是階段性的,當前中國經濟不存在通縮,總的來看,下階段也不會出現通縮。”付凌暉表示,從CPI的情況來看,CPI走低主要是一些階段性因素影響。一是食品價格的回落,二是能源價格降幅擴大,三是國內部分耐用消費品降價促銷,四是上年同期對比基數走高。

盡管受到階段性因素的影響,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有所回落,但不包括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保持平穩,市場價格形勢總體穩定,4月份核心CPI同比上漲0.7%,與上月漲幅相同。付凌暉指出,目前0.7%的漲幅和疫情前相比還是偏低的,很重要的原因是服務需求仍在恢復中,相關價格漲幅跟過去相比偏低。隨著經濟社會恢復常態化運行,服務需求穩步擴大,旅游、交通、住宿、餐飲等價格漲幅回升,帶動服務價格漲幅有所擴大。未來隨著服務消費需求帶動增強,價格回升也會推動核心CPI漲幅回歸到合理的水平。

“從下階段情況來看,CPI同比漲幅階段性低位運行還會持續。但總的來看,價格漲幅低位運行是階段性的,隨著擴大內需政策顯效、經濟活躍度提升,就業逐步改善、收入增加、消費信心增強、消費場景恢復拓展,將帶動CPI漲幅回到合理水平。”付凌暉告訴記者。

經濟穩定恢復有積極因素支撐

“從4月份當月情況來看,經濟運行主要指標增速多數有所加快。下階段,經濟運行保持穩定恢復有積極因素支撐。”付凌暉具體分析了對經濟穩定恢復發揮重要作用的三個方面因素。

一是就業形勢整體改善,消費和服務業企穩回升,有望成為二季度經濟向好的重要支撐力量。今年隨著經濟運行全面恢復常態化,勞動參與率穩步提升。在這種條件下,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還呈現一個下降態勢,說明就業趨勢在改善向好。尤其是25到59歲就業主體人群的城鎮調查失業率目前已經低于2019年疫情前水平。下階段,隨著穩就業政策落實落細,就業形勢有望繼續改善。就業穩定改善,有利于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也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增強消費能力,發揮消費對經濟增長帶動作用。

二是消費拉動有望繼續顯效。今年以來,隨著消費場景恢復拓展,居民消費傾向逐步上升,消費對經濟拉動作用顯著增強。下階段,各項促消費政策進一步顯效發力,新消費模式不斷拓展,消費回升態勢有望持續,將帶動經濟整體好轉。

三是服務業支撐作用得到彰顯。今年以來,隨著經濟恢復,接觸型服務業恢復加快,對經濟增長貢獻顯著提升。下階段,服務業恢復向好態勢有望持續,將發揮對經濟回升重要支撐作用。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政策也會進一步落實落細,有利于經濟持續恢復向好。

“對于經濟恢復面臨的困難和挑戰也要保持清醒認識。下階段,要著力恢復和擴大需求,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付凌暉強調。

(本報記者 張翼)

[責任編輯:王卓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