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加強城市社區黨建工作,推進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鶎又卫砗w廣泛,必須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借“大國基理”網絡主題宣傳活動契機,我們走出書齋,深入重慶市的八個區縣展開調研,不僅直觀地領略到基層治理的顯著成效,而且深切地體悟到黨建引領的獨特魅力。
深入“基層群眾”,曉悟基層治理宗旨。讓人民生活幸福是“國之大者”。璧山區宏康浩宇社區堅持黨員牽頭,在尊重民意、匯集民智、凝聚民力的基礎上,修訂社區議事規則,修繕并出租閑置房屋,改造老化燃氣管道,打造“康雅”八大景觀,社區向“雅、凈、美”轉變。潼南區桂林街道基層黨組織在社區治理指揮中心創設“楊二哥茶話室”,通過“一室、一桌、一茶”,聽民情、問民需、解民憂,調糾紛、化矛盾、辦實事?;鶎狱h組織堅持群眾路線,秉承“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基層治理宗旨,“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推動基層社會治理新模式落地生根。
重慶潼南區桂林街道“楊二哥茶話室”五步工作法 人民論壇網 王卓怡 攝
探尋“法治之路”,明晰基層治理體系。只有將法治的種子播撒在基層治理的土壤里,才能從根本上預防和化解矛盾糾紛。我們看到,基層黨組織積極建設多層次、多領域和全要素的依法治理體系,把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維融入基層治理的全過程。比如,渝中區桂花園新村將《民法典》內容鐫刻在人來人往的狀元步道上;榮昌區三崇堂小院定期開展“百名法官進小院”的宣傳活動;涪陵區平原村的司法人員主動將《憲法》《民法典》送進院壩與門戶;潼南區桂林街道著力打造“平安法治”工作室,等等。這些創舉使基層黨組織打通了法治服務人民群眾的“最后一公里”,構建起了人民懂法、遇事依法、處事用法的基層治理體系。
重慶市榮昌區三崇堂院史館 人民論壇網 王卓怡 攝
聚焦“機制領跑”,領略基層治理格局。基于重慶市“1+3+N”的“黨建+網格治理”機制,各社區、村委黨支部結合本地實情開創各具特色的治理模式,如潼南區郭坡村推出的“1+5+N”黨群服務治理團隊,實現了“人在網格走,事在網格辦”的工作常態。基層黨組織堅持“亮身份、踐承諾、樹形象、做表率”的思路,深入探索以小區、樓棟、村社為單元的治理微網格,使黨支部在社區扎根、黨小組在樓棟落腳。各區縣不斷健全服務機制,創新“三級院壩會”,實施“雙網”共治專項行動,提供親民化、精準化、精細化服務,推動基層治理有序發展。這些點滴舉措讓我們看到了黨建引領在基層治理格局中探索出的新路徑,在網格治理體系中取得的新進展,切實體會到基層治理格局日趨走向完善。
在調研中,我們不僅體悟到黨建引領的基層智慧,也目睹到廣大青年勇擔使命的青春風貌。在榮昌區“三崇堂小院”里,一批批大學生利用暑期為小院出實力、謀實策;在巴南區新就業群體黨群服務中心,年輕的快遞小哥利用派單便利,將生活常識與普法知識一并送至居民手中;在江北區大石壩街道的“左鄰右舍”會客廳中,青年網格員“小左”在驛站里收集群眾訴求,調解鄰里矛盾……作為新時代青年大學生,我們生逢其時、舞臺廣闊,要緊握時代的接力棒,把報效祖國作為根本追求,把服務人民作為最大責任,堅定理想信念,矢志拼搏奮斗,讓青春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作者:西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研究生 蔣藝涵;指導老師:西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輔導員 黃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