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并發表主旨講話,鄭重提出全球文明倡議,系統闡釋推動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鑒的中國方案。這是繼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后,新時代中國為國際社會提供的又一重要公共產品,將為推動人類現代化進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注入強大正能量。
人類文明多樣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類進步的源泉。習近平總書記科學把握各國前途命運緊密相連的現實,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議,強調要共同倡導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共同倡導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共同倡導重視文明傳承和創新、共同倡導加強國際人文交流合作。全球文明倡議意蘊深刻、內涵豐富、體系完整,為推動文明交流互鑒、促進人類文明進步貢獻了中國智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議,尊重時代現實、尊重不同文明”“全球文明倡議有助于推動世界合力應對急切的全球性挑戰,減少沖突和對抗,通過平等互鑒對話實現人類和諧相處”“中國共產黨的努力對于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創造具有包容性的人類文明新形態發揮了建設性作用”……全球文明倡議一經提出,就引發國際社會積極反響。
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鑒,在推動人類社會現代化進程、繁榮世界文明百花園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國際上一些人對人類文明的認識總是跟不上時代潮流,甚至蓄意渲染文明沖突、文明優越,制造文明隔閡。近年來,個別國家妄圖組建所謂“價值觀聯盟”,通過編織虛假的“民主對抗威權”敘事,在全球挑起意識形態對立,嚴重背離歷史發展大勢,在國際社會引起廣泛擔憂。全球文明倡議強調堅持文明平等、互鑒、對話、包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優越,強調要以寬廣胸懷理解不同文明對價值內涵的認識,不將自己的價值觀和模式強加于人,不搞意識形態對抗,強調推動各國優秀傳統文化在現代化進程中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強調促進各國人民相知相親,共同推動人類文明發展進步,具有鮮明的創新性和獨特的時代價值。
全球文明倡議的核心理念和精神內涵充分體現于新時代中國推動不同文明交流互鑒的積極實踐之中。10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深入闡釋平等、互鑒、對話、包容的文明觀,為深刻演變的世界帶來重要啟迪。舉辦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領導人峰會,開展治黨治國經驗交流;舉辦亞洲文明對話大會,搭建亞洲乃至世界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平臺;攜手各方弘揚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致力于把“一帶一路”建設成文明之路……新時代中國立足中華文明開放包容的文明特質,著眼于當今世界開放包容、多元互鑒的主基調,堅持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多層面促進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同各方一道搭建了眾多對話合作平臺和渠道,有力促進了人類文明在交流互鑒中實現共同進步。
習近平總書記先后提出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充分展現中國共產黨人積極應對全球性挑戰的政治勇氣和責任擔當。作為一個堅持胸懷天下的百年大黨,中國共產黨將攜手各方積極踐行全球文明倡議,努力開創世界各國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新局面,讓世界文明百花園姹紫嫣紅、生機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