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種田不下田,土地托管節本增效保豐收。隨著勞務輸轉經濟的發展,鄉鎮大多數青壯年勞動力進城務工,各地耕地出現撂荒的情況,山西省呂梁市方山縣也不例外。加上常住人口老齡化嚴重,土地托管迫在眉睫。
為進一步推動“清化收”和“經管強”有效銜接、互促共進,進一步保障黨建引領促村集體經濟強筋壯骨、聚勢賦能,方山縣緊緊抓住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專項行動有利契機,開展農業生產托管新模式,賦能鄉村振興,托起村強民富夢。
黨建當先 組織推動 吹響鄉村振興“集結號”
今年方山縣的土地托管是黨建引領下的全新托管,縣委全面負責,鄉鎮黨委整體謀劃,村黨組織宣傳引導農戶積極參與。
為全面推進“雙模式”土地托管,縣委組織部與現代農業發展中心深入一線,上門宣傳,讓基層黨員干部充分認識土地托管的好處,同時充分發揮基層黨員干部“喉舌”作用,引導農民積極參與土地托管。
按照“試點先行、穩步推廣”的原則,先行在示范村開展創建工作,以點帶面,構建出農民增收、村集體增收的雙贏局面,蹚出了一條黨建引領鄉村振興新路徑。
今年全縣計劃實施托管面積50000畝,其中全環節托管10000畝,將惠及15000余農戶。
創新思路 具體措施 畫出鄉村振興“標準像”
方山縣屬于黃土丘陵溝壑區域,全縣耕地面積36.49萬畝,拖拉機保有量1269臺、配套農機具1345臺,輪式拖拉機運輸235組,此次提出的“雙模式”土地托管為農業生產實現高質量托管,理清了思路,指明了方向。
模式一:村集體+農戶
由村黨組織領辦成立集體經濟合作社,以合作社的名義直接向農戶提供托管服務。
馬坊鎮紅崖灣村現有耕地面積7847畝,全村種植業主要是馬鈴薯、玉米、西葫蘆等,村集體現有六臺大型拖拉機。支部引領、凝聚合力,紅崖灣村黨總支圍繞“土地托管靠黨建,黨建引領促發展”思路,由村黨組織帶頭,號召村民積極參與土地托管。今年,該村已向縣托管辦提交了將該村村集體經濟合作社納入全縣托管服務組織中的申請,主要種植甜玉米、西葫蘆兩大類農作物,現有216戶正在辦理相關托管協議的簽訂,涉及農地3200余畝。
積翠鎮孔家莊村耕地面積1247畝,主要以玉米和土豆種植為主。今年,孔家莊村黨總支積極響應,緊扣“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感”“村集體經濟壯大提質”兩條主線,實施“黨建引領、土地托管”,成立村級經濟合作社,目前計劃購買大型農機具2臺,并吸納本村及周邊的大型農機具10臺,充分發揮孔家莊村黨總支“龍頭”作用,由積翠鎮黨委統籌協調全鎮各村,以孔家莊村為切入點,逐步輻射到積翠鎮17個行政村,預計有3000余戶群眾,為10000余畝土地提供農業生產托管服務。
模式二:村集體+服務組織+農戶
由村黨組織介入農戶與服務組織,協調農戶與服務組織簽訂協議,大規模開展農業生產托管服務。
峪口鎮峪口村黨委直面問題、攻堅克難、穩步推進,在“清化收”專項行動中,收回村集體資產價值673萬元,今年開始,峪口村緊握“清化收”豐碩成果,依托土地托管,扎實開展“經管強”工作,峪口村現有耕地面積4429.49畝,農作物主要以玉米、土豆為主,蘆筍、朝天椒為輔。該村將采取“村集體+服務組織+農戶”進行托管,村黨組織引導村民將土地統一委托給村集體,村集體則積極聯系全縣現有的七家農機專業合作社,制訂詳細托管方案,既解決了土地低價承包問題,也實現了統一種植,統一銷售,收入歸農戶,壯大村集體經濟的目標?,F已有169戶已同意,涉及面積3600畝。
翻篇歸零再出發,擼起袖子加油干,方山縣總結吸收“清化收”專項工作實踐經驗,以“雙模式”土地托管為“切入點”,促進黃土地增收,推動村集體經濟“經管強”。隨著現代農業的發展、土地托管模式的普及,農戶們的生活條件將會大幅改善,鄉村會逐漸振興、富強起來。在這片希望的田野上再出發,現代農業有著光明的前景和美好的未來。(中共方山縣委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