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理論創新每前進一步,理論武裝就要跟進一步。”江蘇省鹽城市聚焦黨的創新理論通俗化大眾化宣傳教育工作,探索實施理論工作者和“百姓名嘴”“雙向賦能”工程,發揮理論工作者“通天線”和“百姓名嘴”“接地氣”的宣講優勢,使理論宣講實起來、活起來,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關鍵詞】黨的創新理論 宣講產品 宣講品牌 【中圖分類號】D261.5 【文獻標識碼】
培育優秀宣講隊伍,夯實理論宣講工作基礎
堅持政治素質強、理論素養高、宣講水平好的標準,通過制度引導、搭建平臺、專題實訓等,推動理論工作者和“百姓名嘴”互學互鑒,著力培育一支“想透、說清、干實”“能說、能寫、能干”的基層理論宣講隊伍。
制度引導促規范。制定《理論工作者和“百姓名嘴”“雙向賦能”工程實施方案》《理論工作者、“百姓名嘴”工作室領銜人負責制度》《理論工作者、“百姓名嘴”宣講活動開放月輪值制度》等,明確成立工作室要達到“四個一”,即一組不少于10人、構成多樣、熱心宣講、群眾認可的成員,一套多主題、多視角、多層次的宣講稿,一張覆蓋全員的宣講日程安排表,一套涵蓋教育培訓、考核獎懲、運行保障的管理機制。建立理論工作者、“百姓名嘴”工作室檢查評比制度,選樹宣講活動中涌現的先進典型,評選優秀宣講稿、優秀宣講員。
搭建平臺強學習。建立市級“百姓名嘴”和理論宣講工作室35個,在125個鎮(街道)實現縣級“百姓名嘴”工作室全覆蓋,吸納、帶動2000余名模范典型、理論宣講志愿者、鄉賢能人。發揮“百姓名嘴”工作室、理論宣講工作室示范引領作用,推動136名理論工作者和136名“百姓名嘴”開展結對共建,組建互助學習小組,定期組織理論工作者和“百姓名嘴”開展討論交流,做到信息互通、理論共學、宣講互鑒。每年舉辦“新思想 我來講”“百姓名嘴”風采展示比賽、理論宣講工作室負責人宣講比賽等活動,依托鹽城市理論宣講傳播研究基地、理論宣講實訓基地邀請省內外理論專家來鹽城授課輔導,組織宣講員赴上海、南通等地“拜師學藝”,開闊宣講人員視野,提高宣講能力水平。
專題實訓揚優勢。聚焦深入宣傳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黨的創新理論成果、黨中央的大政方針及回答干部群眾關注的思想理論問題,組織理論工作者、“百姓名嘴”開展同主題備課、撰寫宣講提綱。先后確定40個選題,組織集中備課30余次,形成《疫情防控彰顯中國制度優勢》《從戰“疫”漫談“四個自信”》《和百姓心連心 把群眾當家人》理論宣講稿110余篇。圍繞同一主題組織“百姓名嘴”、理論工作者開展試講互評,讓理論工作者的宣講更“接地氣”,讓“百姓名嘴”的宣講更具“理論性”。同時,發揮部分“百姓名嘴”能打快板、會唱小戲、善于表演的特長,向理論工作者手把手、面對面傳授技藝,實現優勢互補、共同提升。
優化宣講內容,豐富理論宣講產品供給
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找準理論服務人民的著力點,做到人民群眾關心什么我們就聚焦什么、廣大百姓困惑什么我們就解答什么,持續推出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理論宣講產品。
聚焦“需求側”。采取分類采集、以案析理、多元生成,組織800多名理論宣講志愿者深入村居社區、學校企業和基層黨員中,聽取基層意見建議,收集整理不同群體的理論需求意見建議500余條。建立在大數據分析基礎上,找準理論宣講與群眾需求的契合點,組織理論工作者、“百姓名嘴”制作《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等宣講菜單36個,聯合市演藝集團、市淮劇團創作《學習新思想 老少齊登場》《永遠跟黨走》《齊唱新藍圖》等文藝化微宣講作品42個,形成“理論宣講需求菜單”,以菜單式雙向選學的方式,滿足基層需求。
優化“供給側”。構建“領導干部帶頭講、理論專家系統講、百姓名嘴分眾講、先進典型貼近講”宣講格局,把理論的表達與火熱的實踐有機聯系起來,用理論闡釋實踐,用實踐印證理論,使理論宣講實現精準供給。對機關黨員干部,側重宣講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的精神實質、主要內涵和指示要求;對基層黨員干部,側重宣講如何提升社會管理創新能力、化解社會矛盾、推動鄉村振興;對“兩新”組織黨員、退休退職和流動黨員,側重宣講創先爭優、當好和諧社會建設表率;對廣大基層群眾,側重宣講黨的富民惠民政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大意義;對在校師生,側重宣講青年人應該如何將個人成長與國家建設相融合。
實施“分眾化”。根據不同受眾群體的特點,選擇符合特定對象心理認知和接受習慣的方式,找準對接點、共鳴點,有針對性地制作不同類型、各具特色的理論產品,把黨的創新理論講到受眾的心坎里。比如,遴選理論工作者、“百姓名嘴”中青年代表組成講師團,打造“8090后”理論宣講“輕騎兵”,以青少年喜聞樂見的形式宣講,說“青言青語”、講“四史”故事。遴選“百姓名嘴”中的基層干部、鄉賢能人利用“學習強國”平臺開展悅讀分享會,開設理論宣講“新講堂”,進行國家政策理論宣講,受到基層群眾的廣泛關注與好評。
豐富宣講方式,助力理論宣講品牌建設
堅持運用群眾樂于參與的方式,采取富有時代特色、體現實踐要求的方法,把博大精深的理論“講透”“講薄”,不斷增強理論宣講的實際效果,培塑鹽城理論宣講的特色品牌。
講好傳承紅色基因的鹽城故事。邀請理論專家、黨史專家開展“新四軍鐵軍精神豐富內涵和時代價值”理論研討活動,制作《鐵軍忠魂 永遠跟黨走——百集紅色微黨課》,通過課堂講解、微型話劇、情景朗誦等通俗易懂、喜聞樂見的傳播方式,講述新四軍的建軍史、戰斗史、發展史。開展鐵軍精神進企業、進農村、進機關、進校園、進社區、進軍營、進網絡“七進”宣講教育活動,十支宣講分隊專題講、百名宣傳干部主動講、千名草根基層講,讓紅色故事在基層廣為傳頌。開展以“弘揚鐵軍精神 圓夢全面小康”為主題的紅色故事宣講大賽,反映鹽城革命人物的紅色故事、逐夢圓夢的小康故事、貫徹新發展理念的發展故事。
講好生態文明建設的鹽城探索。突出鹽城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申遺首創城市和引領城市地位,建立寬領域、多層次、大縱深的濕地品牌傳播體系。央視推出《尋找勺嘴鷸》特別節目,集中展示鹽城生態文明建設的生動實踐,全網觀閱量超1億,受到網友和觀眾好評。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發布中國珍稀動植物圖鑒,黃海濕地中“吉祥三寶”:丹頂鶴、麋鹿、勺嘴鷸上榜,與新華社公眾號均推出《“自帶飯勺的小鳥”現身!萌到犯規》,央視新聞聯播報道《黃渤海候鳥棲息地迎來大批遷徙候鳥》,聚焦宣傳候鳥抵達黃海濕地棲息的盛況。
講好文化建設的鹽城實踐。堅持將開展理論宣講與創作文藝精品結合起來,把理論主題譜上曲目、把發展的成就編成美麗故事、把身邊的典型搬上舞臺,編排創作一系列“理論+故事”“理論+文藝”主題作品宣講黨的理論,創作的淮劇《送你過江》榮獲曹禺劇本獎、《小鎮》獲國家文華大獎、《小城》獲江蘇省文華獎。“百姓名嘴”通過小淮戲、順口溜、數來寶、方言脫口秀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把“高大上”的理論分解成“小清新”的知識,有效增強宣講的趣味性與吸引力。方言數來寶《文明實踐記胸懷》、快板《文明十條要記牢》等一批宣講文明創建的作品,深受基層群眾歡迎,真正做到理論宣講接地氣、傳得開、留得下。
(作者為江蘇省鹽城市委常委、宣傳部長)
責編/周小梨 美編/王夢雅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