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9日,陽光保險在港上市。創立于2005年的陽光保險,是我國中生代險企中率先成功上市的企業。陽光保險作為第79家成立的保險企業,成為中國235家保險企業中的第十家上市險企。在此背景下,《中國銀行保險報》記者于近期采訪了陽光保險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維功。
陽光保險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維功
百尺竿頭 更進一步
《中國銀行保險報》:在您看來,為什么上市的保險企業少,陽光保險又為什么能成功上市?
張維功:在國內5000多家持牌金融機構中,陽光保險幾乎是唯一一家完全靠創業而設立的金融企業,是一家獨特的創業驅動型保險企業,具有天然的創業基因。這種基因實際上在公司成立后演變為一種堅韌與奮斗的精神,使陽光保險能始終保持戰略定力,扎實前行,在中生代險企中脫穎而出,并率先登陸資本市場。
上市民營保險企業少,我不了解別的保險企業,到底是不愿意上市,還是因為上市難而選擇不上市。但對陽光保險而言,上市既是公司的戰略要求也是公司發展過程的必然選擇。上市肯定是不容易的。首先,上市必須符合一些基本條件,比如清晰的股權、規范的治理、穩健的經營、發展的可持續、利潤價值的穩定提升、償付能力符合監管要求、經營班子穩定、無重大違規等。其次,上市的過程也不容易,保險公司的上市要經過銀保監會、證監會的雙監管審查,交易所的質詢,投行、律所的嚴格盡調等。我們已設立近3000個分支機構,擁有幾千萬的保險客戶,從去年開始要求的信息數據相關審核也極為嚴格。
好在多年以前,我們就提出以上市公司的標準要求自己,所以這么多年在各方面都具備了相當的管理基礎。同時,公司極具發展定力,始終堅守主業,堅持文化治司,經營班子專業穩定,大家做事始終腳踏實地、扎扎實實,業務穩健發展,價值持續提升,這是公司能按計劃如期上市的根本。
做時代的“孤勇者”
《中國銀行保險報》:回顧陽光保險的創立之路并不是一帆風順的,是什么動力讓您當年選擇創辦陽光保險?您眼中的陽光保險是一家怎樣的企業?
張維功:2001年,中國正式成為世貿組織第143個成員國,保險業是第一個開放的行業。21世紀初,我國保險業還十分弱小,“發展”是那個時期的責任與任務。當時,我在保險監管部門,盡管也是在營造保險發展的良好監管環境,但感覺上,直接進入市場能更有效地促進發展。所以,我在監管與創業之間毅然選擇了后者。
2004年5月,懷揣著創建一家受人尊重的百年企業夢想,我辭去廣東保監局局長職務,帶領5個人的創業團隊赴京創業。由于原有投資者“態度”和“理念”的突變,使我不得不堅定而痛苦地放棄原有投資者,只能依靠我個人不足百萬的積蓄作為創業經費,踏上一切從零開始的艱難創業之路。
當然這也讓我更加堅定地認識到,股東什么性質不重要,但必須以財務投資者為前提,以價值觀認同為根本,高度認同企業家在企業發展之中的決定性作用。經歷了220多個日夜,跑遍中國17個省,商談389家企業,我們以價值觀選擇投資者,以完全市場化的方式創業、組建陽光財險,并在此基礎上成立了陽光保險集團。陽光保險的創業團隊經歷了完整的創業歷程,以行動詮釋出“敢于挑戰,堅韌不拔”創業精神,正是憑借這種精神力量,不斷推動著公司扎扎實實地進步,使陽光保險不斷實現整體進步與全面協調發展。
關于陽光保險是一家什么樣的公司,以下幾個方面的勾勒可以凸顯特征。
陽光保險是一家文化引領的公司。公司獲得批籌文件后的第一件事,是我們拿出了近4個月的時間,專門討論、碰撞企業價值觀文化,這使陽光保險的建設者從一開始就不是簡單的物理聚集,而是有化學反應的人心凝聚;是一批有理想、有情懷、有奮斗精神的人,為了實現一個共同的目標聚集到一起,形成一股團結的力量。文化驅動了陽光保險18年的發展,使企業始終走在健康可持續的正確道路上,也是陽光保險未來發展的靈魂所在。
陽光保險是一家具有戰略定力、聚焦主業發展的公司。我們始終圍繞國家戰略,順應新時代人民群眾的保險需求,腳踏實地以實業的心態做金融,心無旁騖地堅守主業,始終遵循保險業的本質和規律,從未在行業激進時盲目跟進,也從未在行業低迷時情緒低落,始終保持平穩、健康、可持續的發展。
陽光保險是一家敢于創新的公司。憑借與生俱來的創新基因,陽光保險迅速構筑起競爭優勢,創新已成為公司在市場中實現快速、穩健發展的關鍵。
陽光保險是一家具有社會責任感的公司。成立以來,積極投身公益慈善事業,在全國各地貧困地區捐建“陽光保險博愛學校”71所,解決貧困地區兒童就學2.7萬人。2018年起,發起“萬名貧困學生幫扶計劃”,囊括了“三州”地區2018年所有考入高中的貧困學子,覆蓋了5個省、34個縣、73所學校,共有萬余名學生受益;針對農村醫療現狀,發起了“萬名村醫能力提升計劃”行動,迄今已培訓了1.6萬多名“村醫”,實實在在地改變了上千萬農民的就醫問診問題。
直面代際切換壓力
《中國銀行保險報》:隨著我國老齡化社會的到來,保險業也面臨著代際切換的增長壓力,對此您怎么看?
張維功:近幾年來,行業轉型的聲音不絕于耳,我要說的是,這種轉型不是主動的,而是被動的、被迫的,是保險業的產品責任、經營模式跟不上社會,跟不上人們升級變化的保險需求,核心問題是缺乏順應時代的客戶思想。在這樣的背景下,去年,我們明確提出了“做專業領先的家庭保險保障服務提供商與值得信賴的企業風險管理伙伴”的商業追求。
面向家庭客戶,我們聚焦“人的生命周期”和“多元保障服務”,以恰當的方式讓客戶清晰地了解,在不同的人生階段,需要什么樣的保險保障,并為其提供最經濟、最恰當的個性化的產品及服務模式。為此,公司對不同地域客群、處于不同人生階段的客群做了深入的調研分析,在行業內首次發布了《中國現代家庭全生命周期“保險+”需求洞察白皮書》,打造了以客戶為中心的產品、服務、隊伍“三位一體”綜合家庭風險解決方案。
面向企業客戶,陽光保險通過公司自身風險管理、人力資源服務能力建設及社會資源能力整合,為企業提供系統集成的一攬子解決方案;通過打造“保險+服務+科技”的模式,提升企業客戶服務能力。
推動中國式保險業現代化
《中國銀行保險報》:請問陽光保險對推動中國式保險業現代化有何看法?未來將從哪些方面進行探索?
張維功: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產黨的使命任務,也是保險行業的使命任務。作為國民經濟重要產業和社會管理重要工具,保險業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推動力量。中國已是全球第二大保險市場,但仍面臨大而不強、供給質量有待提高等問題。新的發展階段,需積極推動保險行業高質量發展,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支持實體經濟、促進新發展格局,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促進社會和諧等提供更有質效的服務,通過全面實現中國式保險業現代化,更好地服務國家戰略,服務共同富裕。
陽光保險將始終堅持黨建引領,在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把握自身發展定位,為推動中國式保險業現代化、助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持續貢獻陽光力量。(記者 譚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