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對于做好當前青島各項工作尤其是經濟工作,具有舉旗定向的重大意義。新格局下,更高水平推進對外開放,是青島“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的有力抓手,是青島牢牢把握改革發展主動權的關鍵所在。
一、更高水平推進對外開放是青島站在全國開放發展大版圖中“搞活一座城”的必然應手
開放,是推動發展的重要引擎,是中國發展的鮮明標識。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中國要推動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全面開放新格局。勇立新的時代潮頭,青島要奮力實現以高水平開放引領高質量發展的嶄新局面。更高水平推進對外開放,是青島立足全面開放大版圖“搞活一座城”的必然應手。
更高水平推進對外開放是在“大循環、雙循環”新格局下,青島找準自身定位的關鍵。青島東臨日韓、面向亞太,港口腹地貫通沿黃九省,具有天然的空間優勢,在中國改革開放進程中,始終走在發展前列。立足國內大循環、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是順應世界經濟調整的必然選擇。經濟全球化是歷史潮流,開放的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危機和全球變局,作為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主要節點城市和海上合作戰略支點,青島必須在“大循環、雙循環”的新格局中,找準自身定位,更高水平推進對外開放,發揮好連接南北、貫通東西的“雙節點”價值,發揮好輻射海陸雙向的樞紐作用,堅定不移擴大內需,千方百計穩定外貿。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聯通國內國際兩個市場,更好地利用國際國內兩種資源,努力打造山東對外開放新高地的橋頭堡,真正成為長江以北地區國家縱深開放新的重要戰略支點。
更高水平推進對外開放是在國家戰略疊加大背景下,青島勇擔責任使命的關鍵。習近平總書記賦予青島建設上合示范區、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建設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等國之重任,要求青島提升核心城市競爭力、發揮港口門戶城市優勢,融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青島迎來了全方位擴大開放、高質量加快發展的大勢大任。貫徹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要求,做到順勢而為、乘勢而上、聚勢而強,青島必須拓寬發展的思路,放大謀事的坐標,真正以國際視野審視開放,以全球胸襟擁抱開放,更高水平推動對外開放。唯有如此,才能充分利用好戰略疊加優勢,積極搶占對外開放的制高點,在主動擔負責任使命的過程中,更好地服務全省和全國大局。
更高水平推進對外開放是在開放創新改革新畫卷下,青島實現跨越發展的關鍵。開放,就是在更大的市場空間中配置資源,就是引進新的發展要素,就是發現新的要素組合。發現新的要素組合就是創新。創新就會受到傳統體制機制的制約,什么樣的體制機制阻礙了創新就改什么,這是改革的問題導向,也是以開放促進創新、以創新倒逼改革的內在邏輯。開放是青島的最大機遇,也是發展的最大動能。更高水平推進對外開放,在創新路數中突出市場邏輯,在改變打法中活用資本力量,是建設開放、現代、活力、時尚國際大都市的內在要義。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將開放大勢轉化為創新優勢,轉化為改革勝勢,以發展的彎道超車實現城市的進位趕超,真正搞活青島這座城。
二、更高水平推進對外開放是青島驅動以開放促進創新、倒逼改革動力軸線的核心要義
青島立于開放、興于開放。開放已經成為青島的城市基因,融入血脈。當前,青島更高水平推進對外開放,驅動以開放促進創新、以創新倒逼改革的動力軸線,主旨是城市的開放,核心是產業的開放,關鍵是人的開放,尤其是作為“關鍵少數”的各級領導干部的開放。
以城市的開放服務中心大局。一座城市的開放發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搭建平臺、形成生態的能力。不搭建平臺,我們通過開放引進來的發展要素之間就不會互動耦合,不互動耦合就無法實現價值倍增、產生不了乘法效應;沒有好的發展生態,新引進來的發展要素就很難留下來,原有的要素資源也難以發揮最大價值,全要素生產率更是難以提升。所以,更高水平推進對外開放,青島要堅持銳意突破,主動搭建全球資源耦合、資源價值倍增的城市平臺,在更闊大的空間聚合資源,讓更活躍的創新因子快速涌現,讓更有效的改革突破桎梏,真正以自我顛覆來完成城市能級的躍升。
以產業的開放實現賦能蝶變。產業活,城市才能活。現代服務業具有更大的產業輻射力、更廣闊的空間覆蓋性和更強大的整合配置資源能力,是當今城市產業升級、功能提升的重要引擎。在疫情倒逼之下,青島提出要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就是要利用互聯網、信息化等技術對產業、企業進行全方位、多角度、全鏈條的改造,推動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的融合發展,最大程度地迸發價值。所以,更高水平推進對外開放,青島要通過工業互聯網平臺,實現設備、生產線、工廠、供應商、產品和用戶的連接融合,實現跨設備、跨系統、跨廠區、跨地區的互聯互通,實現5G、人工智能、區塊鏈、創投風投等新業態的培育結合,在保持發展優勢中形成更強合力,在拓展發展強勢中實現蝶變升級。
以人的開放助力城市發展。所謂機遇,抓住了才是良機。要想趟出一條開放創新引領的高質量發展道路,領導干部群體必須胸懷大局、緊跟大勢,不斷提升學習能力、專業精神和探索勇氣,以開放的意識、素質、能力謀劃發展、提升能級。所以,更高水平推進對外開放,青島各級領導干部必須堅持用開放的思維邏輯打開發展的嶄新境界,要能透徹把握開放發展路徑的運行機理,要能樂于學習新事物、主動接受新事物、善于探索新事物,要能不斷聚焦崗位職責提升自身“三化一型”特質,勇做城市開放發展的謀劃者、落實者、協調者、推動者,助力青島國際大都市建設。
三、積極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落地落實,奮力開創高質量發展嶄新局面
要想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青島必須積極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落地落實,成為區域乃至全球緊密鏈接的重要支點。只有在“大循環、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標定新位置、擁有新價值、實現新跨越,才能全面撬動青島開放發展的能級躍升。
用好用足“兩區”政策,積極打造“國際客廳”。更高水平推進對外開放,青島要著眼于上合示范區和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建設,充分利用“兩區”的緊密互動、政策的優勢疊加,引發強勁的“引爆效應”。要牢牢抓住國家開放高地和區域戰略高地的絕佳機遇,全力打造服務全省、沿黃流域乃至整個北方地區的“國際客廳”,奮力搭建具備世界眼光、國際標準、青島優勢的大平臺、大生態,做好青島垂直崛起的核心支撐。要不斷打破既有路徑依賴、突破傳統思維藩籬,積極推動全球物流、人才流、資金流、信息流、技術流在青島的集聚、互動、耦合,不斷提升整合全球優質資源要素的能力、奮力實現更高水平開放發展的乘勢而上、聚勢而強。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深入推進“雙招雙引”。更高水平推進對外開放,青島要緊緊抓住高質量“雙招雙引”不動搖,對法治環境、政務服務、輿論環境、人才吸納、多元文化、社會寬容等進行改造提升。資源具有稀缺性,哪里的營商環境優、投資成本低,資本、人才、技術等要素就會向哪里流動。所以,青島要堅持“投資青島就是投資國家戰略”“來了青島就是青島人”,全面對標深圳、上海,緊扣市場化、法治化的改革方向,推進制度創新和流程再造,積極打造“三化三型”政務環境,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要全面對接國際標準,以開放的理念、思維、機制、規則和服務,提升政務服務效率,積極打造新的“雙招雙引”增長極,全面融入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的大格局。
聚焦“三化一型”特質,匯聚開放強大動能。更高水平推進對外開放,要推動“關鍵少數”的開放,需要不斷提升干部的市場化、法治化、專業化、開放型素質和能力。堅持學趕深圳,讓青島干部走進企業、深入一線,體悟感受市場意識、服務意識、效率意識,深入思考如何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聚焦“三述”活動,在學習理論中把握新理念、新方法,在學習政策中發現新機遇、新路徑,在學習典型中汲取新經驗、新做法,不斷實現思維方式、行為方式、工作方式的自我變革;結合“燃燒激情、建功青島”主題實踐活動,在實際工作中比激情、比擔當、比實干,在具體崗位中創意、創新、創造,不斷提升學習能力、專業精神、探索勇氣,真正匯聚起青島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能。
(作者單位:中共青島市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