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深入推進能源革命”,“確保能源安全”,為新時代中國能源高質量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貴州烏江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烏江公司)作為西南地區重要的能源電力骨干企業,努力發揮“大國重器”和“頂梁柱”作用,為端牢能源飯碗作出積極貢獻,助力提升我國能源安全韌性,更好賦能人民群眾美好生活。
在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中勇挑重擔。能源電力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當前要推動實體經濟在自主創新的道路上堅定不移、再接再厲、更上一層樓,就必須高質量保障實體經濟對能源消費增長的剛性需求。
烏江公司在50年的奮斗史、30年的創業史中,始終滿懷家國情懷,響應家國之需,累計完成發電量7800余億千瓦時,上繳稅金超300億元,為貴州省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積極貢獻。1968年,國務院批復同意烏江渡水電站次年開工興建。它是我國巖溶地區興建的第一座大型高壩電站,是貴州地區的骨干戰備電站,也開啟了烏江人民辦電興電的奮斗篇章。1992年,烏江公司成立,成為國內第一家流域梯級水電開發公司,為十二大流域水電基地建設開先河、闖新路。2000年,“西電東送”標志性工程洪家渡水電站開工建設,助力西部能源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促進資源合理配置、能源結構優化,拉開了西部大開發序幕。新時代的非凡十年中,沙沱水電站2013年投產,提前12年圓夢烏江梯級水電開發。烏江公司立足“水火互濟”,不斷提高清潔能源電力供給水平,成為貴州省裝機規模最大、清潔能源裝機占比最高的綜合能源企業,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堅強有力的能源保障。
在保障人民美好生活向往中持續作為。能源電力作為基礎性的公共服務,穩定有效供給直接關系到人民生活改善,直接影響著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烏江公司始終將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電力需要作為企業的職責所在、使命所在,堅持民生優先、生態優先、共享發展,推動企業發展成果更多更好惠及廣大人民群眾。在急難險重中擔當作為。在2008年貴州雪凝災害遭遇戰中,連續59天戰冰雪、斗嚴寒,盡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生活生產用電;在烏江流域特大洪水保衛戰中,有序開展各項防洪度汛工作,保障了沿岸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廣大干部員工以人民為重、以大局為重,堅守崗位,全力供熱發電;在2021年秋冬至今的能源保供攻堅戰中,烏江公司不講條件、不遺余力,主動扛起能源保供重任,在大戰大考中展現了烏江力量、彰顯了烏江擔當。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中奮發有為。從盡銳出戰脫貧攻堅到接續助力鄉村振興,烏江公司既投入“真金白銀”更投入“真情實感”。2015年至今,在沿河縣等8個區縣,無償捐贈幫扶資金1.19億元,開展幫扶項目100多個,帶動貧困人口近萬人增收,助力沿河縣脫貧摘帽,助力貴州徹底撕掉了千百年來的絕對貧困標簽。在守護青山綠水中善作善為。烏江公司始終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理念,科學保障生態流量泄放,水環境生態鏈動態均衡,推進烏江流域生態修復。移栽淹沒區國家級、省級植物,建設藏酋猴、獼猴動物保護站,珍稀魚類增殖放流,建設動植物宜居家園,全力守護一江碧水,牢牢守住了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努力走出了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
在建設新型能源體系中奮勇爭先。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深入推進能源革命,加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明確了能源電力行業工作方向,將凝聚實現能源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力量。
烏江公司堅持在服務黨和國家發展大局中找準自身發展坐標,充分發揮公司多能互補和流域開發優勢,全力打造“一線五星”新型清潔能源綜合基地,為建設新型能源體系、落實“雙碳”目標、推動綠色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發揮煤電支撐性調節性作用。加快現役煤電機組節能升級和靈活性改造,向提供可靠容量、調峰調頻等輔助服務的基礎保障性和系統調節性電源轉型,充分發揮現有煤電機組應急調峰能力,有序推進支撐性、調節性電源建設。鞏固流域水電開發建設優勢。在保持烏江干流梯級水電站原有開發與保護任務的基礎上,聚焦烏江梯級水能資源深化利用,優化存量水電資源擴機,進一步提升烏江流域電力供應保障和調峰能力。加快可再生能源一體化基地建設。圍繞烏江流域可再生能源一體化規劃,在畢節、黔南、黔西南、安順等地規劃百萬級可再生能源基地,有效促進新能源消納,助力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新型能源體系。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