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豫不虞,為國常道”。堅持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立足最低點、爭取最優值,防范化解各類可能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風險,是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統籌發展和安全、穩步開展各項工作的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善于運用‘底線思維’的方法,凡事從壞處準備,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這樣才能有備無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動權。”我們推動經濟工作,需做好應對內外部環境變化和風險挑戰的準備,尤其是要把底線思維貫穿始終。
在經濟工作中堅持底線思維,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基本方法。我們黨始終要求領導干部加強理論修養,深入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掌握貫穿其中的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經濟工作事關國計民生,必須堅持運用唯物辯證法,科學研判前進道路上的各種風險挑戰,確保經濟社會發展行穩致遠。堅持底線思維謀劃經濟工作,正是運用唯物辯證法的具體表現。比如,解決矛盾要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相統一,在抓好主要矛盾的同時兼顧次要矛盾,這要求我們在經濟工作中堅持問題導向,聚焦最大困難,集中力量解決最突出問題,統籌解決其他問題。
在經濟工作中堅持底線思維,是立足新發展階段統籌發展和安全的要求。我們黨領導人民創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一條重要經驗就是堅持底線思維,不斷提高底線思維能力。立足新發展階段,我們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重、矛盾風險挑戰之多、治國理政考驗之大都前所未有,必須居安思危、增強憂患意識,把形勢想得更復雜一點,把挑戰看得更嚴峻一些,做好應付最壞局面的思想準備。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鵝”事件,也要時刻防范“灰犀牛”事件;既要有防范風險的先手,也要有應對和化解風險挑戰的高招;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風險的有準備之戰,也要打好化險為夷、轉危為機的戰略主動戰。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面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我們必須清醒看到國際國內形勢的嚴峻和復雜,堅持底線思維,謀劃高質量發展,發揮好黨的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做到未雨綢繆、防微杜漸,增強前瞻意識,把工作預案準備得更充分、更周詳,做到心中有數、處變不驚,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經濟工作的戰略部署,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一是要高度關注初級產品供給保障,明確重要能源資源國內生產自給的戰略底線。對我們這樣一個大國來說,保障好糧食、能源等初級產品供給是一個重大的戰略性問題。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和烏克蘭危機的影響交織疊加,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紊亂、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漲,我們必須加強戰略謀劃,及早作出調整。要把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持續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確??诩Z絕對安全、谷物基本自給,提高油料、大豆產能和自給率;要增強國內資源生產保障能力,提高海洋資源、礦產資源開發保護水平;要加強國家戰略物資儲備制度建設,在關鍵時刻發揮保底線的調節作用。
二是要高度重視經濟金融領域風險隱患,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過去幾年,金融系統堅持服務實體經濟,全力支持穩企業保就業,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宏觀杠桿率持續過快上升勢頭得到有效遏制、高風險機構得到有序處置、影子銀行風險持續收斂、金融秩序得到全面清理整頓,我國經濟金融領域風險隱患很多但總體可控。要繼續按照穩定大局、統籌協調、分類施策、精準拆彈的基本方針,抓好風險處置工作,堅持底線思維,發揮好黨的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優勢,見微知著,抓早抓小,著力避免發生重大風險或危機。
三是要用好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在加強對外合作中堅持底線思維。越是開放,越要重視安全。當前,全球經濟新舊動能轉換加快,產業結構發生深刻調整,國際格局和力量對比的加速演變又為全球經濟復蘇與發展增添新的不穩定因素。我們必須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實現更加安全可靠的對外經濟合作,在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引導企業強化風險意識、完善風險防控體系等方面下功夫,統籌好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
(作者系四川大學經濟學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