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經濟金融 > 經濟大家談 > 正文

經濟大家談|如何走好中國特色縣域生態文明建設之路

“縣域生態振興”系列專家解讀之五

經濟大家談

縣域生態振興”系列專家解讀之五

作者: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社會和生態文明部教授 張孝德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的意見》指出,要“有序發展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城”“打造藍綠生態空間”“推進生產生活低碳化”“完善垃圾收集處理體系”“增強污水收集處理能力”,對保護修復生態環境、筑牢生態安全屏障、提升縣城人居環境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縣域作為中國統籌治理鄉村社會的基層行政組織,具有生態文明建設諸多稟賦優勢,是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場域,也是決定中國特色生態文明建設成效的重要因素。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導下,如何因地制宜,走中國特色縣域生態文明建設之路,是關系到中國縣域發展戰略的重要問題。

發揮縣域資源稟賦優勢,優先推進縣域生態文明建設

鑒于縣域具有城市不可比的諸多稟賦優勢,建議國家出臺優先推進縣域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布局。一是要把縣域作為中國碳中和的主陣地,大力推進縣域生態農業發展,讓污染的土地變成碳中和的土地,大力推進縣域的植樹造林,提供縣域碳匯儲量。大力推進縣域生物多樣性、生態多樣化修復,讓縣域成為美麗中國一道獨特風景線。

二是充分利用縣域綠水青山的自然資源,大力推進縣域生態經濟發展,使縣域成為中國經濟綠色發展先行區。對此可出臺激勵政策,鼓勵推進基于自然資本、鄉土文化資源優勢的生態農業、生態旅游、生態加工業、新能源產業、民間手工業、中醫藥種植、健康產業等綠色產業發展。

三是大力推進服務于縣域生態文明建設的縣域教育改革。長期以來,圍繞大城市發展,形成了國家教育資源向城市集中的趨勢。因此,服務于縣域生態文明建設,首先,要啟動教育資源下沉縣域的改革。如對于與縣域發展密切相關的農林類院校、職業教育院校,要通過出臺相關政策,鼓勵這些院校到縣域辦分校、成立研究中心等。其次,要以大教育觀推進縣域教育事業改革發展。在鄉村大力開展自然教育、耕讀教育、生態教育,使縣域成為中國大中小學生生態教育的重要基地。

四是圍繞縣域優先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制定新的考核評價指標體系。目前存在的以城市化率單一指標來評價地區發展程度高低的做法,無法適應生態文明新時代的需要。需要按照縣域生態文明建設戰略,制定新的政績和考核評價制度。

以零污染生態村建設為突破口,推進縣域生態文明建設

為適應具有多樣化、分布式、差異性很大的縣域特色,應啟動自下而上生態文明建設推進工作,以鄉村生態文明建設為突破口,推動縣域發展。

鄉村雖小,五臟俱全。鄉村是能夠全面實施“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最好的載體。要根據鄉村實際情況,在鄉村大力推進以零污染鄉村、全域生態村為目標的“四生態村建設”:即以鄉土文化傳承為靈魂的鄉村生態文化建設、以垃圾分類為抓手的鄉村生態環境建設、以全域有機農業為基礎的生產生態建設、充分利用新能源的鄉村生態生活建設。按照這種思路,目前我國已經出現了一大批零污染鄉村,急需將這種零污染生態建設的經驗在全國推廣。

從三個方面重建生態文明時代的城鄉新關系

一是重建基于人地循環的城鄉之間新食物聯盟。按照人地循環重建新鄉村垃圾治理體系。不僅需要將鄉村的有機垃圾回歸土地,城市作為食品消費的最大群體,也需要將有機垃圾返回鄉村與土地,以此擴展城鄉關系新領域。農村為城市提供有機、安全的食品,而城市有義務為農村鄉村提供有機物肥料。要構建這種新型關系,僅僅依靠市場的力量是不夠的,需要社會和政府力量來共同推進。可從國家層面立法和出臺政策,讓城市有機物垃圾通過堆肥處理回歸鄉村的土地。

二是重建城鄉生活與生產互補的新經濟關系。按照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縣域的鄉村應成為為城市人提供親近自然、低碳、節儉、健康生活的地方,而城市則是一個開放創新、提供創業和就業機會的地方。生活的鄉村與生產的城市各有獨特優勢,這應成為構成未來城鄉新關系的主導方向和內容。鄉村是兒童教育的樂園和老人養老的福地,城市是青年人冒險創新的世界、中年人立功創業的地方,未來的中國人可以在鄉村完成做人的基礎教育,青年到城市走萬里路、讀萬卷書,中年在城市創業,老年后回到鄉村養老。這是一種利用城鄉各自優勢,像候鳥一樣實現生命高質量的生態生活。

三是重建城市與鄉村的新文化聯系。從服務于生態文明新時代教育看,城市與鄉村各有獨特的教育資源。鄉村作為中國五千年文明之載體、文化之根基,是新時代對大中小學生進行耕讀教育、自然教育、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基地,城市是未來科技創新、大學與科研教育的地方。在工業化文明背景下,鄉村被認為是愚昧落后的地方,處在接受城市文化輸入的被動地位。而在生態文明時代,城鄉關系是一種文化互補的新關系。重建城市與鄉村的新文化聯系可以為整個社會提供多樣化文化滋養和教育。

“縣域生態振興”系列專家解讀

經濟大家談 | 新發展階段推動縣域生態振興意義重大

經濟大家談 | 以縣域生態振興助力實現“雙碳”目標

經濟大家談 | 縣域在生態文明建設中具有獨特優勢

經濟大家談 | 把握縣域生態環境治理的時代價值

[責任編輯:曲統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