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鼓勵科研人員創新創業政策的支持下,越來越多像許立新一樣的科研人員,從知識分子的象牙塔走到市場經濟的主戰場,踏上了創業的征途,接受市場的洗禮。
從初創到成熟,企業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任務。許多剛投入市場的科研人員,都會發現技術與產品之間并非只隔著一層窗戶紙。從紙面的成果到消費者手中的產品,需要跨越市場調研、成果轉化、規?;a、商業化運作等關卡。但是,科技成果的產業化,并不是一味要求科研人員從某一學科領域的“專家”變為精通企業運作的“雜家”。
社會分工不同,術業有專攻。科研人員的優勢在于技術研發。從象牙塔走向市場,科研人員應平衡好技術與需求的關系,脫離實驗室里的“書卷氣”,主動適應市場,根據用戶需求,及時調整研究方向,讓成果面向市場,研發出能讓人眼前一亮的產品。
目前,我國創業創新扶持政策體系正在逐漸形成,為創業創新者搭建起便利化、全要素的開放式綜合服務平臺。這既能為創業者提供辦公空間和創業資金,更能幫助他們連接外部資源,提供推廣渠道,打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生態。這種細致的服務和政策支持可以讓科研人員心無旁騖地投入到科研工作中,攻克科技難關,拿出實實在在的成果。
如今,許多創業公司都有科研人員的身影。雖然創業不是一帆風順、一蹴而就的,但只要科研人員在創業過程中,努力堅守自己的科研優勢,并善于抓住創業機會,充分利用好國家扶持企業創新發展的政策紅利,就能將更多前沿的科研成果從實驗室帶入社會,造福國民經濟和社會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