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理論前沿 > 前沿理論 > 正文

科學運用馬克思主義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堅持和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光輝典范,蘊含著豐富的馬克思主義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嫻熟運用馬克思主義思想方法解決中國發展問題的典范。在新發展階段,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掌握貫穿其中的馬克思主義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用以指導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偉大實踐。

創新運用“系統觀念”科學方法

唯物辯證法認為,整個世界是相互聯系的統一整體,每一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聯系中的一環。而由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組成的具有穩定結構和特定功能的有機整體,就是系統。系統體現了事物整體與部分的關系,具有整體性、結構性、層次性和開放性等特點。對系統的認識反映在頭腦中,就形成系統觀念。堅持系統觀念,要求我們必須從客觀事物的內在聯系出發,聯系而非孤立、發展而非靜止、全面而非片面、系統而非零散地看待事物,樹立整體觀念和全局觀念,從動態中把握事物發展。系統觀念作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要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在指導推動我國各個歷史時期事業發展中,都發揮過重要作用。從新中國成立初期“四個現代化”奮斗目標到改革開放后“小康社會”戰略構想,從“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到黨的十八大以來“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再到黨的十九大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戰略謀劃,無一不是我們黨自覺堅持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原理,自覺運用系統理論的生動實踐。

進入新發展階段,我國發展環境發生深刻復雜變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后,我們將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我國發展環境面臨深刻復雜變化,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經濟社會發展中矛盾錯綜復雜,必須從系統觀念出發加以謀劃和解決,全面協調推動各領域工作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他強調,“系統觀念是具有基礎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堅持系統觀念的原則”。新發展階段,我們要加強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整體性推進,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辦好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堅持全國一盤棋,更好發揮中央、地方和各方面積極性,著力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挑戰,實現發展質量、結構、規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統一。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系統觀念的重要論述,基于對紛繁復雜的國內外發展環境的深刻洞察,基于對馬克思主義系統理論和普遍聯系原理的運用,深刻揭示了系統觀念在黨領導人民取得歷史性成就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深刻闡明了堅持系統觀念在復雜環境下推進現代化建設的必要性,對在復雜環境下如何抓好各方面工作提供了方法論指引,拓展了人們對馬克思主義科學方法實踐偉力的理解認同,深化了人們對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規律性的認識,彰顯了馬克思主義科學方法論的運用前景和真理力量。由此,也使系統觀念在治國理政的偉大實踐中得以升華,成為指導和推動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大原則,開創了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思想新境界。

統籌謀劃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

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統籌發展和安全,增強憂患意識,做到居安思危,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一個重大原則。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告誡全黨要“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對全黨強化憂患意識,樹立底線思維,增強斗爭本領提出了重要要求。

唯物辯證法認為,現實事物都是由諸多矛盾構成的系統,這一系統即矛盾群。由矛盾具有不平衡性特點所決定,各種矛盾在事物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處理好各種矛盾的辯證關系,堅持“重點論”與“兩點論”相統一。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系統謀劃、統籌推進,抓好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成功應對了一系列重大風險和挑戰,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是我國各類矛盾和風險易發期,各種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因素明顯增多。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必須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增強機遇意識和風險意識,樹立底線思維,把困難估計得更充分一些,把風險思考得更深入一些,注重堵漏洞、強弱項,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有效防范化解各類風險挑戰,確保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順利推進。”在新發展階段,我們要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實施國家安全戰略,維護和塑造國家安全,統籌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把安全發展貫穿國家發展各領域和全過程,防范和化解影響我國現代化進程的各種風險,筑牢國家安全屏障,并就加強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建設、確保國家經濟安全、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維護社會穩定和安全等分別提出相應舉措。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統籌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的重要論述,在堅持發展這一治國理政第一要務的同時,突出堅持“兩點論”,將發展和安全作為相互支撐的辯證關系來處理,將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國家政治安全、政權安全、經濟安全、人民生命安全、社會穩定和安全加以統籌推進,凸顯了安全在發展中的前提與基礎地位,深化了人們對安全問題重要性的認識,豐富了人們對新發展理念科學內涵的理解把握,是對新發展理念的深化拓展,是對唯物辯證法矛盾原理的經典運用,是對在復雜環境下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規律性認識的深化。

辯證把握“危”“機”關系互變轉換

唯物辯證法認為,矛盾雙方既對立又統一,既相互斗爭,又相互依存、相互滲透并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這就要求我們全面把握矛盾雙方以及矛盾雙方對立和統一的兩個方面,從同一中發現和利用對立,從對立中發現和利用同一。

“危”與“機”是一對矛盾范疇。如何妥善應對、“化危為機”,促進事物向有利于我的方向發展,是治國理政實踐中必須面對的重大課題。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不僅高度重視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學習,更重視用矛盾分析法解決實際問題,提出不能簡單以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論英雄,提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提出化解產能過剩,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提出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等等,都是針對一些牽動面廣、耦合性強的深層次矛盾。

進入新發展階段,面對國內外環境新變化新挑戰,如何加強應對,是對我們黨治國理政本領能力和戰略智慧的新的考驗。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進入新發展階段,國內外環境的深刻變化既帶來一系列新機遇,也帶來一系列新挑戰,是危機并存、危中有機、危可轉機”。他強調,要“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善于在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從認識“危機并存、危中有機、危可轉機”,到“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對意識基礎上的實踐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它要求認識變化的準確性、應對變化的科學性、求取變化的主動性,更加強調應對中的科學態度、戰略眼光和精準舉措,這是適應變化、求取生存、獲得發展的出路所在。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既是指導我們應對風險挑戰的制勝法寶,也是我們黨應對危機變局的經驗總結,是綜合運用辯證思維、創新思維、底線思維應對風險挑戰的戰略思維集成,是應對風險挑戰、塑造發展新優勢的重要方法論,是有力應對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挑戰、提升自身生存力競爭力發展力創新力的根本之道,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駕馭復雜變局、開拓治國理政新境界的創造性實踐,不僅是對馬克思主義矛盾學說的創造性運用,更是對馬克思主義矛盾學說的創造性發展。

(作者系福建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福建社會科學院黨組書記)

[責任編輯:潘旺旺]
標簽: 馬克思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