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7年靈璧縣拉開了軸承產業強縣序幕,短短幾年時間,靈璧集聚優勢產業,補鏈強鏈優鏈,邁開了軸承產業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步伐,開啟了靈璧邁向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征程,形成了中部地區縣域經濟發展的“靈璧模式”。
營商環境是發展環境的重要內容,是一個地區經濟軟實力和綜合競爭力的集中體現。靈璧縣委、縣政府為打開軸承產業發展局面,打出了一系列組合拳,取得了良好效果。
首先,加強頂層設計和平臺建設。靈璧縣委、縣政府先后編制了《靈璧縣百億級軸承產業發展規劃》《靈璧經濟開發區產業發展規劃和概念性規劃》,并印發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強化政策引領,從制度保障上為軸承產業發展筑基立臺,提供最完備的制度保障。對標周邊先進地區基礎設施配套水平,以高標準建設了三期軸承產業園,為軸承企業入駐提供最優質最高效的標準化平臺載體和完善的配套設施,全方位保障配套正在陸續興建,一個宜居宜業宜商的以軸承產業為現代化科技產業園在靈璧矗立。
其次,加強基金引導和人才培養。靈璧縣緊盯軸承企業發展要素需求,在貸款融資、招工用工、項目用地、供電供氣等方面全方位支持。設立靈璧縣軸承產業發展引導基金,用于支持、引導軸承產業科技研發、技術改造、品牌創建等,緩解企業在擴大生產過程中遇到的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靈璧作為一個縣級單位,引才引智有一定的難度。但靈璧縣委、縣政府主動出擊,與靈璧產業發展相關聯的高校、科研院所聯系,暢通人才及項目合作渠道,加速科研成果轉化。
再次,加強品牌創建,打造區域特色品牌。注重品牌建設的靈璧,積極申報注冊靈璧軸承區域商標,鼓勵軸承企業進行自主品牌建設和保護,舉辦軸承推介會、高端論壇等,不斷提升靈璧軸承知名度。2021年1月14日靈璧縣和浙江省軸承工業協會成功舉辦軸承產業戰略合作論壇,多家主流媒體爭相報道靈璧軸承產業發展經驗做法,軸承產業已成為靈璧一張亮麗的城市名片。
最后,營造“親”“清”的政商關系,使企業家安心舒心干事創業。靈璧縣委、縣政府以企業心為心,以企業事為事,設身處地幫助企業。更重要的是,靈璧縣委、縣政府尊重企業家,愛護企業家,在政治上信任民營企業家,在生活上關心企業家,縣委、縣政府領導利用各種機會,走訪企業家,征求他們對靈璧發展的建議,營造親清的政商關系。
僅僅經過兩三年的探索和發展,機器制造上“軸承”這個小零件,一躍發展成為靈璧經濟的增長點,實現了從明遠軸承1家企業“一枝獨秀”到軸承產業園的“百花齊放”。靈璧軸承產業園圍繞軸承作文章,向上下游產業延伸,逐漸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條。軸承產業的發展,使大批到外地打工的年輕人返鄉就業,也為大批靈璧當地人提供了就業機會,為當地老百姓增加了收入,同時也增加了靈璧的財政稅收,使政府有實力為老百姓提供更好的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
縣域經濟“靈璧模式”為眾多的與靈璧相類似的“地下無礦產、地上無資源、工業無基礎”的縣域如何發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可學習、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本文作者為北京師范大學政府管理研究院院長、教授】
責編:于 飛/美編:王嘉騏
聲明:本文為《國家治理》周刊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國家治理周刊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