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黨的建設,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是我國國有企業的光榮傳統和獨特優勢。樹高千丈系于根深,潮頭屹立系于魂聚,要抓住國有企業黨建的“牛鼻子”,堅持黨的建設與企業改革同步謀劃,黨的組織與企業架構同步設置,黨的工作和企業經營同步推進,管干部聚人才、建班子帶隊伍、抓基層打基礎、強監督正風氣,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群眾工作優勢轉化為企業的競爭優勢、創新優勢和科學發展優勢,實現加強黨的領導和完善公司治理相統一,不斷推動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堅決當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頂梁柱”。
強化組織建設,夯實國企發展黨建地基。企業再大,也不能忽視黨的領導;企業再小,也不能游離黨的領導,要牢固樹立抓好黨建是本職、不抓黨建是失職、抓不好黨建是不稱職的責任意識,把建強黨的基層組織同企業改革發展統一起來,牢牢把握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這個重中之重,嚴密企業黨的組織體系,增強政治功能和組織力,把思想政治工作同生產經營管理、人力資源開發、企業精神培育、企業文化建設等工作結合起來,使黨組織活動融入中心工作、融入黨員要求、融入群眾關切,堅決消除黨的組織和工作覆蓋的盲區、空白點,防止弱化、淡化、虛化、邊緣化問題,把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落實到國有企業基層終端末梢。堅持服務生產經營不偏離,把提高企業效益、增強企業競爭實力、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作為國有企業黨組織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構建與企業發展戰略相一致、企業發展模式相匹配、企業經營管理方式相協調的黨建工作機制,打造助推企業管理提升、流程優化、技術革新的“紅色引擎”,以企業改革發展成果檢驗黨組織工作成效,使黨建工作的“軟實力”變成企業發展的“硬支撐”。
強化隊伍建設,注入國企發展黨建活水。要堅持黨管干部原則,適應現代企業制度要求和市場競爭需要,建立以德為先、任人唯賢、人事相宜的選拔任用體系,完善崇尚實干、帶動擔當、加油鼓勁的正向激勵體系,為干部隊伍建功立業搭建平臺、創造條件,培養提升政治領導力、群眾組織力、市場洞察力、戰略決斷力、改革攻堅力、風險駕馭力,打造“對黨忠誠、勇于創新、治企有方、興企有為、清正廉潔”的企業領導人員隊伍。要強化對關鍵崗位、重要人員特別是“一把手”的監督管理,把工作圈管理和社交圈管理銜接起來,把八小時之內和八小時之外的管理貫通起來,抓早抓小察癥狀,防微杜漸祛病患,幫助國企干部健康成長,堅決防止決策一言堂、財務一支筆、用人一句話等問題發生。要培強紅色力量,注重在生產經營一線和青年職工中發展黨員,扎實推進黨員先鋒崗、黨員責任區、黨員標桿班組、黨員示范行動,引導廣大黨員在突破核心技術難題中當先鋒、打頭陣,在攻堅重大工程項目中當尖刀、挑重擔,在生產經營一線創佳績、做奉獻,打造一支經得起困難和風險考驗、在企業改革發展穩定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的黨員隊伍。
強化制度建設,扎深國企發展黨建根系。要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不動搖,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將黨組織的職責權限、機構設置、運行機制、基礎保障寫入公司章程,明確黨組織研究討論是決策重大問題的前置程序,落實“雙向進入、交叉任職”原則,推行黨委(黨組)書記、董事長由一人擔任,保證黨組織在公司治理結構中的工作空間和話語權,形成黨組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層各司其職的國有企業法人治理結構。要建立健全黨建工作考核評價體系,堅持述職述黨建、考核考黨建、問責問黨建,科學設置考評指標,合理制定考評程序,不斷豐富考評形式,將考核評價結果納入企業領導班子及領導干部經營業績考評體系,與班子評價、干部任免、薪酬待遇、評先評優等工作緊密掛鉤,對黨的領導弱化、主體責任缺失的失責必問、問責必嚴,把“軟指標”變成“硬杠桿”,破除“重內業輕實效、重過程輕結果”的形式主義傾向,增強黨建考核的系統性、科學性、權威性,進一步壓緊壓實管黨治黨責任,推動實現國有企業黨建工作從“做”向“做好”再向“高質量做好”邁進。(作者:夏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