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為新時代國企改革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站在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征程上,國有企業必須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以史為鑒、開創未來,以更高的歷史自覺認識初心使命,以更強的歷史主動踐行初心使命。
進一步堅守百年黨史中“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的信念,深刻認識新時代國有企業初心使命。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準確認識初心使命,是國有企業在改革中前進的重要前提。進入新時代,國有企業承擔著新的使命任務,要深刻認識“國企姓黨”的政治本色和政治定位,把黨的領導貫穿到企業改革發展全過程、各環節,切實發揮黨組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實的作用,牢牢把握國有企業的“根”與“魂”。深刻認識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國有企業“六個力量”的重要論述,將之作為矢志不渝的初心使命。深刻認識在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國有企業必須充分發揮帶動拉動作用,堅決當好科技自立自強的國家隊、現代產業鏈的鏈長、培育完整內需體系的主力軍和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排頭兵,與時俱進豐富國有企業初心使命的內涵和外延,發揮國有經濟戰略支撐作用,不斷增強國有經濟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撐。
進一步感悟百年黨史中“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的哲理,堅決扛起國有企業踐行初心使命的政治擔當。從歷史和現實來看,國有企業只有將初心使命與“國之大者”結合起來,將企業發展納入國家大局、人民需要、民族前景之下,才能真正實現國有企業的使命價值。把國有企業初心使命與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核心使命聯系起來,樹立為國家發展、人民幸福作出更大貢獻的崇高使命,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為終極奮斗目標。把國有企業初心使命與國家戰略、國家大事聯系起來,積極參與到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京津冀協同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重大區域發展戰略中,參與到“一帶一路”建設等重要國際戰略中,參與到國家安全、載人航天、科技創新、社會發展的重大工程、重大項目、重大任務中,參與到冬奧會等國家大事中,在服務國家戰略和國家大事中彰顯國企責任。把國有企業初心使命與實現共同富裕聯系起來,結合企業業務特點和職責定位,發揮國有企業在推動產業升級、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中的優勢,切實為人民增收、改善民生福祉貢獻國企力量。
進一步激發百年黨史中“敢于斗爭、善于勝利”的精神,著力探索國有企業實現初心使命的關鍵路徑。敢于斗爭是我們黨的鮮明政治品格。當前全球經濟發展面臨挑戰,貿易保護主義、逆全球化沉渣泛起,對我國的經濟技術圍堵時有發生。在此背景下,國有企業只有發揚斗爭精神,敢于勇毅前行,才能有效踐行初心使命。勇于斗爭、敢于超越,拿出狹路相逢勇者勝的勇毅,樹立彎道超車、奮發崛起的信念,著力發現國際商機,趕超國際前沿技術和管理理念,加快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勇于開拓、敢于創新,聚焦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強,以國家創新戰略和政策為指引,加大國有企業研發投入,搭建自主創新核心平臺,在基礎性研究和原創性技術、關鍵技術、“卡脖子”技術研究上發力,集中攻克戰略性、基礎性、共性的問題,使國有企業成為國家重要的創新策源地。勇于改革、敢于勝利,始終保持自我革命的勇氣,認真落實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各項部署,著力破除資本、技術、產權、人才和勞動力等生產要素自由流動的障礙,真正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建立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推動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
〔作者系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學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