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術娟老師
“有了愛就有了一切”,是上小的辦學理念,也是我們每位老師的責任與使命。回想2020年初疫情期間,停課不停學,線上學習,便是考驗人民教師責任心的時刻。為此,在學校全面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為了讓孩子們安然度過這段特殊時期,我們堅持每天貼心問候、細微關懷,讓家長與孩子感受到的不僅僅是溫暖與關愛,更是一名身為師者的責任與情懷。
關注學生身心健康,是愛的最好表達。在線上學習期間,我更多關注的是學習能力弱,自律能力弱的孩子,這些孩子我每天都會關注他們作業上交情況,及時與他們微信聯系,指導他們的學習。面對家長的焦慮及學生居家學習的各種不適應,該如何讓孩子家長平穩順利度過在家學習這個特殊的階段呢?我冷靜思考,沉著應對,跟家長做朋友,關心學生,不斷緩解焦慮心情。如,班里的課代表是個聰明上進的小男孩,一直是老師的好幫手??墒牵谝咔榫€上學習期間,他的作業完成得非常不理想,老師同學在微信群里的發言從來沒有回應過。為了保護孩子的自尊心,我私下提醒他及時交作業,參與討論,并且給他布置在群里發計算答案的任務,希望能以此激發他的責任心。然而,效果卻不明顯,作業雖然交了,仔細檢查之后發現作業大多是敷衍,對問題缺少思考或者弄錯作業。這么優秀的孩子出現這樣的問題,我也是特別著急。我們學校有個傳統,就是著重培養與家長的關系,讓老師和家長互為幫手和助手。我在向這名學生的家長了解情況后給出建議:這孩子學習力沒問題,現在需要老師家長共同跟給孩子做工作,引導孩子在家自覺學習,希望家長配合監督。之后連續一個月,我每天鼓勵孩子發言,鼓勵孩子多思考,提醒他完成好老師布置的任務,并跟家長每天聊孩子的變化。這樣既教會孩子規劃在家學習的時間和內容,也培養了主動學習的意識。我也習慣性地把孩子的點滴進步發給家長,家長越來越積極關注孩子。后來的線上新課階段,這個小課代表的狀態一直在線,無論是上傳課堂筆記、作業還是發言討論,他總是第一個出現在群里,并且這個孩子對知識追求完整有深度的品質愈加凸顯,特別積極地帶動著班里其他孩子的學習熱情。我想,這就是愛的力量吧。
同時,我堅持每天共勉共學,做孩子們堅實的后盾。學生學習缺少監管,會讓他們從心理上忽視學習這件事。于是,我每天從早上八點就提醒學生認真做準備、做好筆記;在微信群里和學生們一起討論筆記,勾畫重難點;批改作業,答疑問題,做視頻,發語音。第一時間回復學生的信息,給學生們點贊:學生們做得好點贊,有進步了點贊,第一次發言點贊,表達清晰點贊,字跡干凈點贊等等。我也常常在群里告訴孩子們的優點和需要改進的地方,孩子們越來越積極。有家長跟我聊天,說孩子最喜歡老師在微信群里發的“大拇指”。老師對學生的肯定,一次次樹立起了他們的信心,這是我的責任。
特殊時期特別的愛,如涓涓細流,潤澤心靈。經歷過這段特殊時期,我不僅收獲到了為人師者細致而堅毅的內心,還收獲了跟學生家長的親密關系,也更加堅定孩子們的成長是我前進的最大動力!
(作者為北京市海淀區上莊中心小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