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人民論壇評論 > 正文

人民論壇網評 | 融入“適老元素” 安享幸福晚年

1611910910661

近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意見》發布(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提出的一攬子舉措,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共享發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提升廣大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供了政策依據和要素保障。

我國自1999年進入老齡社會,老年人口規模日益擴大、老齡化程度日漸加深。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已達2.64億人,占總人口比重達18.7%,進入國際通行標準定義的深度老齡化階段。老齡化不僅是文明進步的重要體現,更是我國今后較長一個時期的基本國情。立足基本國情,我們必須在理念、產業、人才、政策、保障等方方面面融入“適老元素”,用更加完善的適老化改造從容應對老齡化社會的到來。

搭好架子,推進養老服務體系融合。著力構建居家養老、社區養老、機構養老相協調的養老服務體系。在農村,要搶抓鄉村振興機遇期,因地制宜地“集中建”“毗鄰建”“融合建”一批衛生院、養老院、福利院、休閑園、康養園,鼓勵基層醫療機構同養老機構緊密對接,健全協作聯動機制,讓老人養老“在門口”、辦事“少跑路”、看病“不折騰”;在城市,可以按照機構社區化、社區機構化思路,引進和培育一批有實力的專業養老機構,鼓勵專業化、連鎖化、規模化、分眾化經營,讓多元的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套餐”精準服務老年人。

 延長鏈子,推進養老關聯產業融合。進一步延長養老關聯產業鏈,推動養老服務從傳統護理、疾病救治的“治已已病”,向健康教育、常規養生、旅居娛樂的“防未病”拓展。要做深養老產業,依托溫泉、農莊、中醫藥等資源,在原有觀光、采摘、休閑項目基礎上,開發中醫養生、芳香康療等新品牌。要做廣養老產業,培育大健康、大文旅深度融合新業態,促進養老服務與文化、旅游、房產、金融、教體、現代農業等產業融合發展,滿足老年人日益多樣化、個性化的需求。要做新養老產業,探索“互聯網+”智慧養老,鼓勵以房養老、以地養老、互助養老新模式,在多元化、多業態發展中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雙豐收”。

優化里子,推進城鄉適老功能融合。在城鄉建設中,要提前預留項目的適老化改造空間,基建項目既要關注年輕有活力的群體,更要適合失能、失智、高齡、久病老人的剛性需要。尤其在城市老舊小區改造中,要優先布局適老化配套設施,規劃好方便老年人使用的加裝電梯、口袋公園、安全指引、移動支付、公共廁所、無障礙通道等,開辦一批康樂食堂、活動中心等助餐、助潔、助浴、助急、助樂、助醫設施。除了這些硬件條件,還要開發一批適老的APP、服務目錄、質量標準,嚴厲打擊坑害老人的制售假冒偽劣保健品、電信詐騙等違法行為,為老年人營造出更加安全、便利、友好的“軟環境”。

兜好底子,推進養老保障政策融合。大力推動民政、衛健、殘聯、婦聯、工會等跨部門、跨業務、跨層級、跨地區的資源共用和信息共享,統籌銜接好長護險試點、失能補貼、養老保險、重疾救助、撫恤撫助等各類養老保障政策,做到老有所養、病有所醫。要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因地制宜、與時俱進地完善支持政策,在法律法規允許的范圍內,在建設運營、用地用房、稅費收費、融資門檻、購買服務等多方面給予養老關聯產業更大支持。探索建立個人繳費、商業補充、財政補貼、醫保基金統籌等多方共擔的籌資機制,加大公益彩票對養老事業的傾斜度,為老年人追求幸福晚年提供堅強經濟保障。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愛老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更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體現。推動養老事業高質量發展,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一蹴而就之事,唯有堅持系統思維、久久為功,更好地把改革發展帶來的“新蛋糕”切給民生、切給養老事業,才能切實激發老齡社會活力、造福億萬人民。 (作者:肖迪) 

[責任編輯:李一丹]
標簽: 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