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江蘇新沂市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開啟高質量整村全域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新征程,在公共空間治理上靈活運用“騰用美管”等多項機制,將以往沉睡的資產變成資源、資本、資金,在美化農村環境、增加村集體收入的過程中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寬敞的公園廣場、整齊劃一的行道景觀樹、干凈整潔的村莊環境……今年,新沂市墨河街道馬場村以人居環境整治為突破口,圍繞群眾所需所盼,加大影響環境的歷史頑疾、遺留問題整改,徹底讓舊村莊展現新顏值。
馬場村黨支部副書記張志向說:“今年我們村投入329萬元,打造馬場特色田園鄉村,綠化1.6萬平方米、疏通溝渠3800平方米,讓村莊環境整治的過程變成為群眾辦實事、提升群眾幸福感的過程。”
為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要求,新沂市重點圍繞“騰、用、美、管”四個環節持續發力。“騰”就是把公共空間精準“騰出來”,摸清資產底數,理清整治重點,劃清公私邊界,確保公私權屬清晰。
騰出來的公共空間如何用好用活?新沂市堅持規劃統籌、公開交易、科學開發,實現治理效益最大化。
“對公共空間整治出的各類農用地、建設用地、機動地、溝渠路旁、‘四荒’地等土地資源,按照‘分散化整’的要求,結合關聯產業化項目,依托農村集體資產交易平臺,統一管理發包,形成了權屬全部‘上證’、交易全程‘上線’、監管全面‘上網’的‘三資’監管新機制,實現了公共收益公眾共享的目標。”新沂市農業農村局黨委委員常峰介紹道。
與此同時,新沂市還精心“美空間”,深入開展道路、水體兩側等公共空間環境整治,打造東西南北通透的美麗田園鄉村,創建省級、市級特色田園鄉村25個、美麗宜居村莊210個,綜合成績位居徐州第一。
聚焦鞏固公共空間治理成果,新沂市在“管”字上謀長效,逐步建立和完善產權明晰、權責明確、長效管護、收益使用、監督到位的管理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