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第130屆廣交會在線上線下圓滿落幕。在全球疫情仍在蔓延的背景下,本屆廣交會首次實行線上線下融合辦展,加快數字化轉型,開啟了廣交會雙線辦展的新模式、新常態、大場景。線上展平臺進一步優化了洽談功能,豐富了圖文、視頻、3D、VR、直播等展示形式,供采雙方突破時空限制,全天候進行聯絡對接,獲取客戶,達成合作。
本屆廣交會約有2.6萬家中外企業參展,累計上傳展品287.39萬件,比上屆增加11.36萬件。其中,新產品89.82萬件,智能產品11.27萬件,自主知識產權產品24.86萬件,較上屆分別增長5.97萬件、0.2萬件和0.92萬件。線上平臺累計訪問量3273萬次。參展企業累計直播4.3萬場次,超過35萬人次線上觀看直播。線下展展覽面積約40萬平方米,參展企業7795家。累計進館60萬人次。
廣交會新聞發言人徐兵表示,本屆廣交會以“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為主題,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采用境內外招商雙輪驅動策略,廣邀境內外采購商線上線下參會,助力企業抓訂單、拓市場、強品牌,有力推動內貿外貿聯通。
盡管受疫情等因素影響,今年境外采購商和采購代表仍然參會踴躍。華南美國商會、大韓貿易振興公社等18家工商機構組織500多家會員企業線下參會,美國沃爾瑪、史泰博、法國甌尚集團等18家國際知名企業組織大批買手參會采購。共有來自二百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采購商線上注冊觀展,采購商數量穩步增長,來源地再創歷史紀錄。
在本屆廣交會申請到兩個展位的廣州新萊福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廣交會的老朋友。“我們2006年第99屆春交會第一次參展,到這次廣交會已不間斷地參加了31屆。”公司財務部經理周松告訴記者,通過廣交會,企業既能面對面了解客戶的需求,又能及時掌握國際市場的最新動態,讓他們獲益匪淺。
新萊福自主研發的超薄超寬柔性粘結磁體,是目前全球能生產的最寬最薄的橡膠磁體產品,2021年,企業還入選了國家第三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我們非常期待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廣交會的第一次線下展,期待可以與意向客戶面對面洽談,獲取更多市場信息,促進企業發展再上臺階。”周松表示。
上海億力電器有限公司市場部經理黎飚向記者介紹,這次他們帶來了公司獲得廣交會出口產品設計獎金獎的手提式噴霧器參展。“廣交會對我們來說是提升企業知名度的一個很好的窗口,通過這次展會,我們既展示了最新科技成果,也展示了企業文化和品牌力。”黎飚說。
格蘭仕是最早參加廣交會的廣東民營企業之一,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梁昭賢表示,通過廣交會,企業不斷與眾多新老客戶溝通開拓合作邊界,為全球消費者提供高品質高科技的產品和服務,把中國一流的產品、服務和技術推向全球每一個市場。
據廣州開發區投資促進局全球招商總監賀勵平回憶,第一次參加廣交會是2003年,那時中國還是主要的出口國,而現在,中國也已成為主要的進口國。作為黃埔區的全球招商總監,賀勵平說:“我特別希望越來越多人關注到廣州的發展,作為大灣區的一部分,廣州本身市場規模就非常大,我認為廣州是能夠吸引到更多目光的。”
大韓商工會議所常務副會長禹泰熙表示,中國已成為韓國最大的貿易和投資對象國。他希望兩國進一步發展友好合作關系,同時希望韓國企業積極參與本次活動,使得廣交會成為開展商務合作的好機會。
“廣交會是中國對外開放的一張名片,而且時間越持久,就越會煥發出自己的光彩,它已成為世界的一個公共產品。”世貿組織副總干事張向晨表示。
目前,備受關注的廣交會展館四期擴建項目正在緊張施工中。完成擴建后,廣交會展館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會展綜合體。據了解,該項目是廣交會展館建設史上規模最大的改擴建工程,建成后廣交會展館總面積將達到168萬平方米,新增展館可提供展位6000多個,能夠有效緩解當前展位供給不足的局面。
四期展館在設計中融合了嶺南地域特征,將建筑造型與生態要素緊密結合,將形成有特色的氣候適應性空間結構。另外,在展覽面積擴容基礎上,四期展館還新增了會議中心和指揮中心,增強了會議和配套物流功能,為組織行業專業論壇提供了有力支撐,將有助于改變傳統廣交會“展強會弱”的局面。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