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人民論壇網·國家治理網> 前沿理論> 正文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當前挑戰與應對策略

摘 要: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中國外交理論創新的結晶,是具有戰略前瞻性的偉大構想和全球治理方案,是反映人類共同價值追求的先進理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雖已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并取得重要進展,但也要認識到當前仍然存在對這一理念的曲解,加之美國對華競爭性戰略的干擾、不同國家實力差異和核心利益的沖突、逆全球化和貿易保護主義思潮抬頭等嚴峻挑戰,為更好構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新體系,需要對眾多挑戰有更加全面的認識,并做好必要的應對措施。

關鍵詞:人類命運共同體 逆全球化 多邊主義

中圖分類號D815 文獻標識碼A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主席在深刻洞察世界發展大勢和借鑒中國傳統優秀政治文化思想的基礎上提出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回答了“建設一個什么樣的世界,以及怎樣建設這個世界”的時代之問,是具有戰略前瞻性的偉大構想和全球治理方案。習近平主席深刻指出:“隨著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不斷發展,各國利益交融、興衰相伴、安危與共,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各國只有加強團結協作,深化和平合作、平等相待、開放包容、共贏共享的伙伴關系,才能實現持久穩定和發展。”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習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也是中國為解決全球性問題貢獻的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以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目標,促進世界多極化和國際關系民主化,推動建設建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新體系,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贊譽,被寫入聯合國安理會和人權理事會、上海合作組織等多項決議或宣言,成為反映人類共同價值追求的先進理念。

習近平主席強調:“大道至簡,實干為要。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關鍵在行動。”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提出后,我國積極推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實踐。基于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積極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截至2021年1月30日,中國已經同140個國家和31個國際組織簽署205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疫情防控取得戰略性成果后,我國積極向其他國家傳授疫情防控相關經驗、方法,無償向其他國家提供援助、支援疫苗等,以實際行動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此外,“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等重大倡議的提出,進一步擴展與豐富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當前,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并取得重要進展,但也要認識到當前仍然存在對這一理念的曲解,加之美國對華競爭性戰略的干擾、不同國家實力差異和核心利益的沖突、逆全球化和貿易保護主義思潮抬頭等嚴峻挑戰,需要我們妥善應對。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面臨的挑戰

一些國家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曲解

不同國家的文化不同,塑造的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念也存在差異。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尚處于理論構建和實踐探索的初期,尚未形成普遍接受的成熟理論體系,一些國家和人民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存在誤解,認為中國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目的在于抵消和轉移美國對中國的戰略壓力、轉移對“中國威脅論”的關注、挑戰當前國際秩序,按照中國的意愿重塑國際秩序,形成一種以中國話語為中心的新國際秩序并重寫國際經貿規則等。也有誤解認為亞洲命運共同體是中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基礎,反映了中國借機成為亞洲領導者,進而達到通過掌控亞洲影響全球局勢的目的。此外,也不乏一些西方國家出于維護自身利益的需要,維護“文明沖突論”和“西方中心論”的西方價值觀念,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展開各種攻擊,認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國際修正主義、地緣政治挑戰、中國的霸權工程、出口中國模式的政治工具等。

要看到,這些國家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存在誤解主要源于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西方學者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了解不深,存在碎片化傾向以及認知偏差;二是中國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海外傳播還不夠。

不同國家實力差異和核心利益的沖突

經濟實力的相對變化必然會對全球治理格局產生影響,既有的全球經濟治理秩序維護的是美國等發達經濟體的利益,損害了崛起的發展中經濟體的利益,以中國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出于維護自身發展利益的合理訴求,積極推進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世界銀行等國際經濟組織治理機制改革,如增加發展中國家的份額,發展中國家以平等身份參與全球經濟規則的制定等。但也要看到,雖然以中國為代表的發展中經濟體的經濟實力取得了長足的進展,但綜合實力離美國等西方經濟體尚存在較大距離,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經濟體從實力出發維護既有的全球治理體系,導致全球治理體系變革進展緩慢。

此外,不同國家所處發展階段不同,其核心利益或者優先關注的事項也存在差別,但這不應成為各國齊心協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阻力。就美國來說,其核心利益是維持美國的全球領導者角色,維持美元為核心貨幣的全球經濟治理體系以及保護美國在全球的利益,其優先關注事項之一是與中國的戰略競爭。中國的核心利益是國家主權、國家安全、領土完整、國家統一、中國憲法確立的國家政治制度和社會大局穩定、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本保障。對廣大的發展中國家而言,優先關注事項是安全、減貧、政權穩定、經濟發展等國內問題。一般而言,不同國家核心利益和優先關注的事項只要不存在沖突,并不會構成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障礙,各個國家在利益交融、興衰相伴、安危與共的今天能夠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框架內找到共同的利益匯聚點。但是一些西方國家堅持零和思維,對中國進行遏制和圍堵,為本國利益肆意在發展中國家進行顏色革命,進行政權更迭,造成國家間核心利益的沖突,還有一些國家間矛盾根深蒂固、對抗頻繁,對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造成嚴重障礙。

美國對華競爭性戰略的影響

特朗普上臺后,美國對華戰略出現重大的戰略轉型,由冷戰后層層遞進的接觸戰略轉變為競爭戰略,視中國為大國競爭者和頭號威脅,將中美之間的競爭定性為發展模式和意識形態之爭,并稱中國意圖塑造一個與美國價值觀和利益背道而馳的世界。美國一直對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持批評態度,認為是中國版的馬歇爾計劃,將部分沿線國家的債務困境歸咎于“一帶一路”倡議,批評“一帶一路”倡議是“債務陷阱外交”。拜登政府上臺后,幾乎全盤繼承特朗普政府的對華政策,2021年6月11—13日舉行的G7峰會上,美國提出了“重建更美好世界”(Build Back Better World,B3W)計劃,該計劃以改善中低收入國家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G7承諾將幫助改善發展中國家總價值40億美元的基礎設施,以替代“一帶一路”倡議,拜登宣稱該計劃是“比中國方案更為優質的選項”。

2020年5月20日,美國發布《美國對中國的戰略方針》,系統闡述了全政府對華戰略。并積極尋求與盟友,尤其是印太地區盟友,共同應對中國。美國的全政府對華競爭戰略,以及與盟友合作從政治、安全、經濟、價值觀等角度與中國進行競爭和遏制,將是推進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大挑戰。

逆全球化和貿易保護主義思潮抬頭

習近平主席強調:“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關鍵在行動。”“要維護世界貿易組織規則,支持開放、透明、包容、非歧視性的多邊貿易體制,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全球金融危機后,孤立主義、民族主義思潮泛起,逆全球化思潮和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一些國家經濟復蘇乏力,紛紛采取貿易保護主義措施以促進本國經濟復蘇,其中,表現尤為明顯的是美國和英國。特朗普政府上臺后,以美國優先為出發點,退出各種組織和協定,如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后重新談判改為美墨加協定)、TPP、威脅退出WTO、巴黎氣候協定等,意圖以實力談判為美國重新爭取更大的利益,并重新制定符合美國利益的全球經貿規則,迫使中國等其他國家接受。美國的系列“退群”行為不顧盟友和其他國家利益,導致全球治理赤字、安全赤字、環境赤字、信任赤字上升,招致國際社會的普遍批評。自2016年3月英國公投脫歐后,2021年1月31日,英國脫歐歷程完成。對歐盟財政一體化的抵觸以及不斷增長的移民壓力是英國脫歐的重要原因,但英國脫歐,對英國和歐盟來說是兩敗俱傷的事件,對歐盟來說,歐洲一體化進程嚴重受挫,歐盟可能陷入分裂,而對英國來說,短期可能會獲得一些經濟利益,但長遠來看,脫歐后其國際地位和影響力將大打折扣,經濟前景也會進一步變差。正如習近平主席指出的,“如果搞貿易保護主義、畫地為牢,損人不利己”。逆全球化和貿易保護主義給世界經濟發展造成障礙,與人類命運共同體倡導的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的理念相背而馳,也對各國共商、共建、共享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帶來諸多障礙。

我國應對策略

加快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話語權和話語體系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體學習時談到,要加快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用中國理論闡述中國實踐,用中國實踐升華中國理論;要廣泛宣介中國主張、中國智慧、中國方案;要推進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講好和傳播好人類命運共同體故事。無論是進一步推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還是消除國際社會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誤解,都需要加快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話語權和話語體系。當前,國外學術界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研究不深,認知碎片化,相反,國內學術界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內涵、實質、哲學基礎等研究深入系統,但對外傳播不夠,亟需加快構建覆蓋國內外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話語權和話語體系。

積極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實踐,并倡導國際社會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一帶一路”倡議、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支援全球抗疫、“碳達峰”“碳中和”國際承諾都是我國積極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實踐,對于推進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具有重要的構建、示范和引領作用。因此,以上實踐的順利實施,對于推進構建新型國際關系,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具有重要意義。我國除積極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實踐外,還應從更多角度、層面倡導國際社會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眾人捧柴火焰高,人類命運共同體涉及全人類的利益,只有各國都積極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實踐,由點成線再到面,才能更早建成人類命運共同體。

處理好與美國的競爭合作關系

當前,美國仍然是全球唯一的超級大國,綜合實力遠遠超過其他國家,在全球和地區層面都具有重大的影響力,美國的全政府對華競爭戰略,意圖遏制中國崛起,抵消中國在亞太地區和全球的影響力,不利于中國引領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特朗普政府上臺以來,在貿易戰、科技戰等的沖擊下,中美雙方戰略互信匱乏,溝通意愿和成效低下。拜登新政府上臺以來,延續特朗普的對華政策框架,目前雙方都在冷處理中美關系,高層互動較少,對于未來中美關系的定位,以及如何處理和構建新型雙邊關系,雙方還缺乏共識。

對中國來說,2013年6月習近平主席和奧巴馬總統會晤達成的構建不沖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中美新型大國關系,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倡導的新型國際關系觀相一致。因此,推動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也有利于推動國際社會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美雙方都意識到,中美合則兩利、斗則俱傷。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雖然主動權不在我國,但只要不涉及和損害中國的核心利益,我們仍然可以秉持不沖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理念,在競爭中尋求合作,努力擴大雙方的合作領域和共同利益,如共同應對氣候和環境變化、共同應對恐怖主義勢力、共同維持地區局勢穩定、進一步促進農業、能源和人文等領域的交流和合作。

維護多邊主義、推進區域合作

當今世界霸權主義、冷戰和零和思維、以意識形態劃線、單邊主義、逆全球化和貿易保護主義思潮抬頭等導致的全球安全赤字、治理赤字、信任赤字、發展赤字,更加凸顯維護多邊主義、推進區域合作的重要性。習近平主席強調:“多邊主義是維護和平、促進發展的有效路徑。”“中國將堅定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堅定維護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基石的國際關系基本準則,堅定維護聯合國權威和地位,堅定維護聯合國在國際事務中的核心作用。”

當今世界,和平與發展仍是時代主題,對各國來說,發展仍然是第一要務。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趨勢下,各國之間貿易、投資合作越來越頻繁,產業鏈和供應鏈也越來越區域化和全球化,只有加強區域合作,促進貿易和投資便利化,才能更好促進各國經濟共同發展,更有利于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本文作者為外交學院國際經濟學院教授;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重大創新項目“美國對華戰略轉型下的中美經貿關系與中美關系研究”(3162019ZYKA03)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1]外交部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服務民族復興,促進人類進步,不斷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人民日報》,2021年8月23日,第011版。

[2]任潔:《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面臨的現實挑戰和應對策略》,《世界社會主義研究》,2021年第7期,第19—27頁。

[3]習近平:《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求是》,2021年第1期。

[4]文吉昌、劉佳:《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海外研究及啟示》,《山東行政學院學報》,2021年第4期,第103—112頁。

[5]何苗、高立偉:《駁外界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幾種錯誤論調》,《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21年第4期,第171— 177頁。

[6]The White House, "United States Strategic Approach to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May 20, 2020.

責編:李 懿

聲明:本文為《國家治理》周刊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國家治理周刊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