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市光山縣槐店鄉晏崗村漫山遍野的油茶樹層層疊疊、連綿起伏。本報資料圖片
開欄的話
中國共產黨河南省第十一次代表大會定于10月下旬在鄭州召開。這是立足黨的百年歷史新起點、邁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河南新征程、奮力譜寫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絢麗篇章的關鍵時期的一次十分重要會議,是全省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開好這次大會,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即日起,本報開設“喜迎黨代會闊步新征程”專欄,動員全省上下緊緊圍繞“奮勇爭先、更加出彩”,錨定“兩個確保”,實施“十大戰略”,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河南的新征程上闊步前進。敬請關注。
□本報編輯部
又逢金秋,時間在這里標注下深刻含義——
2019年9月,新中國70歲生日即將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河南,勉勵中原兒女奮勇爭先,譜寫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絢麗篇章。
寄語殷殷,厚望如山。
2021年9月,省委工作會議發出“兩個確保”動員令——確保高質量建設現代化河南,確保高水平實現現代化河南,開啟第二個百年戰略安排的河南實踐,推動“奮勇爭先、更加出彩”往深處走、往實處干。
這是黨史學習教育深入開展、中國共產黨百歲華誕之年,河南重溫初心使命、激發前行動力的實際行動。
這是“十四五”開局起步、“兩個一百年”交匯的關鍵節點,河南瞄準奮斗目標、扛起時代重任的歷史自覺。
2016—2021,極不平凡的五年熔鑄成堅實路基,承載我們邁向現代化河南建設新征程。
新的趕考之路上,精彩故事已經在中原大地起筆。
出彩之路寫華章
【當前河南發展站上了新的歷史起點,到了可以大有作為的關鍵階段】
領袖的目光始終關注中原熱土。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后4次親臨河南視察,參加全國兩會河南代表團審議,多次作出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為現代化河南建設提供總綱領、總遵循、總指引。
省委、省政府堅定不移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前進,推動黨中央決策部署條條落實、件件落地、事事見效。特別是省第十次黨代會以來,全省人民凝心聚力、苦干實干,共同描繪新時代的出彩畫卷。
黨旗鮮紅,映襯著赤誠初心。
這個暑假,開封市蘭考縣雙樓村來了群大學生,他們在廣場支起銀幕,辦起了紅色精神小課堂。
“在沙地種樹的農民,每人每天定量四兩糧,而焦裕祿每天給自己定的是二兩糧。拳頭大的饃饃,就是他一天的口糧。”大學生們動情講述,聞者無不動容。
今年6月8日至9日,省委書記樓陽生來到蘭考縣,拜謁焦陵,瞻仰焦桐。他深情地說,在回望百年奮斗路、啟航新征程中,全省上下更要持續弘揚焦裕祿精神,凝聚奮勇爭先、共謀出彩的強大正能量。
五年來,省委、省政府堅持政治統領黨建引領,引導廣大黨員干部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黨旗所指,就是沖鋒所向:汛情面前,新鄉市衛健委黨員突擊隊蹚著齊腰深的水,把救援物資送到每戶災民家里;疫情突襲,鄭州市惠濟區迎賓路街道的黨員志愿者們,頂烈日冒風雨,當好每一次核酸檢測的疏導員、講解員。
改革發展的主戰場、防疫抗災的第一線、服務群眾的最前沿,鮮紅的黨旗一次次被高高擎起,閃耀著對黨絕對忠誠的光芒。“愛了,這面旗幟!”發自內心的贊嘆刷屏網絡。
創業藍海,涌動著發展熱潮。
就在今年夏天,為了上馬一個7.2億元的靜脈經濟產業園項目,許昌一家企業負責人一直為各種手續奔波。省“萬人助萬企”活動啟動后,項目認定工作大大加速,半個多月就實現了上榜公示。
項目為王,項目建設是經濟工作的“主抓手”;環境是金,好的營商環境,就是集聚各類要素的“強磁場”。自今年6月以來,全省成立“萬人助萬企”活動工作組2432個,“有求必應、無事不擾”,為企業解決融資、土地、項目、安全、環保等問題1.55萬個,用辦實事、破真難,換來群眾“豎起大拇指的贊”。
五年來,河南始終堅持“四個著力”,打好“四張牌”,推動“三起來”“三結合”,實現了“兩個跨越”“兩個翻番”“三大轉變”,在全國經濟版圖中地位作用更加突出:
經濟總量連續跨過4萬億元、5萬億元兩大臺階,人均生產總值連續跨越7000美元、8000美元兩個新臺階。
生產總值、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前一年實現比2010年翻一番目標。
產業結構實現了由“二三一”到“三二一”的歷史性轉變;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突破50%大關,實現了由鄉村型社會向城市型社會的歷史性轉變;空中、陸上、網上、海上絲綢之路“四路協同”格局基本形成,實現了由全國發展腹地向內陸開放高地的歷史性轉變。河南,體格更強了。
故土新顏,見證著山鄉巨變。
“我叫韓宇南,是河南周口市稅務局駐太康縣馬廠鎮前何村第一書記,我們第一書記要繼續在鄉村振興中一馬當先,沖鋒在前!”今年央視春晚上這個片段,讓人們記住了這位普通但不平凡的駐村干部。
此前六七年里,韓宇南帶著妻子扎根農村,為前何村找到特色種植致富路。他兩次駐村期滿,兩次被鄉親聯名挽留,請愿書上的紅手印,如同聲聲呼喚,感召更多人投身鄉村振興,建設老家河南。
五年來,一個個“韓書記”和群眾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如期完成了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用辛勤汗水和無私奉獻,把“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化為群眾臉上的笑、幸福日子的甜。全省糧食總產量連續4年超1300億斤,穩居全國第二位。著力增進民生福祉,讓更多人就業有門路、就醫有保障、教育有質量……河南,心勁更足了。
綠水青山,滋養著大美家園。
水質清澈、荷影浮動,封丘縣陳橋鎮的黃河濕地里,一只只青頭潛鴨追逐嬉戲,悠然自得。
這一極危物種對環境、對水質要求極高,多年來難覓蹤跡,如今卻用翅膀“投票”,戀上了黃河故道國家濕地公園,在這里棲息繁衍,被河南人親昵地稱作“豫頭青”。
五年來,河南生態文明建設力度越來越大,相繼出臺一系列條例、意見,高效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治理,合力奏響新時代“黃河大合唱”。黃柏山、小秦嶺,一代代林場人接力書寫“荒地變林海、青山變金山”的人間奇跡。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正在推進,“四水同治”成效顯著,藍天白云成常態,朝霞晚霞歸去來……河南,顏值更靚了。
回首五年,方向愈發明確、體會更加深刻:
中國共產黨所具有的無比堅強的領導力,始終是我們最可靠的主心骨。黃河兒女不屈不撓的剛健風骨,始終是我們戰勝艱難險阻的硬核力量。
展望未來,思路愈發清晰、信心更加堅定:
矢志不渝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河南新征程上,埋頭苦干、奮勇爭先,就一定能夠譜寫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絢麗篇章!
牢記使命勇擔當
【提出“兩個確保”,是貫徹黨的十九大關于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兩個階段戰略安排的河南實踐,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寄予我省“奮勇爭先、更加出彩”殷殷囑托的具體行動】
趕考路上,挑戰無處不在。強化問題意識,發現問題、鑒別問題、解決問題,才能在一次次“闖關”中不斷成長。
一組數據引人深思:在全國綜合創新能力排行榜上,河南居第13位,國家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數量占全國的比重均不到3%,研發投入強度低于全國平均水平0.7個百分點……一系列現狀指向一個事實,河南科技創新整體實力不強,后勁乏力。
對于河南這樣的農業大省、人口大省和經濟大省,站上新的歷史起點后,怎樣實現大而優、大而新、大而強,向高又快、上臺階不斷邁進?
樓陽生書記在省委工作會議上深刻指出,必須堅定不移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前進,以前瞻30年的眼光來想問題、作決策,緊抓構建新發展格局戰略機遇、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政策機遇、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歷史機遇,在拉高標桿中爭先進位,在加壓奮進中開創新局,確保高質量建設現代化河南,確保高水平實現現代化河南。
——“兩個確保”與“兩個階段”彼此對應,與“兩個一百年”一脈相承,將中原更加出彩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緊密聯系在一起。對于河南來說,實現“兩個確保”,既是政治擔當,也是能力要求。
——“兩個確保”作出分階段安排,判斷科學、定位精準,切合河南實際,完整勾畫了現代化河南建設的時間表、路線圖。階段不能逾越,但臺階可以跨越,既步步為營、久久為功,也只爭朝夕、倍道而進,就能讓夢想夙愿成為可以看得見、夠得著的目標。
——“兩個確保”跨度30年,要求我們在現代化建設的多重任務、多重約束中,尋求動態平衡;實現非均衡發展,以重點突破帶動全面整體躍升,在構建新發展格局這一機遇性、競爭性、重塑性變革中確保入局而不是出局。
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
在省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高亞賓看來,“兩個確保”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既有體現總量的規模目標,也有反映質量、效益、人均等高質量發展指標;既有經濟發展目標,也有社會治理、文化繁榮、生態建設等方面要求,擘畫了現代化河南的路線圖。
省社會科學院區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任曉莉說:“公平與效率關系到人們生活需要的滿足和人們之間利益分配的實踐,兩者不可或缺。”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終極目標,“兩個確保”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推動全體人民實現共同富裕的思想和要求。
現代化河南是個什么樣子?“兩個確保”提出后,人們放飛思緒,暢想自己的“快樂星球”:
“到那時,我將成為中等收入群體的一員。”
“到那時,醫療條件肯定會更好,養老不再是難題。”
“到那時,或許我就能坐上潛艇飛船,探秘深海、翱翔太空。”
在西華縣遲營鄉孫莊村駐村第一書記秦倩心里,現代化意味著令人向往的鄉村圖景。她在《寫給2035年自己的一封信》中描繪,那時孫莊將變成擁抱詩意、夢想與情懷的“軟鄉村”。
而對于鄭煤機董事長焦承堯來說,現代化就是依靠不停步的創新,搶奪標準制定權、行業話語權,以全生命周期服務創造更多價值,讓河南制造、中國品牌登上世界煤機行業巔峰。
過去人們說,河南是中國的縮影。未來人們或許會贊嘆,河南是中國的樣板。
9月13日,國新辦發布會上稱,“十三五”時期,中部地區經濟增速為四大板塊之首,為支撐中國經濟平穩發揮了關鍵作用,成為擔負高質量發展重任的“高個頭”。
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機遇、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機遇、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歷史機遇,在河南,多項戰略機遇疊加效應正逐漸顯現。良好的產業基礎、廣闊的市場空間、有力的樞紐支撐、獨特的區位優勢,實現“兩個確保”,我們有基礎、有信心、有能力。
最強大的是人民力量,最厚重的是文化自信。
古老厚重的中原大地不僅承載了中華文明的燦爛輝煌,更是孕育偉大精神的紅色熱土。把寶貴精神財富持續弘揚起來,把一億河南人民充分動員起來,定能形成建設現代化河南的磅礴偉力。
前進的路上不可能一帆風順,難免會有激流險灘、風浪漩渦。
“兩個確保”切實可行,但也極具挑戰性艱巨性。像河南這樣經濟總量和人口規模的內陸省份,改革轉型越往深處走,難度就越大,甚至要經受河入峽谷、風過隘口的沖擊考驗。
過去的一個多月里,災情疊加疫情帶來的不利因素,持續時間長、影響范圍廣,加快恢復生產生活秩序的壓力大。
雄健的精神是攻堅克難的有力支撐。兩場硬仗中,我省黨員干部挺身而出,醫護人員逆行出征,社區志愿者不懼風雨,廣大群眾踴躍參與,熔鑄起守護生命的銅墻鐵壁。
志之所趨,無遠弗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河南在披荊斬棘中,從“極不平凡”走來,必將在繼續奮斗中,向“更加出彩”駛去。
奮斗百年再起航
【加快建設現代化河南,關鍵是要持續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四個著力”“四張牌”等重大要求,把準戰略方向、突出戰略重點、明晰戰略路徑,通過實施一大批變革性、牽引性、標志性舉措來育先機、開新局】
山雄有脊,房固因梁。有科學精準的戰略舉措當發動機,有實力強、活力足的縣域經濟當底盤,有業務專、敢擔當的干部人才當駕駛員,現代化河南這輛重型車就能在高質量發展的全新賽道上,啟動快、動力足,行穩致遠。
——戰略決定方向。
只要方向正確,再高的山也能翻越,再遠的路也能到達。創新驅動、科教興省、人才強省戰略,優勢再造戰略,數字化轉型戰略,換道領跑戰略,文旅文創融合戰略,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戰略,鄉村振興戰略,綠色低碳轉型戰略,制度型開放戰略,全面深化改革戰略——全面實施“十大戰略”,整體上布好局,關鍵處落好子,是實現“兩個確保”的堅強支撐和重要抓手。
創新驅動,走好“華山一條路”。
9月10日,我省召開黃河實驗室籌建工作推進會,就在兩個月前,嵩山實驗室正式揭牌。省長王凱指出,建設嵩山實驗室是省委、省政府推進國家創新高地建設的重大舉措,是加快創新驅動、推動河南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
嵩山巍巍、黃河泱泱,人們以“嵩山”“黃河”命名省實驗室,寄托著融入國家戰略科技力量體系的期待。
把創新驅動、科教興省、人才強省作為“十大戰略”之首,不僅因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也因為創新力不強,一直是河南的“阿喀琉斯之踵”。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創新、依賴創新。建設現代化河南,舍此別無他途。
深化改革,打通“最后一公里”。
河南自貿試驗區洛陽片區內,中外合資文化企業“傳奇中國”的落戶廣受關注。
這個為好萊塢大片作“2D轉3D”的新銳企業,緣何選擇洛陽?原來影視類合資公司注冊比較復雜,片區按照自貿試驗區“寬準入”原則,幫助企業很快落了地。
發展出題目,改革做文章。拆壁壘、破堅冰、解痛點、疏堵點,在深化改革上下功夫,在全面改革上做文章,就能實現各領域各環節改革舉措有機銜接、有效貫通、有序聯動,讓“第一動力”更加強勁有力,帶動經濟運行所有輪子一起轉。
轉型升級,跑出“河南加速度”。
黃河鯤鵬產業園,平均每70秒就有一臺計算機下線;中鐵裝備以“智造”帶制造,構建隧道“最強大腦”,盾構產銷量連續4年世界第一;宇通無人駕駛公交車,在5G網絡支撐下,車輛交互響應時間縮減到僅有10毫秒。
數字化賦能百行千業萬戶,成為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河南全方位打造數字強省,為實體經濟插上騰飛“羽翼”。我省新近采取大動作,拿出1500億元重點投向新興產業。
“十大戰略”貫穿的是創新,強調的是創新。綜觀每項戰略,無不具有基礎性、引領性、突破性,本身就是創新理念、創新思路、創新方法的產物。
“十大戰略”切中的是肯綮,瞄準的是未來。比如,把區位優勢打造成“樞紐”“港灣”,流量才能變成“留量”,為河南高質量發展積蓄更加強勁的動能。
——基礎決定高度。
縣域活則全盤活,縣域強則省域強,縣域穩則大局穩。做到“兩個確保”,必須在中心城市“起高峰”、創新開放“建高地”的同時,推動縣域經濟“成高原”。
在內鄉,一個現代農牧產業項目建成后,將增加就業崗位3萬個。這里建起的農牧裝備產業集群,短短三年已培育出一批年產值超億元的供應鏈企業,超百億元的產業集群呼之欲出。曾經貧困落后的縣域與農業龍頭企業全面深度合作,雙雙樹起發展新標桿。
民權致力打造“中國冷谷”,“冷”產業炒“熱”一座城;確山嵌入國際產業分工,中高檔提琴90%出口到歐美國家;中牟圍繞整車企業發展配套產業,集聚100多家汽車零部件企業……近六成省級以上園區集中在縣域,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
每當縣域經濟突破之時,便是河南整體發展躍升之際。經過近30年不斷探索、接續奮斗,縣域改革發展已經到了在系列總結試點成功經驗的基礎上全面推行的時候。
新發展格局下,抓住了開發區,就抓住了縣域經濟的牛鼻子。把“一縣一省級開發區”作為重要載體,以縣域治理“三起來”為根本遵循,在融入新發展格局中找準定位、彰顯特色,全面參與市場分工,深度融入國內大循環、國內國際雙循環,就能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縣域生產力,為“兩個確保”筑牢發展之基。
——干部決定成敗。
路線圖、施工圖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的因素。河南開展為期一年的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就是要最大限度把黨員干部的精神振奮起來,潛能挖掘出來。
堅守理想的骨氣、敢為人先的志氣、迎難而上的勇氣、革故鼎新的銳氣、蓬勃向上的朝氣,匯聚在一起,便是事業成功的底氣。
實現“兩個確保”,需要各級領導干部提高政治能力。認清“兩個大局”,心懷“國之大者”,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
實現“兩個確保”,需要各級領導干部提升專業能力。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做到腦子里有思路、眼睛里有問題、手上有招數、腳下有路子。
實現“兩個確保”,需要各級領導干部加強作風建設。錘煉勇于擔當的寬肩膀、能夠負重的鐵肩膀,一級帶著一級干,一級做給一級看。
躬身入局,天高地闊。
中原大省的穩定與發展,越發凸顯與全國大局的緊密關聯;一億人民的拼搏與奮進,從未如此接近夢想的彼岸。
當更宏偉的藍圖展開,當更閃亮的夢想召喚,當奮斗者勇擔重任,當前行者鼓足干勁,這就是最好的時代。
策劃:董林 劉雅鳴
統籌:張學文 萬川明
執筆:柯楊 夏遠望 劉勰 馮軍福 悅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