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人民論壇網·國家治理網> 前沿理論> 正文

黨的絕對領導是人民軍隊從勝利走向勝利的根本力量

摘 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是人民軍隊的建軍之本、強軍之魂,是根本力量所在。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人民軍隊才有前進的正確方向和不竭力量,才能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為黨和人民建立不朽功勛。在新征程上,必須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堅持政治建軍、改革強軍、科技強軍、人才強軍、依法治軍,努力建設世界一流軍隊。

關鍵詞:人民軍隊 黨的絕對領導 世界一流軍隊

中圖分類號E07 文獻標識碼A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在雄偉壯麗的天安門城樓,習近平主席深刻指出:“強國必須強軍,軍強才能國安。堅持黨指揮槍、建設自己的人民軍隊,是黨在血與火的斗爭中得出的顛撲不破的真理。”這一重要論述,深刻闡釋了黨領導人民軍隊不斷發展壯大、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歷史規律和實踐要求。我軍是黨締造和領導的人民軍隊,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是黨和國家的重要政治優勢。新時代強軍興軍,必須始終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必須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加快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把人民軍隊建設成為世界一流軍隊。

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是根本力量所在

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使得中國無產階級有了自己的先鋒隊組織、中國革命有了堅強的領導力量。1927年,蔣介石、汪精衛集團背叛革命、向共產黨人舉起屠刀,成千上萬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慘遭殺害,轟轟烈烈的大革命最終失敗。血的教訓使我們黨認識到,沒有革命的武裝就無法戰勝武裝的反革命,就無法擔負起領導中國革命的重任,就無法奪取中國革命的勝利,就無法改變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命運。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謀解放、求復興,就必須創建一支黨領導下的新型人民軍隊。

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開始了黨獨立領導革命戰爭和創建人民軍隊的偉大實踐。三灣改編是我黨我軍建設和發展史上一個重要里程碑,奠定了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組織基礎。三灣改編初步解決了如何把以農民及舊軍人為主要成份的軍隊建設成為一支無產階級新型人民軍隊的問題,從政治上組織上保證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是我們黨建設新型人民軍隊最早的一次成功探索和實踐。古田會議確立了黨領導軍隊的原則、措施和方法,實現了人民軍隊的鳳凰涅槃、浴火重生,《古田會議決議》系統闡述和規定了實現黨對紅軍領導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古田會議確立的思想建黨、政治建軍原則,不但在紅四軍得到貫徹,而且在整個紅軍中逐步得到實行。正是因為確立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紅軍的面貌才煥然一新,新型人民軍隊也由此定型,根據地建設迅速發展,革命的星星之火遂成燎原之勢。

在偉大的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人民軍隊在武器裝備、技術水平與物質保障不占優勢甚至嚴重落后的條件下,歷經戰火洗禮,克服艱難險阻,卻依然矢志不渝、堅如磐石、穩若泰山,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創造出一個又一個輝煌戰績和發展奇跡。改革開放以來,我軍官兵之所以能夠經受住各種負面影響的考驗,始終保持高度穩定和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昂揚奮發的精神狀態,有效應對國家安全面臨的各種威脅,有力維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就在于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在于政治建軍提供了強有力的思想、政治和組織保證。

堅持黨的絕對領導,人民軍隊才能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

近代中國的政治和軍事舞臺上,曾經出現過各種各樣的政黨和軍隊,數量不在少數。有資料顯示,辛亥革命后,1912年2月至10月短短幾個月時間里,全國僅在民政部登記備案的黨派就有85個;至1913年底,僅政治類的黨團就達312個;各地大大小小的軍閥部隊不勝枚舉。當時國民黨更是掌握著國家政權,其軍隊人數有數百萬之眾,后來還得到了美國大力援助,部隊擁有美式現代化的武器裝備。但滄海桑田、大浪淘沙,這些政黨也好、軍隊也罷,多數都成了歷史的匆匆過客,消逝在歷史的云煙中。只有我黨我軍歷經磨難而不衰,在斗爭中不斷發展壯大、昂首走向勝利!

歷史和現實向我們昭示了,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人民軍隊才有前進的正確方向。方向決定道路,道路決定命運。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使我軍有了先進政治力量的堅強領導,有了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為我軍發展壯大、贏得勝利提供了可靠保證。黨的領導是政治上、思想上、組織上的領導,我們黨是具有先進性品格的馬克思主義政黨,黨用科學的思想理論教育部隊、武裝官兵,用正確的綱領路線凝聚軍心、激勵士氣,不斷提高廣大官兵的思想政治覺悟,使我軍組織上的統一建立在思想統一的基礎之上,使全軍官兵能夠為了共同的理想和目標而團結奮斗。面對國內外敵對勢力針對我黨意識形態發起的圍攻遏制、干擾破壞,我們之所以能夠始終站穩腳跟,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我們擁有一支堅決聽黨話、跟黨走,堅決執行黨的政治任務,堅決維護黨和人民根本利益的人民軍隊,深刻吸收蘇聯解體、蘇共放棄對軍隊領導權的經驗教訓,保證社會主義紅色江山永不變色。

歷史和現實向我們昭示了,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人民軍隊才有前進的不竭力量。黨領導人民軍隊忠實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贏得了人民群眾最廣泛的擁護和支持,從而有了不竭的力量和勝利源泉。正是在黨的堅強領導下,我軍在長期的奮斗中創造了舉世矚目的三大奇跡:把一支以農民為主體的隊伍建設成為無產階級的新型人民軍隊,創造了世界建軍史上的奇跡;在長期革命戰爭中以弱勝強、以劣勝優,創造了世界戰爭史上的奇跡;在重大關頭始終發揮著中流砥柱的重要作用,創造了國際共運史上的奇跡。

歷史和現實向我們昭示了,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人民軍隊的前進才能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為黨和人民建立不朽功勛。黨在軍隊中建立起嚴密的組織體系和科學的領導制度,發揮民主集中制的制度優勢,發揮各級黨委的核心領導作用、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使黨既能夠牢牢掌握軍隊,又能夠鞏固和提高部隊戰斗力。回顧革命歷史,人民軍隊在黨的堅強領導下,由小到大、由弱變強。這支曾經缺槍少糧、衣衫襤褸的隊伍,創造出兩萬五千里長征的歷史奇跡,讓星星之火發展為燎原之勢,取得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從過去的“小米加步槍”發展成為如今基本實現機械化、信息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的現代軍隊;從過去單一陸軍軍種發展成為多兵種聯合作戰的強大人民軍隊。這一切離不開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離不開軍隊對黨、對人民的絕對忠誠。90多年來,人民軍隊在黨的堅強領導下,高舉黨旗,腳踏國土,背負希冀,浴血奮戰,勇往直前,創造了一系列偉大成就,為中國人民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建立了偉大歷史功勛,為維護國家統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重要支撐。

努力建設世界一流軍隊

堅持政治建軍,為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提供可靠政治保證。政治建軍是我們黨把馬克思主義特別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創造性地運用于軍事實踐的建軍方略與建軍實踐。其實質就是通過革命的政治工作,把黨的綱領路線、方針政策和進步的政治精神貫注于軍隊之中,從思想上政治上建設和掌握軍隊。政治建軍是我軍的立軍之本,是確保人民軍隊建設正確方向的根本遵循,是我黨建軍治軍長期形成并不斷發展完善的獨特優勢。加快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必須更加堅定自覺地貫徹政治建軍要求,確保軍隊建設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確保我軍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堅持改革強軍,讓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的源泉充分涌流。強軍興軍的動力在改革,出路也在改革。改革是當今世界軍事領域的共同趨勢,也是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的必由之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時代前沿和戰略全局的高度,以強國強軍的歷史擔當、科學縝密的戰略運籌、攻堅克難的堅定意志,把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作為強軍興軍的戰略突破口,科學籌劃與全面推進改革強軍的戰略舉措。加速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必須更加堅定自覺地落實改革強軍戰略,以改革為強勁動力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全面發展。

堅持科技強軍,把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命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國防科技發展事關國家前途命運,事關民族復興前程。它既是我軍現代化的重要標志,也是現代軍事力量體系建設的重要基礎。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正蓬勃發展,世界新軍事革命加速推進,世界主要國家大力發展軍事技術特別是高投入、高風險、高回報的前沿科技創新,大力發展能夠大幅提升軍事能力優勢的顛覆性技術。科學技術在軍事領域的廣泛運用引起戰爭形態和作戰方式的深刻變化,日益成為影響戰爭勝負的重要因素。面對世界軍事高科技特別是戰略前沿技術迅猛發展帶來的嚴峻挑戰,我們國防科技創新如果搞不上去,就會在競爭中落于下風。加速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必須堅持科技先行理念,著力加強和促進國防科技創新發展。

堅持人才強軍,為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提供堅強的人才支撐。搞現代化建設、抓軍事斗爭準備,最核心的問題是人才。必須全面實施人才強軍戰略,推進軍事人員能力素質全面升級、結構布局全面優化、管理模式全面轉型。加快構建“三位一體”新型軍事人才培養體系,立德樹人、為戰育人,培養德才兼備的高素質、專業化新型軍事人才。軍隊是要打仗的,要按照打仗的標準抓人才建設,把提高戰斗力貢獻率作為人才建設的基本著眼點。要不斷完善軍事人才資源政策制度,強化軍事人力資源精準配置和管理,擴大用人視野,延攬各方面優秀人才投身強軍事業,形成全社會人才競爭比較優勢。人才強軍是一項投入大、周期長、管長遠的工程,必須以等不起的緊迫、慢不得的危機感,立起一流標準、扛起一流責任,以更寬的視野、更新的觀念、更實的舉措去識才、引才、聚才,打造一流新型軍事人才方陣,更好履行新時代人民軍隊使命任務。

堅持依法治軍,為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奠定強軍之基。“軍無法不立,法無嚴不威”。軍隊是高度集中統一的武裝集團,只有確立統一標準規范、全面從嚴管理,建立正規的戰備、訓練、工作和生活秩序,形成嚴明的紀律、頑強的意志和過硬的作風,才能使千軍萬馬步調一致、密切協同地作戰。任何強大的軍隊必然是一支法規健全、制度完備、依法運轉的軍隊。當前,軍隊信息化程度不斷提高,戰爭形態和作戰樣式正在發生根本變化,武器裝備更加精密,組織結構更加復雜,協同配合更加密切,作戰進程更加迅速,必須用科學、嚴謹、統一的法規來規范每個軍人的行動。必須強化全軍法治信仰和法治思維,構建中國特色軍事法治體系,建立健全一整套適應現代軍隊建設和作戰要求的組織模式、制度安排、運作方式。要嚴格按照法定職責權限抓好工作,努力實現治軍方式的三個根本性轉變,在全軍形成黨委依法決策、機關依法指導、部隊依法行動、官兵依法履職的良好局面。提高法規制度執行力,堅決克服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現象,讓鐵規發力、鐵紀生威。

【本文作者 于巧華,國防大學軍事管理學院教授、大校;甄宏偉,國防大學軍事管理學院文職教員 】

責編:董惠敏

聲明:本文為《國家治理》周刊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國家治理周刊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