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這里的惠企政策主動找上門(微經濟)
當被動的“企業找政策”成為主動的“政府送政策”,當地市場的吸引力自然也就更高
一家企業想要拿到政府的惠企資金,需要準備多少申請材料?又需要花多長時間準備?
以往,企業想享受優惠政策,要自行準備獲獎證明、研發情況、企業信息等申請材料,研發、財務、辦公室等多個部門都參與其中,復雜一點的項目,耗時半個月也是常事。有時還會因為信息獲取不及時,錯過了申請時間。
今年起,吉林長春新區推行“免申即享”,涵蓋了實體經濟發展、高層次人才集聚、民營經濟發展等13項惠企政策。符合條件的企業不再需要進行申請,四個政府部門設置專人,收集企業評定、認定、獲批信息,并代為申報,讓企業“免申即享”“應享盡享”。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按照政策,2020年被評為國家級企業技術創新中心的一家公司可以享受100萬元的惠企資金。在“免申即享”的服務下,沒遞交一份申請、沒跑一個部門,直到這筆惠企資金發放到公司,負責人才知道企業符合有關標準。
近年來,各地政府大力推進營商環境改善,各種惠企政策早已不是新鮮事。政策多了,“不知曉”“不理解”“不會辦”又成了企業的新煩惱。
“免申即享”政策的背后,是政府不斷優化公共服務的嘗試。這種靠前服務一方面提高了辦事效率,另一方面也讓政府的惠企服務從以往提供資金、政策扶持,發展到幫助企業更方便地獲得政策利好,政商關系自然更親。
由此可見,推出惠企政策不是結束,政府更要轉變服務意識,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推動政策落細落實。當被動的“企業找政策”成為主動的“政府送政策”,當地市場的吸引力自然也就更高。
如今,在長春新區轉一圈,企業的生產經營都在穩定有序地運轉中。“免申即享”政策像是一個切口,通過它,可以看見政府的惠企決心、企業的發展可能和不斷迸發的市場活力。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