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樓宇商圈在城市商業商務經濟的影響力日益擴大,如何在城市樓宇中拓展黨建工作,實現黨建工作與樓宇經濟、基層治理互惠共贏,是需要全國各地創新突破的現實課題。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城市樓宇黨建工作,2018年在上海陸家嘴金融城黨建服務中心了解城市樓宇黨建工作情況時指出,隨著經濟成分和就業方式越來越多樣化,在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就業的黨員越來越多,要做好其中的黨員教育管理工作,引導他們積極發揮作用。
作為浙江省首個商圈黨委,杭州市西湖區黃龍商務中心黨委從2006年起,堅持“把支部建在樓上、把黨建落到實處”的理念,推行“組織共建、制度共識、服務共享、平臺共筑、品牌共創”五大工作機制,積極探索黨建圈、經濟圈、服務圈“三圈融合”模式,以“共·黃龍”為載體,推行“三融”工作法,10余年來培育出5幢稅收超億元樓宇,引領和服務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走出了一條以“紅色引擎”引領帶動商圈生態綠色發展的城市樓宇黨建工作創新之路,正努力為浙江打造“重要窗口”貢獻黃龍經驗。
“黃龍經驗”的背景——面臨“三難”
隨著城市化的快速發展,一座座現代化商務樓宇拔地而起,成為城市的靚麗“風景線”,也成為衡量一個城市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這些商務樓宇是經濟發展最活躍之地,也是新經濟組織、科技企業和各類人才最集中的場所。與傳統的單位、社區不同,樓宇是流動性較高的社會空間,更強調經濟和商務功能,這就給基層黨建帶了新挑戰。
黃龍商圈也不例外。該商圈位于杭州市西湖區靈隱街道,商業核心區共匯集了13幢高品質樓宇,入駐企業2400余家,其中不乏甲骨文軟件、西門子、林德工程等世界500強企業分支機構,總部企業達50余家,云集國內外商務精英20000余人,還有石油、國土、電力、稅務等多家省級部門單位,是杭州市大力發展樓宇經濟、總部經濟,西湖區打造稅收億元樓宇集聚區的重要區塊。這里的樓宇中,包括多種成分的經濟組織,從業人員以白領為主,具有年紀輕、學歷高、文化素質高和收入高等特點。
如此規模的商務中心模式,各種所有制并存,各種價值觀碰撞,多國文化交匯,如何把黨建工作開展到這一經濟社會最活躍的細胞上,黃龍商圈面臨“三大難題”。
第一,組織難覆蓋。不少樓宇入駐企業,體量小、人員少,不具備單獨建立黨組織的條件。有的黨員不愿公開身份,已亮明身份的黨員,很多又因各種原因不能轉組織關系。商務樓宇普遍存在組織找不到黨員、黨員找不到組織的現象。
第二,場所難建立。商務樓宇寸土寸金,很多入駐企業沒有空余辦公場地,并難以或無力租用其他辦公場地籌建活動陣地,導致不少黨組織“除了一塊牌子,一無所有”。
第三,作用難發揮。很多黨組織對駐樓企業的工作幫不上忙,找不到開展活動的著力點,黨組織開展活動往往套用機關或國有企業的做法,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缺乏有效載體,難以發揮應有作用。
為破解這些難題,2006年,浙江省首個商圈黨委、商圈黨員服務中心在這里誕生。黃龍商務中心黨委始終從企業的角度出發,堅持黨建融入企業中心工作,與企業同頻共振,通過“搭架子、建制度、搞活動、創品牌、筑平臺”等工作方法,針對不同行業、不同級別、不同年齡的人群,建立一系列資源共享平臺,引領、助推、服務黃龍商圈經濟高質量發展。
“黃龍經驗”的做法——推行“三融”
一是組織融入,實現黨群組織全覆蓋。黃龍商務中心黨委以黨建為根本,強化商圈黨建的政治引領功能。深入推進樓宇黨建的“兩個覆蓋”,以“成熟什么建什么,適合什么建什么”為工作原則,積極務實地采取“聯合建、單獨建”的形式,組建黨支部70家,其中13家樓宇支部,做到了樓宇覆蓋100%;組建工會32家,工會組織覆蓋192家;組建38家團支部、10家樓宇婦委會、10家企業關工委、2家樓宇關工委和1家同心薈,實現了黨的群團組織全覆蓋。先后榮獲“杭州市先進基層黨組織”、“杭州市基層黨建100示范群”等多項榮譽稱號。
二是關系融洽,建立全方位的服務體系。黃龍商務中心黨委以需求為基礎,增強商圈黨建服務經濟的能力。首先,搭建“共·黃龍”系列平臺。根據西湖區“老樓宇、老商圈”提升改造三年行動,牽頭申報黃龍商圈“兩老改造”燈光亮化項目,總投資近1.3億元,進一步優化環境提升品質。積極對接“盒馬里”等阿里新零售行業入住黃龍商圈,不斷激活轄區產業賦能。推行“最多跑一次進樓宇”,基本做到商圈企業辦事不出黃龍。其次,開展金牌“店小二”行動。制定了助推企業復工達產的“九個一”工作方案(即一名服務專員、一個防疫大禮包、一系列扶持政策、一個線上服務平臺、一次防控應急處置演練、一套“防疫體檢”、一套法律服務體系、一個服務保障體系、一個問題解決機制),及時“雪中送炭”,全力落實扶持政策,高效運用親清在線平臺發放各類補助資金1472萬元,給轄區企業打下了一劑渡過難關的“強心針”。全面助推轄區經濟復蘇,餐飲等行業迅速回暖。再者,推行“三個一”網格化服務機制。以“雙千服務”活動為載體,將黃龍商圈13幢樓宇科學劃分為3個工作網格,出臺并執行1個走訪對接機制、1個工作聯系機制、1個問題反饋機制,確保企業服務有專人,工作聯動有成效,問題解決有成果。截至目前已累計為189家企業開展走親連心“三服務”活動走訪累計1100余家次,對接企業需求、協調企業問題348項。開設商圈黨建抖音直播間,以云帶貨等新模式為轄區商企拓展業務。特別是通過線上線下聯動,幫助浙江世貿君瀾飯店推介預售客房3000間、自助餐券5000份,并解決了近200名員工的集體宿舍問題,幫助企業降低年運營成本30萬元。
三是資源融合,打造各類載體平臺。黃龍商務中心黨委以凝聚為目的,提升商圈黨建招引人才的功能。首先,著力培育商圈發展“新”力量,讓人才專心發展。人才的成長,離不開學習,黃龍商圈黨委把握住這一關鍵,舉辦“黃龍論壇”、“黃龍學社”一系列高端講座,幫助商圈從業者拓寬視野,提升能力。組織開展拓展訓練、自修課堂、媽咪小屋等活動,關注人才的工作和生活。設立青年“慧客吧”、“創想聯盟”,促進青年創新創業,為創業者提供機會和平臺。建立人才信息庫,組織開展商圈專場招聘會,為商圈人才儲備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商圈先后有多名黨員獲得“全國巾幗建功先進個人”、“杭州市十大杰出青年”等榮譽。其次,著力釋放商圈發展“新”動能,讓企業同心聚力。圍繞“在一起”的價值理念,搭建黃龍商圈企業家俱樂部,開展線上輪值主席分享會,引優納新。始終堅持“眾智、眾享、眾籌”的先進理念,為企業打造一個集學習分享、互助合作、協同發展的年會平臺。再者,著力構建商圈發展“新”版圖,讓成果協同共享。黃龍商圈和黃龍社區正在通過構建“黨組織+商圈+社區”的黨建聯盟,以商圈為圓心,構建黨建服務同心圓,將服務功能延伸到社區,共建“相互幫助、相互訪問、相互成立”的黨建服務綜合體,探索“兩C融合”新機制。
“黃龍經驗”的啟示——促進“三化”
加強樓宇黨建工作,促進樓宇經濟發展,是新形勢下推進城市基層黨建改革創新的必由之路。黃龍商務中心黨委積極探索黨建圈、經濟圈、服務圈“三圈融合”模式,實施“三融”工作法,推動黨建工作與樓宇經濟、基層治理互惠共贏。其實踐探索值得全國各地學習借鑒,歸納起來,主要是做要到“三化”,即治理多元化、服務個性化、黨建精細化。
——整合資源、統籌協調,促進樓宇治理多元化。黃龍商務中心黨委在城市樓宇黨建工作之中,積極探索務實管用、開放靈活的黨組織設置形式。針對黃龍商圈內有3名以上正式黨員的企業,單獨組建黨組織;對正式黨員不足3名的,按照樓宇或現代服務業及中介服務業等行業相近的原則,聯合組建黨組織;對不具備建立黨組織條件的,先建立工會、團、婦聯等群團組織,擴大黨的工作覆蓋,為建立黨組織創造條件;對辦公地點在、黨組織關系不在商圈的企業,成立黨建共建聯合會,加強商圈黨組織之間的聯建、聯動、聯系。通過對樓宇企業地理位置、公司性質和黨員數量等進行分析,整合企業之間的差異化資源,實現優勢互補、共建共享,構建起以黨建為引領、多元主體參與的基層治理新格局。
——緊扣需求、精準切入,促進樓宇服務個性化。黃龍商務中心黨委在城市樓宇黨建工作之中,始終把服務作為推進樓宇黨建的切入點,暢通企業意見建議反映渠道,提供招商引資優惠扶持,開辟黨群服務中心。同時,針對企業家層面,建立需求化服務體系。針對黨務工作者層面,建立定制化服務體系。針對黨員層面,建立差異化服務體系。針對員工層面,建立個性化服務體系。讓企業得到實惠、讓黨員和員工得到便利,從而大大增強了各級經濟組織和群體對樓宇黨建工作的認同度、參與度。
——搭建網絡、豐富內容,促進樓宇黨建精細化。黃龍商務中心黨委在城市樓宇黨建工作之中,不斷拓展黨建工作思維、豐富黨建工作手段,依托樓宇黨建網站、微信公眾平臺、抖音直播等線上平臺,充分發揮新媒體互動優勢,拓寬黨群活動中心、樓宇企業綜合服務中心和商圈黨員服務中心的服務領域;圍繞構建“十分鐘”惠企黨建服務圈目標,搭建硬件服務、走訪服務和招商服務三大平臺,形成“一體化、多層次、全覆蓋”的服務管理模式,增強了樓宇黨建工作精細化水平,引導企業和黨員自覺向黨組織靠攏,形成了企業樂于參與、黨員切實認同、黨建工作有序推進、樓宇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局面。
(執筆:金雄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