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趙可金 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副院長
現代化的國家需要現代化的政黨。在世界各國的現代化歷程中,現代化運動的成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是否擁有堅定正確價值取向的強有力現代化政黨,這是現代化運動的基本邏輯。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這意味著中國2035年將在經濟、政治、社會、文化和生態文明等各個領域都達到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不僅基本確立現代化的物質基礎,也基本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毫無疑問,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目標是一項極其艱巨的重大工程,需要建設一個更加強有力的現代化政黨。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最本質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為世界謀大同,是中國共產黨的歷史責任。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目標與任務,除了中國共產黨之外,任何一個別的政黨都是無法擔負的。在這一歷史進程中,沒有一個全國范圍的、廣泛群眾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完全鞏固的、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共產黨,這樣的任務是不可能完成的。因此,積極建設這樣一個政黨,乃是每一個共產黨員的責任。
近代以來的中國歷史表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領導任務,都是扛在中國無產階級的政黨——中國共產黨的雙肩之上,離開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任何復興都不可能成功。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只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斗,才能讓中國共產黨永遠年輕。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確定了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新使命。具體來說,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使命包含著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三重歷史使命。
一是國家富強與中國共產黨。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首先意味著要實現國家富強的使命。國家富強就是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并在此基礎上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落后就要挨打,強大才能偉大。中華民族在歷史上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明,為人類作出了卓越貢獻,成為世界上偉大的民族,中華民族的歷史讓中國人民深深懂得民族復興的內在意義。然而,近代以來,國家積貧積弱,戰亂頻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歷史教訓表明,一個國家要想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須富國強兵,直面競爭。
正是在歷經艱難困苦之后,中華民族才對民族復興有如此深切的渴望。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意味著中國要牢固確立創新驅動發展的戰略,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等各個領域都趕上甚至超過中等發達國家,在世界舞臺上走在前列。因此,中國實現的現代化是國家富強的現代化,是新技術革命武裝起來的現代化。保持中國共產黨作為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成為走在時代前列、引領世界發展的強大政黨,是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題中之義,也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
二是民族振興與中國共產黨。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還意味著民族振興。民族振興就是要使中華民族更加堅強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中國實現的現代化是整個人類社會現代化的一部分,中國共產黨不僅是為中國人民的幸福事業而奮斗的政黨,也是為人類的進步事業而奮斗的政黨。在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之后,中國共產黨如何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而奮斗,也是一個不容回避的重要課題。中國當下正處于由大向強、將強未強的歷史交匯期,正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不斷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在這個新時代,中國與世界的關系發生深刻變化,我國與國際社會的互聯互動空前緊密。同時,外部世界對中國的挑戰也日益凸顯,成為影響國內改革發展穩定大局的重要因素。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面對波譎云詭的國際環境,要看到各種威脅和挑戰聯動效應明顯,各種矛盾和風險挑戰源、各類矛盾風險挑戰點相互交織、相互作用,要做到統籌發展與安全,增強憂患意識,防范風險挑戰,力爭不出現重大風險或在出現重大風險時扛得住、過得去。面對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使命,中國共產黨必須承擔起為人類進步事業而奮斗的責任,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大局,堅持和平發展道路,積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三是人民幸福與中國共產黨。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更根本的是實現人民幸福、共同富裕的現代化。人民幸福,就是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朝著共同富裕的方向穩步前進。實現社會現代化并不難,資本主義走出了一條成功的現代化道路。然而,迄今為止,其他一切社會道路都沒有找到解決共同富裕的方案,資本主義在現代化的過程中充滿了血和骯臟的東西,其現代化是兩極分化的現代化。盡管二戰后資本主義國家實施了福利計劃,但仍舊沒有解決共同富裕的問題。而中國實現的現代化是社會主義的現代化,是人民的現代化,是共產黨領導的現代化。
保證中國共產黨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政治屬性和紅色基因,是保障現代化之社會主義性質的根本所在。在領導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過程之中,中國共產黨是為人民服務的黨;在基本實現現代化之后,中國共產黨仍然必須是為人民服務的黨。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實現共同富裕,是中國共產黨矢志不渝的奮斗目標,中國共產黨要時刻不忘初心,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最高標準,不斷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不斷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著力使全體人民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著力在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上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個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明確了中國共產黨使命的基本方向。要始終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偉大旗幟,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團結全國各族人民,爭取一切可以爭取的力量,為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而奮斗,這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使命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