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貴州紫云自治縣大營鎮深度貧困村大營村,近年來堅持強戰斗堡壘、抓產業發展、增內生動力,村“兩委”團結帶領黨員、群眾內外兼修,在啃下基礎設施“硬骨頭”的同時,“量身打造”強力產業鏈,為順利實現高質量脫貧、助推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
內強隊伍建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以建強村黨支部為核心,以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為目標,村“兩委”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堅持“第一議題”制度,不斷鞏固和拓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成果。將黨史學習教育與“牢記殷切囑托、忠誠干凈擔當、喜迎建黨百年”專題教育結合起來,扎實開展專題學習教育,不斷提高村“兩委”干部綜合素質和履職能力。將大營村37名黨員劃分成4個黨小組并嵌進產業鏈,確保黨員在產業發展上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負責協調聯系養牛產業的黨小組實地查看養殖場的生產條件后,向村黨支部提出“擴寬道路、便于養牛場長期發展”的建議,村黨支部采納并實施后,該黨小組9名黨員積極深入群眾協調修路所需土地,資金項目協調黨小組及時對接項目資金,迅速破解了養牛場交通難題,養牛場長期發展得到保障。
外聯兄弟村落,報團取暖做大產業。在充分了解村情民意基礎上,村黨支部狠抓產業發展,不斷拓寬群眾脫貧致富渠道,壯大村集體經濟。結合本村石山多、土地少的實際,村“兩委”組織干部對群眾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共流轉土地1150畝。在養殖200余頭西門塔爾牛、建造1個汽車修理廠和1個服裝加工廠基礎上,為有效打破地理條件限制、促成資源規模性優勢、實現利益最大化,大營村與本鎮另外6個村聯合,共同發展高床雞蛋養殖。2018年7月以來,7個村累計養殖蛋雞15.8萬羽,產蛋率90%以上,2019年以來銷售雞蛋累計收入1160余萬元。在產業發展的強力帶動下,截至目前,全村人均純收入從2018年底的6500元增至1.04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從2018年底的1萬元增至65萬元?!?
內增自身動力,確保發展行穩致遠。堅持抓好制度建設,有力提升村級治理水平、增強內生動力。村黨支部在充分調研、廣泛征求群眾意見、建議基礎上,修訂完善《大營村“四議兩公開”制度》,進一步規范村級議事規則,對村級議定事項建立工作臺賬,形成責任清單,明確責任人和完成時限,倒逼工作落實,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著落、件件有回音。同時將民生、社保等相關政策、組織生活會查擺出來的問題全部上墻,公開整改銷號,廣泛接受群眾監督,不斷增強村“兩委”干部抓發展能力和群眾工作能力,確實提升村級治理能力和水平。常態化組織黨員干部結合黨史學習教育,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群眾大會、院壩會和廣播、微信、短信、櫥窗等平臺,大力宣傳群眾自力更生、勤勞致富的典型,推動群眾感黨恩、跟黨走,群眾主動參與學習培訓、就業增收蔚然成風,切實為鄉村振興提供不竭的基層“源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