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人民論壇網·國家治理網> 前沿理論> 正文

城鄉融合發展與鄉村振興:特性、共性與聯系

摘 要:城市與鄉村是現代化建設的兩個重要領域,理解城鄉融合發展和鄉村振興的邏輯關系,是我們開展相關工作、推進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偉大事業的前提和基礎。城鄉融合發展可為鄉村振興創造發展條件、提供發展路徑;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以構建城鄉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為前提條件,并致力于補齊城鄉融合中的關鍵短板。二者均服務于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目標,是解決我國社會發展主要矛盾的重要舉措;改革和創新是鄉村振興和城鄉融合發展共同的關鍵實施路徑。

關鍵詞:城鄉融合發展 鄉村振興 邏輯關系

中圖分類號F299 文獻標識碼A

鄉村振興是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重大戰略之一,也是當前全黨“三農”工作重心發生歷史性轉變后的戰略重點。城鄉融合發展是中國城鄉發展的重要主題、核心內容和目標。從理論上說,厘清二者關系,是我們對城鄉發展、農業農村現代化展開邏輯推理與分析、構建相關理論命題的基礎。從現實角度來講,理解二者的邏輯關系,是我們開展相關工作、推進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偉大事業的前提。

城鄉融合發展與鄉村振興概念的異同

城鄉融合發展與鄉村振興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城鄉融合發展是指城市區域和鄉村區域互融互促的一種發展狀態,或城鄉由分割或對立走向“一體化”的發展進程。鄉村振興是指鄉村重新恢復活力、實現繁榮興旺的一種發展狀態,或者鄉村從落后衰敗的發展狀態進入繁榮興旺狀態的進程。從上述界定來看,二者有所不同。從外延來看,城鄉融合發展涉及的內容比鄉村振興寬泛,前者涉及城市區域和鄉村區域的發展,后者更注重鄉村的繁榮發展。此外,二者有兩個基本的共同點:首先,二者均描述了一種狀態或一種進程;其次,從提出兩個概念的政策背景來看,二者都是促進城鄉發展的戰略/政策修飾定語,均是特定的區域發展戰略/政策,均指向特定區域發展的理想狀態和發展目標。

城鄉融合發展與鄉村振興的相輔相成關系

鄉村振興離不開城鄉融合發展

當前中國城鄉關系發展從“鄉土中國”階段轉入“城鄉中國”階段[1][2],城鄉融合發展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任務。鄉村振興離不開城鄉融合發展,本質上是由這個時代背景決定的。一個人不能拔著自己的頭發離開地球,同樣融入在這個背景中的鄉村振興不能因自身的重要性而脫離城鄉融合發展。

鄉村振興離不開城鄉融合發展,原因還在于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要以構建城鄉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為前提條件[3]。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在這里可以看到,構建城鄉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前提條件。或者說,城鄉融合發展可以為鄉村振興創造戰略發展條件、提供發展路徑和發展動能。2017年12月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指出,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必須重塑城鄉關系,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從動力角度看,重塑城鄉融合關系,實現城鄉發展要素、產業、市場及人力資源等的新型融合,有利于拓展鄉村發展空間,從而為鄉村振興提供新動能。

城鄉融合發展離不開鄉村振興

黨的十九大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而這個矛盾的集中表現是城鄉發展不平衡、鄉村發展不充分[4],鄉村是我國社會發展的短板,更是城鄉融合發展的突出短板。鄉村振興戰略以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為優先目標,致力于補齊這一關鍵短板。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城鄉融合發展離不開鄉村振興。城鄉融合發展,不僅包括城鎮的發展、鄉村的發展,更包括二者間互融互促式的發展。因此,沒有鄉村的發展,沒有鄉村的振興,就不是完整的城鄉融合發展;離開鄉村振興,“瘸腿”的城鄉融合發展就不是黨和國家以及人民所希望的城鄉融合發展。

城鄉融合發展與鄉村振興的包含關系

首先,城鄉融合發展涵蓋了鄉村振興。從概念范疇來說,城鄉融合發展,包括城鎮和鄉村的發展,鄉村振興是鄉村的振興,前者范疇涵蓋后者。應當深刻認識到,在城鄉融合發展思想中,城鎮和鄉村是互促互進、共生共存的。2017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指出,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要順應城鄉融合發展大趨勢,堅持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兩手抓,清除阻礙要素下鄉各種障礙,吸引資本、技術、人才等要素更多向鄉村流動,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可見,鄉村振興是城鄉融合發展“兩手抓”中的一手。因此,從范疇來看,城鄉融合發展占主要地位,鄉村振興居輔助地位。

其次,鄉村振興的目的是構建城鄉融合發展新格局、推進城鄉融合高質量發展。鄉村振興服務于城鄉融合發展,城鄉融合發展是其目的,在這種意義下可以將鄉村振興歸于手段層面。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40年前,我們通過農村改革拉開了改革開放大幕。40年后的今天,我們應該通過振興鄉村,開啟城鄉融合發展和現代化建設新局面”。這一重要論述清楚地論證了城鄉融合發展和鄉村振興的主從關系、目標和手段的關系。因此,從目的手段關系來看,城鄉融合發展占主要地位,鄉村振興則包含其中。

城鄉融合發展與鄉村振興在上一層級系統中的定位

站在同一個層級看,我們可以判定城鄉融合發展和鄉村振興的主輔關系;站在更高層級,我們可以進一步判別二者在上位層級系統中的定位和作用。

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城鄉融合發展和鄉村振興都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戰略舉措,二者均服務于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目標。在民族復興的中國夢中,國家富強,既包括城鎮的繁榮,又包括鄉村的振興。通過城鄉融合發展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我們將逐步實現包括城鄉共同繁榮在內的現代化國家目標。

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來說,城鄉融合發展和鄉村振興都致力于堅守共同富裕這一根本原則。貧窮不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部分人富裕,大部分貧窮不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堅持共同富裕。從這一根本原則來看,城市繁榮,城鄉分割,鄉村衰敗,一定不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因此,扎實推進共同富裕,必須一體推進城鄉融合發展,一手抓新型城鎮化,一手抓鄉村振興。

以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變來說,城鄉融合發展和鄉村振興均是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的重要戰略舉措。二者均服務于化解主要矛盾這一目的。城鄉發展不平衡、發展不充分,需要通過城鄉融合發展來解決;城鄉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須通過城鄉融合發展來得到滿足。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充分集中體現為鄉村發展滯后、鄉村處于短板位置,必須通過城鄉融合發展,特別是通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以破解。這就要求把鄉村振興作為新時期全黨全國“三農”工作的重心,在城鄉融合發展新格局中,以鄉村振興為統領,全力推進各項“三農”工作,助推鄉村發展新局面,煥發鄉村發展新活力。

城鄉融合發展與鄉村振興內含的共同發展路徑

改革是城鄉融合發展和鄉村振興的共同發展路徑

改革是推動城鄉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只有改革才能打破城鄉分割、農業農村衰敗和發展停滯的格局,破除阻滯農業農村發展的障礙因素。

推進城鄉融合發展,需要改革不利于城鄉融合發展的舊有體制機制:要改革不利于城鄉要素暢通自由流動、平等交換的制度,重點改革戶籍制度、土地利用制度、資本流通等制度,進一步促進城鄉人口、人才、土地使用權、資本、技術等要素的雙向流通;要改革造成城鄉產業發展差距較大的產業制度,打破大城市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與鄉村傳統農業的布局失衡局面,構建城鄉業態互融發展且信息化現代化水平齊頭并進的發展新格局;要改革城鄉基本公共服務不均等的政策體系,推動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社會事業向農村覆蓋,加快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的標準化、均等化。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改革不利于鄉村振興的舊有體制機制:要創新農業農村發展思路,從城鄉統籌發展格局中推進農業農村發展,把先進的外部要素、技術、經驗、機制等更大范圍地引進到農業農村;健全農業農村發展機制,改善目前農民在農業發展和鄉村治理過程中的組織程度發育不足的狀況;消除農業農村發展的關鍵障礙因素,通過改革打破農業農村發展的瓶頸,改革掉農村背負的沉重社會保障事業負擔,化解農業農村發展的細碎化問題等等。

創新是城鄉融合發展和鄉村振興的共同發展路徑

城鄉融合發展和鄉村振興都是發展狀態或者發展的進程。從某種意義上講,發展是一連串的創新。通過一連串的創新,可以為城鄉融合發展和鄉村振興裝上超強馬力的引擎。工業革命以來,世界經濟社會迅猛發展的主要動力是創新。正是因為有了創新,近十年世界經濟社會的發展速度遠遠超越過去百年乃至數千年的發展速度。在中國大地上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同樣要用創新去啟動新的前進引擎,開創城鄉發展的新天地。

推進城鄉融合發展,以創新為路徑,主要是要推進思路創新。要用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促進城鄉經濟、社會、文化、生態和基礎設施等方面的全面融合;要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讓城鄉居民共同參與城鄉融合式的社會治理,共享城鄉融合發展的成果;要推進科技創新,要促進利于城鄉融合的科技創新成果產出和應用,向科技創新要生產率,把現代智慧產業科技融入城鄉發展進程,不斷縮小城鄉科技差距。

推進鄉村振興,以創新為路徑,主要包括農村產業經營領域創新、農村建設領域創新、農民生活領域創新。農村產業經營領域創新,就是要用創新技術和手段發展農村產業,增強農業農村發展的經濟動力。農村建設領域的創新,就是運用新技術手段提升農村建設、管理和治理水平,增強農村社會發展活力。農民生活領域的創新,就是要運用現代技術手段和成果改善農民生活品質,增強農業農村發展的消費動力和生活動能。

【本文作者為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本文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城鎮化對我國農業生產的影響機理與對策研究”(項目編碼:No.71673274)、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創新工程“國外農業經濟與貿易”(項目編碼:ASTIP-IAED-2021-06)階段性研究成果】

注釋

[1]劉合光:《優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推進鄉村治理現代化》,《國家治理》,2021年第5-6期,第29-33頁。

[2]劉守英、王一鴿:《從鄉土中國到城鄉中國——中國轉型的鄉村變遷視角》,《管理世界》,2018年第10期,第128-146頁、第232頁。

[3]-[4]劉合光:《激活參與主體積極性,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農業經濟問題》,2018年第1期,第14-20頁。

責編:賀勝蘭

聲明:本文為《國家治理》周刊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國家治理周刊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