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桃花花信來,邀我華容來看海。綠瑩瑩一片望不到邊,那是豐收的芥菜……”在洞庭湖畔的湖南省華容縣三封寺鎮,時不時傳來《芥菜之戀》的歌聲。
北枕長江、南濱洞庭的華容縣農業特色鮮明,素有“中國芥菜之鄉”之稱。華容芥菜先后獲評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湖南十大農業品牌、全國區域農產品百強公共農產品,誕生了1個中國馳名商標和9個湖南省著名商標。
面對著一大片芥菜,華容縣蔬菜產業服務中心副主任張昭宇介紹了芥菜產業走上規模化之路的蛻變過程:2004年之前,華容縣種植加工芥菜的家庭作坊有上百家之多,經營主體單兵作戰,沒有形成大的品牌價值和市場競爭力。近年來,華容縣委、縣政府著力推廣高標準生產基地,鼓勵農戶適度規模種植,完善溝、港、路、渠等基礎配套建設,建設加工產業園區,培育公共品牌,將芥菜打造成了該縣強農富農的支柱產業,形成了以3家省級農業龍頭企業、13家市級農業龍頭企業為引領,以芥菜為主的蔬菜種植、加工、銷售全產業鏈,年產值達50多億元。特別是2019年遴選出來的“特色農業小鎮”華容縣三封寺鎮,聚焦芥菜產業,兼顧生態環境,實現了產業特而強、形態小而美的目標,成就了其“芥菜小鎮”之名。
陽春三月,旭日和風,又到了一年收割芥菜的季節。三封寺鎮泰和村千畝高標準種植基地里,一兜兜芥菜整齊排列,青翠欲滴。
在泰和泰安芥菜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蔡先其介紹,這兩年合作社吸引了30多戶村民加入,在外務工的村民蔡力夫也因此返鄉,一邊給合作社管理基地,一邊自家種上十幾畝芥菜,兩口子出工出力,算下來一年收入超10萬元。蔡力夫說,芥菜秋播冬生春收,不需要使用農藥,與水稻套種后,既能改善土壤環境,也便于農作物打理。
在新村土菜館芥菜風情體驗農莊,記者見識了與芥菜相關的多種中華美食。華容芥菜口碑遠播,市場前景好。當地政府因勢利導,按“政府扶持+企業主導+基地板塊”的模式,在三封寺鎮發展芥菜種植面積1.5萬畝,培育發展專業合作社10家,云龍菜業、插旗菜業、宏綠食品、湘滿天、開口爽、海霸、錦瑞7家省市龍頭企業與三封寺鎮簽訂了芥菜保底收購協議,實行“基地+企業+合作社+農戶”訂單式生產,3.2萬人的三封寺鎮,去年僅芥菜一項總產值就達9.2億元。
同時,金融支持全面跟上發展節奏。中國農業發展銀行華容縣支行投放2.5億元貸款支持建設全國規模最大的芥菜加工產業園,園區總投資達10億元以上,吸引多家規模企業入駐。如今,園區周邊餐飲、物流、包裝等行業隨之興起,一二三產業呈現融合發展勢頭。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湖南開口爽食品有限公司于2020年進駐芥菜加工產業園,總投資2.6億元,主營健康調料小菜和健康蔬菜零食,擁有國內先進的“芥菜鮮菜—鹽漬發酵—切分—脫鹽—調味—灌裝真空—連續巴氏殺菌”自動化加工生產工藝。該公司董事長周志鋒告訴記者,公司積極創新聯農帶農激勵機制,鼓勵農民適度規模經營,通過打造標準的種植園區和基地,與農民相互依存、緊密協作、風險共擔、互惠共贏,確保農民充分分享二三產業增值收益,帶動園區農民持續增收。
日前,第三批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創建名單發布,位于三封寺鎮的岳陽市華容縣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赫然在列。張昭宇表示,這將進一步促進三封寺鎮的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鄉村振興積蓄力量。
三封寺鎮人氣越來越旺,不僅得益于芥菜產業的壯大,還要得益于日益優美的人居環境。作為湖南省美麗鄉村整域推進示范鎮,該鎮拆除“空心房”,綠化、亮化、凈化房前屋后;治陋樹新,完善村規民約和協會自治;打造芥菜文化廣場,新建公共文體設施等。自駕前來的游客連連驚嘆,芥菜小鎮粉墻黛瓦的宅子,滿目青翠的梯田,步步有景,處處含韻,這就是“吃得酸爽痛快,過得甜蜜幸福”的小鎮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