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新發展階段,北京冬奧服務“兩個大局”
伴波瀾壯闊歷史洪流,奏砥礪奮進時代凱歌。從2013年11月中國奧委會正式致函國際奧委會,提名北京為2022年冬奧會申辦城市,到2015年7月國際奧委會正式確定北京為2022年冬奧會承辦城市,再到2018年2月第23屆冬奧會在韓國平昌閉幕,冬奧會進入“北京周期”,北京冬奧的籌辦工作在具有里程碑意義的2020年邁入“沖刺階段”。有關各方在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下攻堅克難,努力做到疫情防控與冬奧籌辦兩手抓、兩不誤,按計劃實施北京冬奧會場館、基礎設施建設、賽事組織和賽會服務等各項籌辦工作,并取得重要的階段性成效。
從“十二五”到“十三五”再到“十四五”,北京冬奧的申辦與籌辦伴隨國家強大與民族復興一路前行。北京冬奧會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過程中的重大國際性活動。立足新的歷史交匯點,“辦好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是黨和國家的一件大事”。胸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全面謀劃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相關工作,緊緊圍繞“精彩、非凡、卓越”的辦賽目標,高質量、高效率完成好各項籌辦任務,兌現申冬奧過程中的每一項承諾,既有助于展現國家形象、促進國家發展、振奮民族精神;又有助于促進對外開放、傳播中華文化、助力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下,北京冬奧會是展現國家形象、促進國家發展、振奮民族精神的重要契機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要求“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加快推進體育強國建設,籌辦好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包括“建成文化強國、教育強國、人才強國、體育強國、健康中國,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的高度,國家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北京冬奧會是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的重要平臺,是推進中國冰雪運動的重要力量,是提高我國國民身體素質的重要助力。應以北京冬奧為契機,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增強人民體質,讓更多的人享受冰雪文化。
自北京奧運會以來,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的中央。此次以北京冬奧會為窗口,可全面展示國家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綜合實力,塑造和提升中國文明大國、負責任大國和社會主義大國形象,對內增強人民群眾的民族自豪感、凝聚力和向心力,對外加大中國的國際吸引力、影響力和輻射力。同時,籌備和舉辦北京冬奧會,一方面促使我國競技體育更好、更快、更高、更強,一方面推動群眾體育推廣普及與快速發展,從而推動我國體育事業不斷發展,助力實現全民健康,進而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目標。再者,在北京舉辦一場全球矚目的冬奧盛會,展現國家形象,促進國家發展,必將極大振奮民族精神,有利于激勵海內外中華兒女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
“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歷史交匯期,北京冬奧促進體育強國建設加快推進,體現黨的集中統一領導顯著優勢
體育強則中國強,國運興則體育興。體育強國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題中之義。“體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徑,是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是展示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平臺。”北京冬奧的申辦與籌辦既有助于弘揚中華民族體育精神,促進體育文化繁榮發展,提升國家體育文化軟實力;又有助于推進競技體育人才培養,構建青少年體育人才培養體系;同時有助于促進全民健身國家戰略實施,提升體育公共服務水平,促使體育事業長足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北京冬奧籌辦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就辦好北京冬奧作出一系列重要講話、重要部署,指出“辦好2022年北京冬奧會,是我們對國際奧林匹克大家庭的莊嚴承諾,也是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要堅定信心、奮發有為、精益求精、戰勝困難,認真貫徹新發展理念,把綠色辦奧、共享辦奧、開放辦奧、廉潔辦奧貫穿籌辦工作全過程,全力做好各項籌辦工作,努力為世界奉獻一屆精彩、非凡、卓越的奧運盛會”。在場館和基礎設施建設、賽會服務保障、疫情防控等各條戰線,廣大共產黨員迎難而上、勇擔使命,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全力推進冬奧籌辦工作。正是黨的集中統一領導,保障北京冬奧會各項籌辦工作在新冠疫情全球肆虐的嚴峻形勢下仍能按計劃推進,并取得重要的階段性成效;北京冬奧會的成功舉辦也將是黨集中統一領導顯著優勢的有力體現與重要成果。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北京冬奧是中國體育和經濟社會發展同世界奧林匹克運動發展開創雙贏局面的重要契機
從國際看,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格局發生深刻調整,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同時構成大變局的重要組成部分。當此大變局之際,體育這一世界語言,以跨越意識形態的國際屬性,成為外交格局中有效溝通的橋梁。北京冬奧對我國體育強國建設、首都城市規劃建設與京津冀協同發展、文體旅產業融合、體育文化與體育外交發展等起到重要的牽引效應。以北京冬奧會為契機,我們可推進國家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各項事業全面發展;加強北京“四個中心”功能建設,對接京津冀協同發展;帶動體育產業與文化旅游產業融合發展;搭建體育外交平臺,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
同時,中國舉辦冬奧會,在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中更好地傳播奧林匹克團結、友誼、和平的宗旨和理念,宣傳“重在參與、自強不息、頑強拼搏”的奧運精神;進一步激發中國民眾對奧林匹克運動的熱情,帶動更多中國人關心、熱愛、參與冰雪運動;推動13億中國人以不同方式投身冰雪運動及相關產業;為國際社會提供“北京方案”,樹立奧林匹克運動與城市和區域發展良性互動……無疑也是對世界奧林匹克事業的極大推動。
面對重要戰略機遇期與“后疫情時代”,北京冬奧引領體育外交積極有效開展
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文明多樣化深入發展,全球治理體系和國際秩序變革加速推進,各國相互聯系和依存日益加深,國際力量對比更趨平衡,和平發展大勢不可逆轉。然而,2020年在全球范圍內暴發的新冠肺炎疫情給國際社會造成前所未有的沖擊和挑戰。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國經歷了從大范圍傳播到逐漸有效控制的過程,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率先復工復產,率先實現經濟正增長,從而贏得了發展的主動。
面對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借助“軟實力”展開對外交往成為外交發展的重點方向,體育的世界魅力與影響力使其成為外交的重要橋梁。北京冬奧在此特殊階段籌辦和舉辦,以體育外交彰顯大國風范和全新形象,傳遞中國社會正能量,推動國家間的深入合作,有利于在變局中開新局,助推對外開放、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同時向世界傳播中華優秀文化、推動東西文明交流互鑒。
構建新發展格局,北京冬奧推動高質量發展
北京冬奧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高質量發展要求我們在繼續推動發展的基礎上大力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體育是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尤其對滿足物質性需要之上的社會性需要和心理性需要,對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意義重大。
北京冬奧會的申辦、籌辦與舉辦可有力推動我國冰雪運動快速進步,推動全民健身廣泛開展,促使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各地應以北京冬奧為契機,推動全民健身公共服務保障體系持續完善,推進全民健身智慧化發展;協調與平衡城鄉居民健身差距,助力全民健身健康理念、知識與方法在鄉鎮的推廣;創新與豐富全民健身活動的服務模式和活動形式,促使更多民眾參與其中,促進人的體力、智力以及道德的全面、和諧、充分發展,提高人民生命質量。
北京冬奧帶動中國冰雪運動與體育事業發展,促進文體旅產業融合發展
新發展階段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后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邁進的階段,此階段人民不斷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由物質性需要不斷向社會性需要、精神性需要擴展,文化、體育、旅游成為人們的重要生活方式和滿足人們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內容,既有事業屬性,又有產業屬性。
中國是一個13億多人口的大國,體育是重要的社會事業,也是前景十分廣闊的朝陽產業。要把推動冰雪運動普及貫穿始終,大力發展群眾冰雪運動,提高冰雪運動競技水平,加快冰雪產業發展,推動冬季群眾體育運動開展,增強人民體質。冰雪運動可以真正成為中國經濟的朝陽產業、中國體育的發展亮點、健康中國的切入平臺。在此基礎上,促進體育產業對市場運作優質資源的合理調配,在競技體育與群眾體育間建立體育與相關行業有效連接的產業鏈條,將“普及與提高”融合發展、共同進步,不斷激發體育市場主體活力,增強體育消費黏性,擴大體育消費商業規模,提升體育綜合發展的供需轉換率,培育體育經濟發展新動能。
同時,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為體育與文旅產業融合發展提供重要契機。通過國家頂層設計與法規政策引導、科技創新與區域規劃,發揮體育產業在促進文化旅游產業升級和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同時實現文化旅游產業在幫助體育產業拓展產業鏈和完善商業模式、獲取更多附加價值等方面的重要功能,進而推動體育強國戰略的實現,并促進我國經濟結構轉型,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北京冬奧有助于推進落實北京城市總體規劃建設,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
“辦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來之不易、意義重大,同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高度契合,給新時代北京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北京將成為國際上唯一舉辦過夏季和冬季奧運會的‘雙奧城’。”北京冬奧的基礎設施與場館建設、冬奧景觀與冬奧文化、“雙奧城市”品牌等各項工作,有助于加強北京“四個中心”功能建設,突出其政治中心的安全保障,文化中心的歷史風貌與現代文明,國際交往中心的外交風范與話語引領,科技創新中心的資源優勢與創新能力。
要把籌辦冬奧會、冬殘奧會作為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抓手,下大氣力推動體制創新、機制創新、管理創新和政策創新,推動交通、環境、產業等領域協同發展先行先試,重點突破,以點帶面,為全面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起到引領作用。要發揮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籌辦對城市發展的促進作用,落實首都城市戰略定位,進一步發揮北京對京津冀區域發展的輻射帶動作用,一體謀劃、一體實施,實現北京同河北比翼齊飛。
【執筆:桂 琰 張 貝 陳璐穎,統稿:石 晶;本文系北京市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北京文化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研究”(項目編號:19YJA003)階段性成果】
責編:蔡圣楠
聲明:本文為《國家治理》周刊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國家治理周刊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