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中國之治@文化解碼 > 正文

【中國之治@文化解碼】專題片 | 中國文化決定中國道路

【中國之治@文化解碼】

主講人王東 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處理“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的關系”是我們黨治國理政一個繞不開的問題

“四個自信”當中,文化自信是最根本的自信,文化問題是治國理政的一個根本問題。近代以來,每一次大的社會轉型甚至社會進步都會出現文化選擇和走向問題。因此,怎樣看待傳統文化的價值,怎樣處理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的關系就成為我們社會前進、我們黨治國理政一個繞不開的問題。

中華文明之所以能延續五千多年并一以貫之,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我們有包容和諧、厚德載物、生生不息的哲學傳統,儒道法等文化傳統的交匯融合及其開放、轉化,協和萬邦、天下一家的精神等。這些文化基因經過幾千年的歷史傳承和積淀,形成了我們今天治國理政重要的思想和智慧寶庫。

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站在治國理政的戰略高度,深刻闡述了中國傳統文化與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中國傳統文化與中國共產黨、中國傳統文化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傳統文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等重大問題。應該說,這些問題既是推動中國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基本問題,也是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實踐中面臨的重大時代課題。

道路的選擇與文化傳統密切相關

所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要從中國的實際出發來建設社會主義。傳統文化本身就是中國國情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丟掉了對傳統文化的繼承總結,那么中國特色也是無法存在的。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國家選擇什么樣的治理體系,是由這個國家的歷史傳承、文化傳統、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決定的,是由這個國家的人民決定的。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些論述,都揭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獨特的文化傳統、歷史命運和基本國情依據,同時也闡明了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是優秀的歷史文化的傳承之路、復興之路。所謂中國特色,主要源自中國獨特的傳統文化積淀。

從中國共產黨近百年的奮斗史、中華人民共和國七十多年的發展史、我們改革開放40多年的跨越史,到我們即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應該說這些歷史都是人民書寫的歷史,是中華文化深厚的底蘊,是中華民族獨特的文化遺產、精神記憶和文化心理結構,是構成我們四個自信的基礎。

從大的文明角度來講,習近平總書記不是單講中華文化、中華文明,而是從大的人類文明的角度來看問題,這更體現了博大精深的人文思想和人文關懷。中國共產黨人從第一代領導集體開始,就對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中國傳統文化的關系有著深刻的見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其中就包含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的相互有機融合。形象來講,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讓馬克思主義說“中國話”,既要用馬克思主義“化”中國,又要用中國“化”馬克思主義。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這是一個大的歷史觀,首先是人類文明,接著才是我們中華文明。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是社會主義的復興,社會主義復興是為全人類走出了一條不同于資本主義的道路,就是為全人類的文明指明了方向。這條道路被掌握了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并深愛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中國共產黨在艱辛探索中找到了。從文明的傳承性來看,這是中華民族從古到今對崇高社會理想孜孜以求的必然歸宿。

文化解碼文中配圖2

【中國之治@文化解碼】專題

[責任編輯:宋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