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強我國知識產權保護工作舉行第二十五次集體學習。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要提高對知識產權保護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從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方面,為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地理標志是一種重要的知識產權,是證明某一產品源于某一特定產地的標志,如郫縣豆瓣、陽澄湖大閘蟹、安溪鐵觀音、庫爾勒香梨……均是享譽市場的地理標志產品。地理標志與人民生活幸福、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密切相關,在打造區域品牌、做強高端產業鏈、促進“興業富農”中的重要作用日益顯現,被譽為是推動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金鑰匙”。
小產品撬動大產業。地理標志產品往往是“一個瓜、一只雞、一朵花、一粒米”這樣看起來不起眼的小產品,但由于蘊含了當地特定的水土、氣候、經緯度等因素,通常具備獨特的質量、功能或其他特性,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市場前景備受關注。各級政府要發揮地理標志的組織作用,按照統一標準、統一標識生產、加工、包裝、銷售,實現產品附加值最大化,“握指成拳”整體增強產品市場競爭力。要找準地理標志助推現代化經濟體系發展的著力點和作用面,聚焦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助推鄉村振興發展有效銜接的主戰場,發揮地理標志對“農民增收、農業增效”促進帶動作用,建設一片規模化種植、生產基地,培育一批龍頭企業、專業大戶,不斷延長地理標志產業供應鏈,提升賦能地理標志產業價值鏈。
小商標擦亮大品牌。地理標志是通過國家知識產權行政部門,以集體商標或證明商標的形式進行法律注冊和管理,被納入了商標法律體系保護。各級政府應圍繞推動地理標志高質量發展,構建地理標志大保護格局,堅持質量是品牌的生命力,建立綠色、安全、有機等行業領先標準,完善生產工藝流程,嚴格質量安全監測管理,為地理標志產品打開市場、端上餐桌、邁出國門保駕護航。要找準地理標志產品的差異化以及市場的差異化,持續增強地理標志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精”。要注重地理標志公共品牌的統一管理、統一運營、統一保護,進一步規范地理標志的授權使用,擴大專用標志使用覆蓋面。要加強地理標志行政保護和司法保護,重拳出擊群眾反映強烈、社會輿論關注、侵權假冒多發的重點領域和區域,維護地理標志整體信譽,不斷擦亮地理標志產品的品牌“含金量”。
小融合促進大發展。地理標志產品往往蘊含著特定歷史信息、濃郁的地方特色和鮮明的民族文化。應當講,地理標志產品不僅是特色產品,還是地域特色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更是一張地方經濟融合發展的名片。各級政府要深入挖掘地理標志原生性民俗文化內涵,以現代化的手段,創新地理標志元素的植入和表達,積極探索“地理標志+綠色農業”、“地理標志+觀光旅游”等模式,因地因時開展地理標志文化主題節日活動,運用互聯網、大數據、融媒體等更智慧、更豐富的方式,創新推出沉浸式體驗產品,不斷升級消費業態、培育消費場景,促進地理標志產業集中布局、資源集約利用、價值高效轉化,加快轉變地方經濟發展方式,走出一條“產業強、生態美、文化興”的融合發展新路子。(作者:袁強)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