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人民論壇網·國家治理網> 前沿理論> 正文

治理“燈下黑”應做好黨內監督與外部監督協同

摘 要:“燈下黑”形象地比喻了權力機關中存在的死角問題,其嚴重影響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折射出干部管理體制內部監督制度存在的盲區和空白點。治理“燈下黑”問題,必須繼續強化黨內監督,增強權力監督和制度執行力,提高黨員干部政治素養,加強黨員干部隊伍建設,密切聯系群眾,強化群眾監督,暢通輿論監督。

關鍵詞: 燈下黑 紀檢監察 治理

【中圖分類號】D26 【文獻標識碼】A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明確指出要“強化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長期以來,治理權力腐敗一直是人民群眾關注度最高、反響最強烈的問題之一,也是我們黨一項長期復雜艱巨的任務,對于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凈化黨內政治生態至關重要。其中,“燈下黑”問題由于其隱蔽性,治理難度大、危害性強、涉及面廣而備受關注。無論是紀檢監察工作還是機關黨建工作,權力體系中存在的“燈下黑”現象都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燈下黑”問題的成因

“燈下黑”是一種自然現象,原意是指古人使用碗、碟等盛油作為照明器皿,而燈芯位于器皿上方,燈具下方就會形成陰暗區域。現在多引申為權力籠罩下的“陰影”,例如負責打擊違法犯罪的公安機關為黑惡勢力提供“保護傘”、紀檢監察部門內部通風報信而產生的權錢交易等。這種現象的出現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沒有形成有效的內部監督制度。有效的監督是權力正確行使的前提和保障,是國家治理體系和各項工作正常運轉的重中之重。盡管權力監督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有黨內監督、民主監督、法律監督、輿論監督等,但也存在著不同程度上的缺位現象。行政權力的過于集中和強勢,使得同級層面的監督很難發揮應有的效力,尤其是對主要領導干部的監督幾乎缺位,甚至出現監督的真空地帶。

干部隊伍思想認識不足、政治覺悟不高。作為長期執政的中國共產黨,要使執政地位堅如磐石,關鍵在于黨員領導干部能否擺正自己的位置,以身作則,嚴格遵守黨的紀律,明白權力是人民賦予的公權力,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有一些領導干部不斷出現問題,其原因之一在于他們經受不住外部環境的誘惑,漠視紀律,無視政紀條規,導致權力濫用。還有一些擁有較大權力的官員缺乏自覺抵御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等腐朽思想侵蝕的能力,利用手中的權力為個人和他人謀取私利,這些都是其思想認識不足、政治覺悟不高的表現。

“燈下黑”現象極易被忽視。一般來說,人們往往容易忽略近在身邊的事物或發生的事件。例如本是打擊違法犯罪行為的公安機關,其個別成員利用工作和職務之便長期為黑惡勢力提供內部信息,利用職權或職務上的影響,阻礙司法機關對黑惡勢力的查處,協助其成員逃跑、隱匿等等。正是由于公安機關擔負著打擊犯罪的神圣職責,我們才很難相信公安機關內部會有“害群之馬”與黑惡勢力勾結,忽略了從“源頭”上找問題。

“燈下黑”問題的危害

“燈下黑”的實質是各級權力機關或官員利用職務優勢謀取私利,歸根結底是權力腐敗問題,是動搖黨的執政地位和執政基礎的問題。

嚴重損害黨內政治生態。我們黨作為馬克思主義執政黨,良好的黨內政治生態是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基礎,開展嚴肅認真的黨內政治生活,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權力機關內部產生“燈下黑”問題,其傳染性和腐蝕性極強,并容易產生連鎖效應,形成惡性循環,嚴重動搖黨的執政基礎。

破壞黨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不斷深入,人民群眾對反腐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雖然某些貪腐案件中既打了“老虎”也拍了“蒼蠅”,但權力機關內部的“燈下黑”問題仍然頻發,損害人民群眾對黨和政府的信任,極大地破壞了黨和政府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

削弱黨和政府的公信力。國家公職人員利用手中權力,鉆制度的空子進行權錢交易,尤其是紀檢監察工作中的腐敗現象,不僅加大了“燈下黑”問題的治理難度,嚴重危害人民群眾的利益,而且也嚴重敗壞了黨風政風,降低了政府公信力。

治理“燈下黑”問題的思路與對策

黨中央已經深刻認識到權力機關內部“燈下黑”問題的危害性,不斷改革和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逐漸形成了紀律監督、監察監督、派駐監督、巡視監督的權力監督體系,強化了黨對反腐敗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真正做到“老虎”“蒼蠅”一起打,在反腐高壓態勢下“燈下黑”問題也有所緩解。但以下幾方面仍需要繼續推進。

繼續強化黨內監督,增強權力監督和制度執行力。沒有監督的權力必然滋生腐敗,黨內監督還一定程度存在監督精準不夠、范圍不廣、方法不準的問題,必須采取有效措施推動監督工作實現高質量發展,在黨內監督中重點抓關鍵少數和關鍵崗位,以全面從嚴治黨為邏輯主線進一步優化內部問責機制。黨內核心干部要嚴格做到自查自糾,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遵守制度沒有特權,切實提高制度的執行力。

提高黨員干部的政治素養,加強黨員干部的隊伍建設。打鐵還需自身硬,治理“燈下黑”問題,必須不斷提升各級權力機關成員尤其是領導班子的政治素養,打造一支政治堅定、作風優良、擔當作為的高素質黨員干部隊伍。首先要對領導班子的“一把手”進行嚴格篩選和資格審查,只有政治素質突出、業務素質過硬、決策能力較強的人才能勝任,并加強對“八小時以外”的監督管理。其次要加強普通黨員干部的政治學習,以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利用專家講座、經驗交流、線上學習等多種形式豐富政治學習內容。最后要加強紀檢監察干部監督人員的內部管理。“自己人”監督“自己人”極易出現“講人情”“放一馬”的現象,因此要選派黨性修養好、政治覺悟高、意志品質堅定的黨員干部,以切實提高監督效率。

密切聯系群眾,強化群眾監督,暢通輿論監督。監察機關應當依法公開監察工作信息,接受民主監督、社會監督、輿論監督。一方面,隨著網絡的普及和大數據的廣泛應用,人民群眾對反腐敗問題的敏感度越來越高,參與意識越來越強。各級權力機關要通過信息公開適度增加工作的透明度,加強與人民群眾的密切聯系,利用群眾的力量強化外部監督;各級權力機關的領導班子要重視人民群眾的舉報,經常到群眾中聽取意見和建議,提高黨和政府的公信力。另一方面,信息化技術的飛速發展使輿論監督在國家治理體系中居于重要地位,對網絡輿情的收集與審查已經成為各級政府的一項常規工作。因此,各級權力機關要善于從政治上牢牢把握正確輿論導向,強化輿論的外部監督作用。

綜上所述,“燈下黑”問題的治理絕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須做好與之長期斗爭的準備。在加強頂層設計的同時,以全面從嚴治黨為主線,做好內部監督與外部監督的協同,根據各部門的實際情況有的放矢、有效監管,以確保各級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干部自覺在憲法法律范圍內和制度框架下合法、合理地行使權力,在實踐中全方位提高監督工作質量。

【本文作者為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北京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本文系北京市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新時代國家治理現代化與法治建設研究”(項目編號:19LLKDA003)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1]耿靜:《政府信任的差序化:基層治理中的“塔西佗陷阱”及其矯治》,《理論導刊》,2013年第12期。

[2]李建國:《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草案)>的說明》,《人民日報》,2018年3月14日。

責編:王茂磊 / 司文君

聲明:本文為《國家治理》周刊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國家治理周刊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賀勝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