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人民論壇網·國家治理網> 人民智庫> 正文

調查報告:當前公眾對基層治理網格化的新期待

重要發現:

·公眾對基層網格化治理的知曉率整體較高,信息采集、疫情防控、糾紛化解功能最受公眾關注;

·當前,公眾對基層網格化治理的評價總體呈正向積極,但多頭考核、權力和責任不對等以及資源和任務不對稱仍是進一步推進基層服務精細化、具體化面臨的最大阻礙;

·基層治理網格化需要“新思維”,增強網格化管理的服務屬性,凸顯網格“細致入微”的服務作用;

·為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效能,應著力推動更科學人性化的考核體系和常態化防控機制的建設;

·公眾認為未來基層治理網格化的三個主要發展趨勢是:“資源下沉賦能網格,提升社區網格治理能力”、“分類治理,推動社區網格的差異化治理”和“新技術賦能,加強5G、AI等數字化技術的落地應用”。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既是對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也是對基層治理效果的一次實戰檢驗。在疫情防控過程中,作為基層治理機制的創新,無數個社區網格發揮了重要作用。當前,國內疫情總體呈現零星散發狀態,防范疫情任務仍然艱巨,社區仍舊是疫情防控的主戰場。如何將基層社區在“非常時期”抗擊疫情積累起來的治理經驗轉化為疫情防控“常態化”階段的治理機制,如何通過社區抗擊疫情體系構建切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是目前亟待進一步探討的治理課題。基于此,2020年7月,人民智庫圍繞“公眾對新形勢下推進基層治理網格化的認知、評價和期待”進行問卷調查,以期為今后的基層治理工作提供借鑒和參考。

公眾對基層網格化治理的知曉率整體較高,并認為信息采集和疫情防控是當前最應提供的公共服務

隨著城市化進程不斷推進,城鄉社區內各類社會矛盾日漸凸顯,公眾訴求也日趨多元,社會管理難度加大,創新基層社會治理迫在眉睫。作為破解基層社會治理發展瓶頸的創新體制,網格化將管理轄區劃分為單位網格,充分整合網格內的信息資源和服務資源,推動社會治理和服務重心向基層下移,從而更好地為居民提供優質、便捷、高效的服務。

當問及“對基層網格化治理的具體內容是否了解”時,超過八成(86.53%)的受訪公眾表示很了解,認為基本了解的受訪公眾比例占8.82%,還有4.65%的受訪者表示自己“不了解”。另外,調查顯示,在基層網格承擔的各項公共服務中,公眾認為最應提供的公共服務分別是信息采集(74.63%)、疫情防控(50.18%)、糾紛化解(46.74%)、環境治理(37.64%)、政策宣傳(28.13%)、基層黨建(25.92%)、居家養老(18.80%)、醫療咨詢(12.27%)和文化建設(5.70%)。

Image 1

八成以上受訪公眾對基層網格化治理建設工作的總體情況表示滿意,但認為基層信息平臺和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仍有所欠缺

近年來,各級政府在推進“網格化服務管理”上的工作得到了公眾的一致好評,超過九成(90.58%)受訪公眾表示大力贊揚,其中,表示“很好”的受訪公眾有72.20%。另外,當問及“對我國基層社會網格化治理建設是否滿意”時,公眾普遍持積極肯定的態度,八成以上(85.94%)的受訪公眾表示認可和滿意;表示不滿意的受訪公眾比例僅占3.86%。

在對基層網格化治理各方面進行評價時,我們發現最受公眾肯定的三個方面分別是:“基層政府盡可能維護和實現了公共利益”(77.62%)、“基層網格化治理部門積極宣傳了網格化的相關知識”(76.75%)和“我所在社區的居民對參與社區工作的熱情很高”(76.24%)。而關于“目前在社區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困難是易于克服的”(10.76%)、“社區配備了專業人才,業務能力強”(10.25%)和“現有的社區信息平臺建設能基本滿足基層公共服務需求”(9.05%)等方面,政府還需作進一步努力,加大對社區的信息平臺和人才建設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公眾對基層網格化治理的評價總體呈正向積極,但多頭考核、權責不對等、服務能力偏弱等仍是進一步推進基層網格化治理精細化、具體化面臨的最大阻礙

調查顯示,公眾對當前基層網格化治理的評價總體呈正向積極。其中,超過八成(82.76%)的受訪公眾認為,實行網格化管理,“提高了社區的管理水平”;超七成公眾表示,“增進了基層黨組織與群眾的密切聯系”(79.31%)、“提高了對社區居民的服務水平”(79.23%);同時,也有部分公眾對基層網格化實施過程中暴露的問題表示擔憂,超七成公眾認為實行網格化管理“加劇了基層社區工作者的負擔”(77.45%)、“未能實現網格內各主體之間的有效協同聯動”(77.08%)以及“增加了個人隱私暴露的風險”(76.39%)。

當問及“當前基層網格化治理過程中存在的難點”時(見圖2),超過一半的公眾認為“多頭考核和層層加碼”(68.4%)、“權力和責任不對等”(59.27%)以及“資源和任務不對稱”(56.71%)是推進基層網格化治理精細化、具體化時面臨的重要阻礙。此外,“缺少服務理念”(46.29%)、“激勵機制尚不完善”(32.74%)、“專業人才隊伍缺乏”(25.88%)和“居民參與意愿不足”(10.71%)等也降低了基層網格治理的效能。

Image 2

在疫情防控“下半場”,唯有加快補齊當前治理體系的短板和弱項,才能做好常態化階段的防疫工作

疫情發生以來,黨員干部沖鋒在前,網格員、社區工作者等積極投入疫情防控工作,通過網格化管理,將一個個社區和街道打造成為嚴密、安全的“抗疫堡壘”,為維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作出了突出貢獻。調查發現,公眾對社區在疫情期間網格化各項管理的成效表示認同,在肯定社區“全方位多形式地開展防疫宣傳,做好了社區健康教育工作”(51.52%)的同時,也積極響應號召,“基層群眾積極參與疫情防控,筑起了群防群控的‘人民防線’”(50.97%);此外,新技術手段在打通社區治理“最后一公里”時也大顯身手,有50.23%的受訪公眾認為“數字化、智慧化防疫技術的推廣應用,提高了疫情的防控效率”。

而在“由‘專科治理’轉變為‘全科管理’,打破了各條塊機構之間的數據壁壘”(3.26%)、“基層黨員干部下沉一線,緩解了社區人力、物力資源的緊張”(2.76%)和“社區治理‘因地制宜’,提供了更專業化、精細化的服務”(2.44%)等方面離取得良好的治理成效尚存在一定差距。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對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唯有加快補齊當前治理體系的短板和弱項,真正把服務居民、造福群眾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才能將這次抗疫經驗轉化為推動“下半場”防疫常態化階段社區治理現代化的長期制度,為未來的長治久安打下堅實的基礎。

Image 3

基層治理網格化需要“新思維”,增強網格化管理的服務屬性,凸顯網格“細致入微”的服務作用

社會在變革,城市在進步,社會治理也要快步跟上。當前,基層治理網格化能否實現橫到邊、縱到底、無縫隙對接,實現管理精細化、服務人性化,真正為群眾帶來良好的“用戶體驗”,使之成為他們可以信賴的管理模式,還要回應許多公眾關切。調查顯示,在公眾希望所在地網格重點改善和強化的服務職能中,辦理政府委托有關事宜(63.81%)位居首位,其次分別是提供居家養老服務支持(52.45%),調解民眾矛盾糾紛(49.21%),提供醫療咨詢、安全巡邏服務(45.6%),提供社區便民服務信息(33.14%),提供法律咨詢和服務(33.14%),組織社區黨建(15.70%)和發起社區文化活動(6.94%)。

值得注意的是,在基層網格為社區提供的上述服務之中,公眾最為關心的是政務、養老、矛盾化解和醫療咨詢等各項基礎性公共服務,這要求基層網格在履行一定管理職能的同時,更要重視強化服務功能,寓管理于服務之中,積極打通社區服務的“最后一公里”,努力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民有所求、我有所為”。而實現這一目標,需要網格管理者觀念重構,變“管理”為“服務”思維,及時、深入、全面了解網格內居民所思、所需、所盼,才能充分整合基層資源,積極適應社區居民多元化需求,更好地為群眾服務。

拓寬多元主體參與基層治理通道

當問及“為進一步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效能,亟需做出哪些努力與改變”時,公眾認為,“發展協商民主,積極探尋多元主體協同聯動的工作模式”(66.04%)、“適當放寬指標考核排名,為基層網格松綁減負”(60.85%)、“鼓勵公眾參與,積極培育扎根于社區的社會組織”(56.92%)和“規范責任清單,提供切實法律保障”(51.56%)是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效能的四種主要方式。此外,有46.09%的受訪公眾表示“加強社區專業人才梯隊建設,提高工作人員薪資待遇”也能更加有效地提升治理效能,還有18.54%的公眾選擇了“拓寬資本籌集渠道,促進社會各界主動投身于社區建設”。

未來基層治理網格化的三個主要發展趨勢是:資源下沉賦能網格、分類差異化治理和新技術賦能

調查顯示,公眾認為未來基層治理網格化的三個主要發展趨勢分別是:“資源下沉賦能網格,提升社區網格治理能力”(63.98%)、“分類治理,推動社區網格的差異化治理”(62.35%)和“新技術賦能,加強5G、AI等數字化技術的落地應用”(59.96%)。此外,“制定權責清單,明細社區網格的權責邊界”(48.97%)、“整合社區防控資源,專家團隊參與社區健康網格化建設”(48.19%)和“黨建引領,成為黨委政府聯系群眾,取信于民的窗口”(16.55%)也是公眾認為未來基層治理網格化可能的發展趨勢。

Image 4

當前,隨著信息化技術的發展,網格化管理日益成為一種新型城市治理模式。在互聯網時代,以網格化管理精準防控疫情,需要善用5G、AI等數字化防疫手段,例如,用無人機巡邏、用社區APP填表上報信息等等。未來,還有必要進一步完善數字化管理模式,以此緩解基層人手不足的壓力。網格化管理是基層社會治理的創新,只有不斷檢驗和完善社區網格化機制,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才能更好激發我們的治理效能,彰顯制度優勢,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役。

(報告還對城鄉居民對基層治理網格化的期待與建議等問題進行了分析。因版面承載內容有限,報告內容有所刪節,掃碼可獲取本報告完整版。)

Image 5

【執筆:人民智庫研究員 張捷】

責編:賀勝蘭 / 蔡圣楠

聲明:本文為《國家治理》周刊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國家治理周刊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uoting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