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理論前沿 > 深度原創 > 正文

打造“知識網紅式”思政教育新模式

核心提示: 知識網紅以準確把握受眾的知識服務需要、充分尊重受眾的學習主體地位等為出發點,打造“優質內容+獨特人格魅力”的知識傳播新模式。思政教育是有目的有意識地傳播思政知識、滲透思政觀念的教育活動,與知識網紅的知識服務有許多共通之處,但在網絡關注度、影響力等方面卻遠遠不如知識網紅。所以,可以借鑒知識網紅的知識輸出和價值傳播模式,推動思政教育思路、內容和話語創新,打造“知識網紅式”思政教育新模式。

【摘要】知識網紅以準確把握受眾的知識服務需要、充分尊重受眾的學習主體地位等為出發點,打造“優質內容+獨特人格魅力”的知識傳播新模式。思政教育是有目的有意識地傳播思政知識、滲透思政觀念的教育活動,與知識網紅的知識服務有許多共通之處,但在網絡關注度、影響力等方面卻遠遠不如知識網紅。所以,可以借鑒知識網紅的知識輸出和價值傳播模式,推動思政教育思路、內容和話語創新,打造“知識網紅式”思政教育新模式。

【關鍵詞】知識網紅 思政教育 內容生產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在知識付費的移動互聯網時代,知識網紅快速崛起,如羅振宇、吳曉波、李笑來等都是擁有眾多粉絲的知識網紅。這些知識網紅以準確把握受眾的知識服務需要、充分尊重受眾的學習主體地位等為基礎,打造了“優質內容+獨特人格魅力”的知識傳播新模式,成為移動互聯網時代知識和價值傳播的重要主體。當前許多年輕人都從網上獲取信息,必須正視這一輿論傳播現象,掌握網絡這一輿論戰場的主動權,深入探究知識網紅與思政教育的聯系和差異,分析知識網紅對思政教育改革的借鑒意義,創新教育模式。

知識網紅對思政教育改革的現實意義

促進教育主體的身份轉化。思政教師是傳統教育體制的維護者,常以師道尊嚴、較難親近的姿態對待學生,在身份認同、言行舉止等方面與學生有較大距離,許多學生都以“可遠觀”、不可親近的態度對待思政教師,這導致師生之間代溝明顯、心理距離較大。知識網紅是知識付費或知識營銷等商業活動的生產者,網民是知識產品和內容付費的消費者,知識網紅需要以客戶為中心的態度對待網民,以個人魅力、迎合受眾等方式吸引學生,這些使網紅和網民的關系更為親密,也大大增加了知識網紅在學生群體中的影響力。思政教育可以對知識網紅進行身份借鑒,以內容生產者的身份開展思政教育。

優化思政教育的內容生產。思政教育以思政教材、教學大綱等為依托,以系統性傳播思政理論、政治觀念等為主要方式,這種系統性的教學往往是嚴謹的、枯燥的、抽象的,導致學生對思政教學缺乏興趣。知識網紅以受眾心理需要、精神困惑、價值偏好等為出發點,以生動形象的文字、動漫、視頻、音頻等形式傳播知識、展現個人魅力,這種知識傳播活動帶有強烈的世俗化、生活化、娛樂化色彩,能夠較好滿足網民的獵奇心理。思政教育也可以借鑒知識網紅的內容生產方式,提高教學內容的生動性、親民性等。

創新思政教育的教學方式。思政教育多采用教師講授、學生聽講的傳統教學模式,師生之間的思想交流和情感互動比較少,教師對學生的興趣愛好、價值偏好、知識掌握情況、心理需要等把握不夠準確,無法充分發揮學生的思政學習主體性。知識網紅多以生動鮮活的短視頻、網絡直播等方式與網民進行互動,并從網民的彈幕、留言、點擊量等獲得反饋,并及時調整知識內容、交流方式等,能夠充分滿足網民的參與感和滿足感。思政教育亦可從中借鑒知識傳播方式,增添課堂魅力。

優化思政教育的課程制作。從總體上看思政教學仍采用單打獨斗的知識傳播模式,從教學方案設計、教學內容選擇、教學課件制作到開展課堂教學等多是由任課教師單獨完成的,這些直接影響了思政教學的質量和效果。比如有些教師對動漫制作、多媒體制作等不夠熟練,難以將教學內容轉化為生動鮮活的案例、真實感人的故事,影響了思政教育的親近感和感染力。知識網紅大多都以專業團隊運作的方式進行內容生產、短視頻制作、網絡營銷等,能夠提高內容產品的專業性和精準性,從而能夠收到良好的網絡傳播效果。所以,可以借鑒知識網紅的團隊化、專業化的內容制作方式。

打造“知識網紅式”思政教育新模式

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思政教育理念。隨著微信、抖音等自媒體的發展,網絡社交呈現出“圈層化”的發展態勢。興趣愛好相近、人生經歷相近、個人利益趨同的網民往往會組成興趣圈、專業圈等,他們在網絡圈層中發表觀點、表達訴求等,圈子以外的言論往往被屏蔽,這些弱化了網絡思政教育的有效性。所以,可以借鑒知識網紅在知識內容生產、價值觀念傳播上的成功經驗,提高網絡思政教育的精準性、可接受性等。比如,應當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思政教育理念,在準確把握學生的心理需要、內心情感、精神困惑、思想動態的基礎上,開展針對性、精準性的網絡思政教育活動,不斷滿足學生的精神和思想需要。再如,在兼顧思政教育內容專業性、政治性的同時,多以學生最容易接受的方式、最樂意聽見的話語傳播思政教育內容,打造友好的“用戶界面”。

選擇大眾化、親民化的思政教育內容。在現實生活中人們更喜歡的是故事,而不是真理。同樣,在網絡思政教育中學生對嚴謹的官方話語、嚴肅的政治性內容等缺乏興趣。所以,應當推動思政教育內容創新,打造有故事性和價值感的內容產品,將枯燥乏味的官方話語和抽象難懂的思政理論包裝成娓娓動聽的故事,不斷提高學生對網絡思政教育內容的新鮮感和接受度。可以用動漫、故事、案例、視頻等方式演繹思政教育內容,將新發展理念、供給側改革、中國夢等思想理論演繹成為大眾化、易消化的知識產品;用網絡化語言解讀唯物辯證法、黨史黨建理論等,以“掰開了、揉碎了”的方式打造通俗易懂的網絡產品。此外,在面對抽象、嚴肅的政治議題時,可以用圖片、動漫、視頻等非文本方式進行表達,拉近政治生活、政策形勢等與學生的心理距離。要以情感真摯、生動感人的方式傳播思政教育內容,以有溫度的觀點、親民的言論、平等的態度等提高學生對網絡思政教育的接受度。

建構學生喜聞樂見的思政教育話語體系。在市場化的現代社會中,學生對自上而下的、權威式的思政話語非常反感,往往會產生逆反和抵觸心理。所以在網絡思政教育中,應當適當調整自上而下的、說教式、權威式的思政教育話語,多以“聊天式”話語、講故事的方式開展網絡思政教育。比如軍事網紅張紹忠將軍就以通俗易懂、風趣幽默的方式傳播國防知識、軍事知識等,在B站、抖音等網絡平臺上都具有較大影響力,并在國防知識傳播中收到良好愛國主義教育效果。此外,要擅長以網絡新語、網絡亞文化等開展網絡思政教育。90后、00后等青年學生都是在互聯網環境中成長起來的,他們習慣于網絡新語為代表的網絡亞文化,因為這種話語表達符合了青年學生追求個性、彰顯自我、標新立異的心理需要,所以在網絡思政教育中應以網絡新語為突破口,將思政教育融入學生的網絡亞文化中,建構嶄新的網絡思政話語體系。

打造校園“思政網紅”的思政教育途徑。知識網紅之所以能夠長盛不衰,與其獨特的人格魅力密切相關。所以在網絡思政教育中教師應當充分發揮自己的人格魅力,展現自己的人文修養,彰顯自己的個性氣質等,打造自己的思政教育品牌。比如中國政法大學“思政網紅”郭繼承就以樂觀的心態、豁達的性格、直爽的話語等,深受廣大青年學生的喜愛,成為在西瓜、抖音等平臺上知名度很高的知識網紅。“南航徐川”以敢于亮劍、勇于發聲的講課風格,講授傳統文化、政治信仰等,形成了個性鮮明的“徐川思政理論教學法”。此外,高校應當集中優勢資源,加強團隊建設,以西瓜、抖音、微信等自媒體平臺為載體,打造一批具有網絡影響力的“思政網紅”。比如學校可以結合學生的開學季、求職季等時間節點,推出針對性和實效性的網絡思政教育產品,建構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網絡思政教育模式。

(作者為中國礦業大學(北京)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

【注:本文系2017年度畢節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哲學社會科學聯合基金(青年項目)(項目編號:LHQN1714)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①敖成兵:《多元時代共生衍創背景下的“網紅”現象解讀》,《中國青年研究》,2016年第11期。

責編/周小梨 美編/陳琳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孫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