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調查研究 > 人民呼聲 > 正文

網友熱議“新基建”

rmrbhwb2020041005p25_b

在廣西南寧東站,工作人員運用5G體溫檢測系統對進站旅客進行測溫。

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攝

rmrbhwb2020041005p27_b

在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青海段復工現場,施工人員進行組塔作業。

鄒建華攝(新華社發)

在百度指數中,“新基建”一詞的熱度,從3月4日起迅速上升,并在過去一個多月時間里持續保持著熱度。與其相關的熱詞,包括“5G”“‘新基建’是什么意思”“特高壓”“充電樁”“工業互聯網”“數據中心”等等。

至于在這一天突然關注度這么高的原因,則在當天一篇新聞稿里。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研究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穩定經濟社會運行重點工作。會議新聞稿中,有這么一句,“要加大公共衛生服務、應急物資保障領域投入,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

從那天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也就是“新基建”,便成為網上持續熱絡的重要話題。

“新基建”,究竟是個啥?

事實上,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第一次引起人們注意,是在2018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會議要求,加強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機器之心”網站梳理,“新基建”并不是一個新概念,早在2018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就明確了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定位。隨后,國家對于“新基建”的部署逐步深入,特別是進入2020年。1月3日,2020年的首次國務院常務會議就提出,出臺信息網絡等新型基礎設施投資支持政策。此后多個地方的政府工作報告都把5G網絡建設等作為了 2020年的投資重點,部分省份還明確了5G基站的建設目標。“從高層的多次部署,到資本市場的資金熱捧,給予大眾最明顯、最直觀的感覺就是:‘新基建’真的火了。”

“上觀新聞”網站提出一個問題,《異常火爆的“新基建”,究竟是個啥?》,并在文中提出七大焦點,“5G:今年基站建設量有望超55萬個”,“特高壓:或帶來1500億元的增量市場”,“城市軌道交通:預計2020年通車里程有望突破1000公里”,“充電樁:市場空間千億元級別”,“大數據中心:西南、西北有較大增長潛力”,“人工智能:今年我國市場規模增速預計遠超全球平均水平”,“工業互聯網:預計‘5G+工業互聯網’將是投入重點”。

“掌中陜西”APP推出的長圖一目了然,“什么是‘新基建’?看這張圖就夠了”,標出了5G基建、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重點領域。

在一篇雷鋒網文章中,從對比的角度分析了“新基建”。文章認為,“新基建”與以“鐵公基”(鐵路、公路、軌道交通等基建和公共設施)和房地產為代表的傳統基建不同,它更強調5G、物聯網、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信息化技術,賦予傳統交通和城市等基礎設施科技內涵的信息化建設,兼具科技與基建的雙重屬性。這篇文章同時認為,“新基建”一旦落實有效推進,將提供一個彌合數字鴻溝、縮小地區差距的機會。在已經公布的計劃中,“新基建”投資總額萬億元以上的地區,許多都是中西部省份。

“騰訊研究院”微信公眾號持有類似觀點。其分析認為,2018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自此一年多時間內,黨中央、國務院先后有多次重要會議對“新基建”進行了強調。這篇文章將目光投向歷史,認為基礎設施是驅動工業革命的三大核心要素之一,而國家在此時重視“新基建”,既有面向未來塑造數字競爭力的考量,更有應對當下經濟發展的現實需要。

“新基建”,究竟新在哪兒?

很多網友好奇的是,與過去我們熟悉的“基建”相比,“新基建”的“新”體現在哪些方面?

在國家發改委官網上,隨著各地重點工程的復工復產及一批2020年省級重點項目名單的下發,超過40萬億元的投資體量浮出水面。但與以往不同的是,“新基建”成了此輪投資中的新寵。

新華網則在4月8日這天,報道了長沙天心區“新基建”項目云開工儀式現場,多個項目單位負責人通過5G視頻與現場連線。當天,這里有106個“新基建”項目集中開工,涵蓋5G基建、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領域。

“新基建”新在哪兒?央廣網的分析給出了四點。第一,“新基建”開辟了新戰場,如果說舊基建的主戰場在“地上”,那么“新基建”的主戰場就在“云上”;第二,“新基建”瞄準新高度,意味著我國現有的基礎設施將升級換代;第三,“新基建”將帶來新應用,比如5G,比如機器人之間的信息交互等;第四,“新基建”創造新生活,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經濟觀察網發文認為,“新基建”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從追求高增長轉向了對高質量發展的追求,必須十分重視“新基建”的實施方法,從而有效提升“新基建”的質量。

人民網評論認為,“新基建”孕育著巨大發展空間,有助于中國產業的轉型升級,兼具穩增長和創新的雙重效應。基于此,各級政府應大力出臺對“新基建”的鼓勵措施,努力提高政策精準性,比如積極將“新基建”列為優先發展領域,加大對相關領域研發投資的支持和補貼力度,努力改善營商環境,推動“新基建”領域國際合作。文章指出,截至目前,已有25個省份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及“新基建”。

雷鋒網的文章《5G,為什么是“新基建”之首?》,分析了5G在“新基建”中的重要作用。北京郵電大學教授孫松林對該網站分析,“5G在‘新基建’中處于最根本的通信基礎設施,不但可以為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和工業互聯網等其他基礎設施提供重要的網絡支撐,而且可以將大數據、云計算等數字科技快速賦能給各行各業,是數字經濟的重要載體。”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則發文認為,“新基建”是體現創新、綠色等新發展理念的科技型基礎設施建設,是數字經濟發展的新動能和基石。這篇文章盤點,上海、江蘇、浙江、山東等地近期發布的2020年一系列重大投資項目中,“新基建”項目占據了相當比重。而對于“新基建”新在哪兒,文章從疫情防控入手分析,指出“新”體現在蘊含其中的硬核科技和各類新應用,比如“健康碼”成為數字防疫的重要組成部分,支付寶線上掛號、在線問診等數字化服務則節約了辦事時間,減少不必要的接觸。

[責任編輯:王爽]
標簽: “新基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