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持續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效,四川省廣元市蒼溪縣河地鄉堅持把群眾增收作為當前首要工作,以“五帶行動”抓實抓好產業補短。
堅持以帶規劃補產業發展短板。今年以來,河地鄉累計召開3次產業補短調度會,全鄉“一盤棋”統籌規劃布局產業發展補短。按照“因地制宜、精準規劃”原則,結合“一戶一小微經濟產業園”要求,全體幫扶干部會同村組干部走訪貧困戶,摸排產業現狀,在持續鞏固發展獼猴桃、黃金梨等主導產業基礎上,根據群眾意愿,分戶制定產業補短發展規劃,全鄉新發展“愛媛”柑桔120畝、分散養殖2萬余只小家禽養殖。
堅持以帶技術補產業發展短板。統籌鄉鎮農技專家、種養大戶、合作社中技術力量,成立6個農技巡回服務小組,分村組深入田間地頭、農戶家中,有針對性開展以畜禽養殖、果樹栽培管理、春耕生產為主要內容的技術培訓,面對面地指導解決農戶種養技術難題,提振貧困群眾增收致富信心。截止目前,全鄉累計開展農業技術服務7場(次),覆蓋群眾200余戶。
堅持以帶資金補產業發展短板。采取農戶投入一點、幫扶單位扶持一點、干部捐贈一點,鄉黨委政府統一整合使用的“3+1”資金模式,全力保障產業補短高質量完成。目前,幫扶單位累計出資35余萬元,干部捐贈1.5萬元,貧困戶自籌資金5萬元,集中采購4萬余株柑桔苗和2.2萬只雞鴨苗,已發放至貧困戶。
堅持以帶勞力補產業發展短板。為避免種苗“一發了之”情況,針對部分留守家庭等無勞力戶和外出戶的實際,組織村“兩委”成員、幫扶干部和在家黨員,組成180人志愿服務隊,幫助開展栽植種苗,實現 “一戶一園”的目標。
堅持以帶監督補產業發展短板。為杜絕種苗“一栽了之”情況,組織鄉農業、扶貧、動植物防疫等部門力量,不定期對補短板產業發展戶進行監督檢查,跟蹤產業發展成效,確保扶持資金發揮作用,真正實現產業發展帶動群眾增收致富。(楊建川)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