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各地對行政執法工作重視程度日益提高,通過不斷完善制度,加強管理,生態環境執法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人民群眾的滿意度也日益提高。但基層行政執法工作也還存在不少問題,例如環境執法信息公開不及時、環境執法信息公開不全、執法過程不夠規范等。“三項制度”聚焦執法源頭、過程、結果等關鍵環節,從加強制度建設和嚴格制度落實入手,對執法全過程進行了基礎性的統一規范。在生態環境系統全面推進“三項制度”,對規范各級生態環境部門行政檢查、行政處罰、行政強制、行政許可等行為,促進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隊伍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切實保障人民群眾合法環境權益,具有重要意義。新形勢下,環境行政處罰案件快速增長,環境執法難度日益加大,如何智能、規范、公正、高效實施環境違法行政處罰,成為環境執法迫在眉睫的重要課題。
匯聚力量求實論證
2019年12月7日上午,中國首個環境行政處罰智能辦案系統專家論證會在北京召開。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環境監察研究分會、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及各省市生態環境執法領域的近20位專家學者出席本次論證會。
為全力助力“三項制度”的實施與落實,一種新型的環境執法辦案輔助系統軟件——“環境執法通2.0安卓端”引起與會專家的關注。此軟件是新型環境行政處罰智能辦案系統,該系統將立案、調查取證、告知、合法性審查、決定、執行、結案等執法程序設置成軟件操作程序。通過程序狀態機實時自動指引、記錄適用程序的全部步驟和內容,從而實現“操作信息化、過程痕跡化”的全過程記錄和合法性審查全覆蓋。同時該系統內置了生態環境執法常用的400多個環境違法案由,2萬多個環境違法行為數據。按照程序自動指引違法證據收集、裁量證據收集,自動判定違法行為是否成立,自動生成各類執法文書,從而實現“文書數據化、分析可量化”。系統的語音制作筆錄、執法任務流、案件流、審批流均可實現網上流轉,有效提高執法效率。案件信息自動發布功能,落實了執法信息公開的要求,實現了信息的互聯互通。全方位、多角度的執法統計為執法決策提供了真實的數據支撐,使“三項制度”精髓主旨得到完整體現。
在論證會上,河北環境工程學院教授曹曉凡對環境執法通的研發過程及執法通的功能進行了詳細介紹。他的介紹得了與會專家學者的高度評價,曹曉凡代表研發團隊表示,一定要迎難而上,把“環境執法通”設計得更加完善,堅決打贏碧水藍天保衛戰!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竺效發言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竺效在發言中說,這項工作很有意義,研發成果非常震憾,這項工作現在來看,已經比較完善了,促進了我們執法的規范化,避免后續訴訟中的敗訴,起到一定程度的作用。“執法通軟件”增加了法治思維的考量,這個軟件保證了證據不造假。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副理事長、原環境保護部總工程師陸新元講話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副理事長、原環境保護部總工程師、原環境監察局局長陸新元對論證會的召開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對于曹曉凡等35人組成的研發團隊所做的大量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他希望通過此次論證會,能讓“環境執法通”系統盡快走向市場,使環境行政執法工作更規范、更科學、更公正、更縝密。
名師鑄劍科技閃光
“環境執法通2.0(安卓端)”是由北京匯豐達科技有限公司聘請國內知名環境執法實務專家和熟悉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律師、擁有豐富的大型分布式系統架構經驗及大數據、人工智能場景下業務處理能力的高級技術人員共同參與潛心研發而成。日前,保定市生態環境局、高新區分局、白溝新城分局、競秀區分局、徐水區分局、滿城區分局、高碑店市分局、定興縣分局、易縣分局、淶水縣分局、涿州市分局試用結果顯示,行政執法的辦案流程有效規范,執法質量和辦案效率明顯提升,成效顯著。該軟件于2019年1月3日獲得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版權局下發的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證書,并于2019年9月獲得了北京市新技術新產品證書。同時,《環境違法行為案由標準化、信息化建設與實證研究》已列為生態環境部科研課題。
權威點贊厚積薄發
“環境執法通”強大的執法輔助功能通過現場演示及論證,獲得專家團的一致好評認可。“科技永無止境,創新永遠在路上”,“環境執法通”將以現代科技手段助力行政執法“三項制度”的有效落實作為北京匯豐達科技有限公司發展的機遇與動力,堅持與時俱進、創新發展,把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作為企業應履行的社會責任,為提升生態環境執法規范化、智能化水平貢獻一份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