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社會治理 > 鄉村治理 > 正文

世貿組織農業談判迄今有哪些成果?

在世界貿易組織(WTO)農業談判的歷史上有兩輪談判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那就是1986年-1994年的烏拉圭回合農業談判和2001年至今的多哈回合農業談判。此前,由于農業問題的特殊性、復雜性和敏感性,農業貿易曾經長期游離于國際貿易協定之外,烏拉圭回合農業談判之后,農業貿易終于被納入多邊貿易規則的約束和管理。盡管如此,烏拉圭回合《農業協定》也還是各方相互妥協的結果,存在一定局限性,對于WTO各成員關注的幾大問題,如明顯的關稅壁壘、扭曲性的國內支持未得到有效削減和出口補貼居高不下等,均未能加以解決。

WTO多哈回合談判是烏拉圭回合的繼續。啟動多哈回合談判的《多哈部長宣言》明確將占WTO成員大多數的發展中成員的利益和需求置于談判核心,為發展中成員創造更多的貿易和發展機會是多哈談判的重要目標之一,多哈回合也因此被稱為發展回合。由于農業是很多發展中成員的支柱產業和主要貿易部門,發展中成員始終將農業談判作為優先領域。而同時,鑒于農業的特殊性、復雜性和敏感性,很多成員尤其是發達成員又給予本國農業產業以高度保護和補貼,這些因素導致農業談判在整個多哈談判中始終是焦點和難點。截至目前,多哈回合農業談判已經進行了十多年了,那么到底取得了多少階段性成果呢?

實際上,經過多次挫折反復,多哈回合農業談判取得過多個重要的階段性成果,包括2004年7月達成的談判《框架協議》、2005年達成的《香港宣言》、2008年形成的模式案文、2013年在WTO巴厘島部長會議上達成的“早期收獲”成果以及2015年內羅畢部長會系列成果。接下來,我們將對這些成果進行簡要介紹。

2004年7月達成的《框架協議》

《框架協議》的主要內容包括:國內支持方面,對黃箱、微量允許和藍箱措施按照分層公式進行削減;對藍箱封頂,并引入“新藍箱”概念;加強綠箱紀律;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對于發展中成員用于生計和資源匱乏農民的微量允許可以免于削減。市場準入方面,對關稅按照分層公式進行削減,所謂分層削減就是對關稅從低到高進行分層,按照“高稅多減”的原則,層次中的稅率越高,削減的幅度則越大;允許發展中成員對一些特殊產品,如與糧食安全、生計安全、農業發展需要相關的項目等,采用較小的減讓幅度。出口競爭方面,要求平行取消出口信貸、出口國營貿易和糧食援助等措施中的貿易扭曲成分,但也同意對發展中成員給予特殊和差別待遇。

綜上,《框架協議》的農業談判成果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有利于減少農產品貿易扭曲,擴大農產品市場準入,促進市場公平和自由貿易,如降低關稅水平和削減國內支持水平等;二是在國內支持、市場準入和出口競爭三個方面對發展中成員給予特殊和差別待遇,體現出了多哈回合是發展回合的這一特殊意義。后續的談判成果,如《香港宣言》和內羅畢部長會系列成果等,也大多體現在這兩個方面。

2005年達成的《香港宣言》

在2004年《框架協議》的基礎上,多哈農業談判又進一步取得了實質性進展,簽署了《香港宣言》。國內支持方面,發達成員在今后將對扭曲貿易的國內支持進行實質性削減。市場準入方面,各成員明確了發展中成員可以自主指定適當數量關系到糧食安全、農民生計與農村發展的產品為特殊產品,可有比其他產品更大的靈活性。同時明確了發展中成員有權使用特殊保障機制,為發展中成員使用有效的救濟措施奠定了基礎。出口競爭方面,明確了在2013年底前取消所有出口補貼。

2008年形成的模式案文

在《框架協議》和《香港宣言》的基礎上,2008年WTO農業談判又形成了較為成熟的模式案文。國內支持方面,確定了國內支持總體削減及紀律,且發展中成員享有較小的削減幅度和較長的實施期;市場準入方面,確定了關稅削減公式及特殊產品數量和待遇,發達成員農產品關稅平均削減幅度不得低于54%,而發展中成員平均削減幅度最高不超過36%,且發展中成員可以根據糧食安全、生計安全和農村發展三方面的指標自主指定特殊產品。值得一提的是,由于WTO各成員國未能經過協商達成一致,2008年模式案文沒有最終簽署,缺乏法律基礎,但基本體現了當時多數成員的共識,為下一步談判奠定了基礎。

2013年WTO巴厘島部長會議上達成的“早期收獲”成果

農業是WTO巴厘島部長會議“早期收獲”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業市場準入方面主要涉及到關稅配額(TRQ)管理,包括:一是嚴格關稅配額管理透明度紀律,明確配額申領和配額期限等相關信息公布和通報義務;二是建立關稅配額未完成機制,旨在約束成員通過配額管理限制進口的行為;同時明確發展中成員可以享受維持現有管理方式的特殊差別待遇。國內支持方面,通過了“糧食安全公共儲備”臨時方案,規定在發展中成員因糧食安全儲備補貼而超出微量允許上限的情況下,其他成員應保持克制。這為發展中成員使用糧食安全公共儲備相關條款的權利提供了規則框架。

2015年內羅畢部長會系列成果

農業方面成果主要集中在出口競爭方面。根據決議,明確取消所有出口補貼,并將對出口融資、國際糧食援助、出口國營貿易企業等其他出口競爭措施等加嚴紀律。幾十年來的農產品出口補貼首次被明確要求強制取消是農產品貿易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要事件,有利于創造更加公正的國際貿易環境和提高農民收入。此外,內羅畢會議還就棉花、特殊保障機制、糧食安全公共儲備等發展中成員關注的農業議題形成部長決定,為后續談判提供了充分授權。

總體而言,盡管2008年模式案文沒有最終簽署,缺乏法律基礎,甚至《框架協議》和《香港宣言》乃至多哈授權目前都受到了部分成員挑戰,但這些成果文件在農業談判中仍發揮著重要的指引作用,并得到大多數發展中成員的支持,為多邊農業談判最終取得有利于發展的結果奠定了堅實基礎。

(農業農村部農業貿易促進中心供稿)

[責任編輯:韓冰曦]
標簽: 世貿組織   談判   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