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19WISE超級進化者大會在北京舉行。此次會議聚焦企業發展變革路徑、行業風向把握、產業創新機會等議題,尚德機構COO杜錚受邀進行分享。他在演講中表示,在線教育已經進入下半場,誰能釋放供給側的紅利,誰就能獲得更多用戶認可和市場份額。
“最近這段時間,互聯網廣告圈都在議論,今年互聯網市場低迷,是在線教育給整個市場打了一針興奮劑。”杜錚認為,在線教育的興起,其實得益于需求側紅利的釋放。
在上半場,互聯網把越來越多用戶和好的內容連接進來,把很多實物標準化并連接進互聯網,最后一個階段是對服務的連接。教育之前是不太通過互聯網連接到的服務,但在這些基礎具備的條件下,一旦教育被接入,手機、支付方式、用戶認知以及互聯網人才涌入教育行業,它便得到特別大的爆發,這也是過去兩三年在線教育得以快速發展的原因所在。“僅兩三年時間,在線教育已經和互聯網拉平到同一水平線上。”
杜錚認為,目前互聯網已從上半場切換到下半場,這是增長模式和增長動力的切換,而下半場靠的是如何能夠釋放供給側的能力。尚德機構從2014年起就已全部轉型為在線教育,從2016年起開始建設內部體系化系統,在這一探索過程中,尚德機構積累的寶貴經驗就是“線上化、數字化和智能化”。
在線教育是多環節、多角色、長鏈條、長周期的業務,從觸達用戶、成為學員到最后完成學習,中間涉及非常多的人提供服務,而人又是最不穩定的因素,這就需要企業全面線上化。通過建立一個強大的在線化系統,尚德機構將教育的每一個過程都搬到線上,用系統把大家連起來,從而保證每個環節之間的效率和質量。
有了線上化基礎,便可以精準地獲取所有用戶信息以及業務運營全過程的數據,并進一步用用戶數據驅動尚德體系化的創新;其次,能夠用一些策略提升整個體系化的運營效率。比如老師上完直播課以后,系統會推出一個課程報告,具體呈現每個學員什么時候上線和離線,哪個環節走的人最多,學員課堂情況,課后作業情況等。通過這種方式,可以高頻地推動每個老師更新和迭代內容。
數字化之后,自然會走到智能化階段。在智能化方面,尚德機構擁有自己的“三師”體系:講師負責教學工作,班主任負責督學工作,AI老師負責輔學工作。尚德機構還會通過人工智能方式進行督學,學員有些題答不對、問題分析不對的時候,人工智能就會給出解決方案。目前,尚德機構完成了對所教授的700多個科目、超過29萬個知識點的整理,用30%的核心知識點覆蓋了70分的考試分值;在理想情況下,AI技術可以為學員節約60%-70%的學習時間,在減輕學習負擔的同時,還提高了考試通過率。
通過這些探索,尚德機構深深體會到在線教育下半場給成人教育帶來的益處。比如說有了在線化,尚德機構保證了幾百位互相之間并不熟識的老師,可以在高度復雜的環境中高效工作,而且保證工作的質量以及銜接的有效性。有了數據化,系統可以通過學員不同的性別、年齡、職業、所在地等,找到最適合他們的學習規劃師;通過這種分配策略,最終成單的轉化率比過去的隨機分配高出不少。有了智能化,AI 會做開課通知、缺課提醒和沒做作業的提醒等,節約了老師的大量時間;而機器人做的事情,又比人更穩定、更高效; 省下時間的老師們,也可以去做更多和情感相關的事情。
對此,杜錚表示,“對于下半場,如果企業能夠做到線上化、數字化、智能化,就將獲得體系化的效率提升和系統化的創新迭代,而這兩個能力,是在下半場去釋放供給側的能力,它可以讓一個企業走得更遠。”(金言)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